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99 更新时间:2024/2/25 6:45:07

【统一中国】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秦夺九鼎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是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公元前256年(秦昭王51年,周赧王59年),攻伐赵国邯郸的秦军,继续向韩,赵发动攻势。值此之际,东方各国又发动联合抗秦。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不识时务的西周公也卷入这次活动。联军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昭王大怒。秦国早就想在地图上抹去西周,尽快扫除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西周参与反秦,正好给秦国出兵以口实。公元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所以秦国只得到8鼎,但习惯上仍称九鼎)。自次年起(昭襄王52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公元前255年九鼎迁秦,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诸侯国。

总方针

秦王政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去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

灭韩国

秦王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赵国。因为,赵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强,是秦国走向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但是,赵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赵国均被赵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赵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尉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灭魏国

公元前231年,魏景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进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的当口,秦王政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3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灭楚国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了。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更加分崩离析。就在出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时机地从北方伐燕前线抽调秦军,南下攻楚,连续夺得楚国10余个城池。公元前224年,秦国与楚国的决战就要开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他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楚军一撤,王翦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接着,秦军攻占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时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

灭燕国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国君臣将士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同一年,刚在南方灭楚的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于是,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图。

灭齐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5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而且,此时的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母亲健在时,他依赖母亲;母亲临终前,他还死皮赖脸地要母亲写下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的名字。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刚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胜任宰相。秦国迅速展开收买内应的活动,向后胜馈赠大量的黄金、玉器。后胜得了秦国的好处,就派出大批宾客相继赴秦。秦国又对他们大肆贿赂,送给金钱、珍宝,让他们回齐国充当内应。这批人从秦国回来后,就积极地制造亲秦的舆论。他们说齐王建应西去朝秦,以表归顺,又说秦齐是姻亲,根本不用备战抗秦,也不要帮助三晋、燕、楚攻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攻破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投降。齐国灭亡。

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转的)秦王政17年(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秦王政19年(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在此之前坑杀赵国40万军队),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秦王政20年(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秦王政21年(前226年),

  • 历史上的秦始皇嬴政吞并六国,这到底是侵略还是实现统一?当时的其它六国同意被统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伴随百家争鸣的是华夏子民雄心万丈,有血气者皆有争心。华夏族诸部之间,你争我斗,处处烽火狼烟,史称“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期的七雄都侵略性十足,久经血雨腥风。甚至其中最弱的韩国,也是吞并他国的高手。韩国后期的首都就是鸠占鹊巢得来的,是原郑国的首都。秦楚等国,更是如

  • 秦始王统一六国是哪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顺序依次是韩、赵、魏、楚、燕、齐。具体顺序:1.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进攻韩国,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的灭亡。2.公元前229年,趁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派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获了赵王迁,占领赵国全境,赵国灭亡。3.在公元前2

  • 为何是秦国统一了中国,而不是其他战国七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秦国出了秦孝公,加上商鞅变法大成。秦国是从积贫积弱,崩溃的边缘走过来的。知耻后勇的秦国人看到了当时局势。强国必霸弱国待亡。大秦一统天下,是老秦人几代人的前赴后继创造的基业。其余六国忙于称霸自保,而秦国一直在养精蓄锐。当时东方六国少有统一天下的战略。有识之士在东方六国,就算有一统天下的谋略,也会变

  • 秦皇一扫六合用了多少年?六国国君都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姓,名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是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级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一句“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道出了秦始皇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一生。公元前238年,秦始皇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làoǎi)等人,开始亲政,与李斯、尉缭等人制定了“灭诸

  • 秦始皇到底是哪个民族的?真是我们汉人的老祖宗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不是.希望大家要睇多点历史书,不要乱答。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汉朝之前无汉族,所以秦始皇不是汉人.那么汉朝之前的秦始皇就是华夏族人(秦统一华族、夏族,合称华夏族)。秦之前的夏、商、周都称为夏族。

  • 历史上有哪些经典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红二十五是一支神奇的劲旅,在长征中,虽然转战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5个省,一路浴血奋战,抗击了30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人员不但没少减少,到达陕北时,从长征前的2900多人,一路发展壮大到了3700多人,而且新中国55年授衔时,从红二十五军中走出了1位大将、2位上将、6位中将和88名少将,共计

  • 你觉得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秦始皇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秦始皇是历史上一代最伟大的君主,也是历史上杰出的明君,有史料记载为证:秦始皇,嬴政,前(259年210年)赢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祖龙等,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黄之“黄”,武帝

  • 关于秦王子婴的故事有知道的吗?尽量的多百度下,不要个人简介,只要典故或故事。一百分敬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拥立为君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宠信赵高,赐死扶苏,诛杀多位旧臣,包括蒙恬、李斯等人。当秦二世准备加害蒙恬时,子婴曾劝阻二世说:“赵王迁杀死李牧而任用颜聚,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任用后胜,结果都使国家灭亡。蒙氏,是秦国的大臣、谋士啊!而陛下您想一时就把他们杀掉,臣私下认为不妥。诛杀忠臣而举

  • 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药,唐朝皇帝被毒死的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起追求长生不老,人们第一个首先想到的是秦始皇,为寻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派徐福带着500童男童女飘洋过海采长生不老仙药的故事,是真是假凡正流传了两千多年。可以这样说,秦始皇以后的皇帝大部分都怕死用歪门邪道吃舟约,吃泡枣,喝人奶等人间能用的手段用到极至,寻求长命百岁。老话讲的好,好死不如赖话着,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