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帝王为何对长生不老药执着不已?

中国古代帝王为何对长生不老药执着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08 更新时间:2023/12/8 12:31:41

就简单说说几个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吧。至于为什么,我想自古到今任何一个人都想长生不老,除非他真的活腻了。

第1位:秦始皇秦始皇灭六国后,完成统一大业,在三十九岁时自称“始皇帝”,且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承,则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传之无穷”。虽如此,但秦始皇还是觉得不如自己“长生不老”来得直接。秦统一后,原来六国的各个学派、各类人才,纷纷齐聚咸阳。其中有方士们宣传说: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之可“长生不老”。有此等好事,秦始皇哪能不动心?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国人徐福等上书,叙说海上仙境之事。秦始皇准予徐福征发童男童女数千,以便东渡入海寻求仙人。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遣燕人卢生,寻求羡门、高誓这两个传说中的古仙人的踪迹。后来又派遣韩佟、侯公、石生等人,寻求仙人不死之药。这年,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然而终不得药。

秦始皇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结果捕获460余人,秦始皇下令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著名的“坑儒”。

秦始皇只活了49岁,没有求到长生不老之药。其死后仅三年,秦朝灭亡。而徐福所带的数千童男童女,据说成为日本的先祖之一。

第2位:汉武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追求着长生不老,汉武帝好神仙,所以武帝一朝就涌现出了诸多有名的术士。这些术士屡屡让汉武帝上当,但武帝执迷不悟,一如既往,甚至连自己的女儿也成为他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牺牲品。

元光元年(前134年),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自称活了几百岁,有返老还童的仙方。汉武帝就把李少君请到宫中请教长生不老之法。李少君说:“陛下只要虔诚地祭祀灶神,就可以请来鬼神;请来鬼神,可以把丹砂炼成黄金;用这种黄金制作器皿饮酒吃饭,就可以延年益寿;如果找到蓬莱山上的仙人安期生,就能见到神仙。这样,陛下就能够长生不老了。”汉武帝对李少君的谎言深信不疑,他一面亲自祭祀灶神、一面派李少君等人在皇宫里炼制丹砂,到东海里去寻找仙人安期生。不久,李少君就病死,汉武帝却说李少君羽化成仙了。

李少君之后是齐少翁。汉武帝听说齐少翁能够役使鬼神、起死回生,就把齐少翁请到宫中,让他为刚死去的李夫人“招魂”。齐少翁找人装扮李夫人,汉武帝却认为真是齐少翁的法术显了灵。汉武帝拜齐少翁为文成将军,赏钱无数。此后,汉武帝要齐少翁为自己请神仙,折腾了一年多,还是请不来神仙。汉武帝起了疑心。齐少翁又玩了一个花招,他偷偷地把一块自己写的所谓“天书”布帛喂进牛肚里,然后就牵着这头牛去见汉武帝,装模作样地说:“这头牛肚里有天书。”汉武帝派人杀牛取书,发现“天书”的笔迹很像齐少翁的。于是,汉武帝将其拷问,齐少翁只好招认“天书”是自己写的。汉武帝愤怒异常,马上把齐少翁处死。

汉武帝再三上当受骗,仍然执迷不悟。齐少翁死了,方士们又建议汉武帝饮用“仙露”。于是,汉武帝派人修建“柏梁台”,台上铸造一个二十丈高的铜柱,柱顶再铸造手托铜盘的仙人。那个铜盘叫“承露盘”,用来承接上天降下的仙露(露水)。方士们跟汉武帝说,用这种“仙露”,再伴着玉石粉末喝下去,就能够长生不老。汉武帝毫不怀疑,喝了一年多的露水,不见成仙,反而得病。他一面让御医看病,一面请巫师祈祷。御医把他的病治好了,武帝却把功劳颁给了巫师,他认为是神仙显了灵。

这时,有一个后来名动天下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栾大”,这个“栾大”,汉武帝以为他能通神仙,先封他为五利将军,又拜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后又封乐通侯,栾大佩带六个印,当官封侯,贵振天下,名噪一时。不仅如此,汉武帝还把女儿卫长公主(刚守寡)嫁于栾大。方术其实就是骗术。汉武帝之前上过几次当,也变得聪明起来。汉武帝安排心腹跟栾大,发现栾大又是一个说谎的家伙,愤怒地将其腰斩。就这样,汉武帝费了十几年的功夫,花费了巨大的钱财,甚至还赔上了自己的女儿,最终还是找不到神仙。

(仙人承露盘)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一些方士又鼓吹“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汉武帝则“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汉武帝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结果使得碣石山区域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事实上,秦始皇坑儒之后,海外求仙的活动基本被遏制。但汉武帝碣石山一行,求仙搞得比秦始皇还要热闹,各种求仙活动,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名目繁多,然而热闹一通、一无所获。13年后,汉武帝70岁而崩,。但从此后,在寻求长生不老的道路上,就基本没有寻求“仙人”赐药了,而是“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转向服药、炼丹。

第3位:司马丕司马丕就是这样一位以身试药的可怜帝王。司马丕是东晋第六任皇帝,死时仅25岁(341年365年),谥号晋哀帝。《晋书》说司马丕“宽惠,可以为君”,还是一个书法家(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淳化阁帖》,其中就收录了司马丕的书法真迹《中书贴》)。

可惜这位皇帝迷上了长生术,听信道士所传授的长生之法,断谷、服药,结果药性大发,不能听政,之后因药物中毒而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炼丹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五石散就是最出名的长生不老之药,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其实都是重金属毒物。整个社会痴迷在炼丹长生的憧憬之中,可惜!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很多精英都死于服用丹药,这也是大分裂时代能持续数百年的另外一个潜在的原因:人才因丹药而早逝!

第4位: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最负有盛名的皇帝,“贞观之治”把他推到了千古圣君的地位。但是其晚年,却一反常态,轻信方士之言,既沉迷占卜,又迷恋丹药,结果死于中毒。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中风,瘫痪在床。经过御医诊治,半年后才病体稍愈,能三天上一次朝。如果继续治养,是能逐步康复的。可是,李世民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他先是服食了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并不见效,以为国内方士们的水平低、道术浅,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将俘虏的天竺国方士(印度和尚)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他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宣称,吃他的丹药,能长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飞升到天宫里去成为仙人。病急乱投医,病人是最容易上当的,何况是一个“老年人“(李世民那时刚50岁)。李世民对此深信不疑,对这个外来的和尚礼敬有加,开辟专门的场所,供他炼制延年长寿的丹药。一年之后,丹药炼成,一代圣君李世民竟欣然服食,不料很快中毒,结果七窍流血暴病而亡。时年,李世民52岁,可惜一代圣君死于中毒!

(李世民影视形象)

第5位:嘉靖皇帝明朝嘉靖皇帝朱厚,是少有的聪明人,开了“嘉靖中兴“的局面。这是一位道士皇帝,在追求长生不老上,闹出了不少的事迹,最出名的就是惹起了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宫女起义“壬寅宫变。

嘉靖帝,身边聚集了不少道士为他炼丹药,而这些丹药中有不少属于房中术之药,就是所谓的“春药”。有些春药配方非常奇怪,其中一味药名叫“天葵”,即少女处女初潮经血,用此物来提炼出一种名为“红铅”的粉剂。嘉靖帝在后宫中蓄积了数百名这样的“制药”少女,为了大量采集她们的经血,御医、道士们又强迫她们吃药,使她们经血过频过量,以供皇帝提炼“红铅”。此等做法,害死不少宫女。公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以宫女杨金英为首的十多名小姑娘,竟然造反!她们在深夜里把睡梦中的嘉靖帝差点勒死,几个小姑娘慌乱之间把绳子打成了死节,嘉靖帝最后得以缓过气来。这次造反,称为“壬寅宫变”。嘉靖帝,活了59岁,搞了近20多年的炼丹,也不见延年益寿多活几年。

(嘉靖帝影视形象)

第6位:雍正皇帝清朝雍正帝胤,死于丹药中毒,史学界一直持有这种一种看法。

雍正相信道教长生不老的说法,服用丹药中毒而死极有可能。《清帝外纪》载:“惟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或出有因。”雍正对丹药的迷恋,可以从诸多方面得到验证:雍正召请道士炼丹、向内外大臣赏丹、雍正自己说吃丹等。由于常年服食丹药,有毒成份在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导致了雍正的暴亡。近年来,雍正炼丹的档案得到进一步发掘。雍正八年到十三年,共五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其中炼丹用煤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这就无疑为雍正死于丹药提供了极佳的佐证。

根据《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雍正死前十二日,有二百斤黑铅运入圆明园。十二日后,雍正在园内暴亡。史家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应该是雍正暴毙的真正原因:有毒的黑铅导致已经中毒的雍正毒发身亡。

简单总结: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大致有四种类型:求仙派、符派、外丹派、内丹派。1、求仙派,在汉武帝之后基本没落。

2、符派,就是搞仪式和法术,包括斋法、醮法等,一直也在“努力”寻求长生不老。

3、外丹派,要各种各样的昂贵原料,还要有炼丹的场所,普通老百姓可玩不起,最有条件、最有资格玩的,还是帝王家。但外丹通常有毒,所以毒死的也是这些最有条件的玩家。

4、内丹派,中国的民间道家和普通老百姓,就玩内丹,把自己的身体拿来炼气,进行导引和按摩锻炼,幻想修炼内丹、长生不老。

关注(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分享“历史都是新鲜事”。(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哪些很有意思的真实考古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十多年前,苏州剑池清淤抽干了池水,池底出现了一个墓穴,虎丘下面传说中的阖闾墓和三千多把宝剑,沉寂多年后又掀起一股考古热潮。可有趣的是,谁都知道阖闾墓就在虎丘下,为何秦始皇和孙权费了好大力气,却白费功夫。他们连阖闾墓都没找到,别提里面的三千把宝剑,虎丘下面到底是不是吴王阖闾墓呢?为何一直没有被发掘?虎

  • 刘邦为什么要把掘秦始皇陵作为项羽的一大罪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等级观念十分严格,秦始皇嬴政作为第一个皇帝,是天下共主,是天子!且不说秦始皇雄才大略对国家有突出贡献,就算他一无是处,他也是天子,作为臣民是不能发掘天子之陵的,这是君臣之道!刘邦将项羽发掘秦陵作为罪状之一,理由如下:其一、秦始皇嬴政是天子,可以灭其国杀其身,但不能毁了他的皇陵。尊重天子是臣民之道

  • 为什么刘邦和项羽都没有挖秦陵充军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以为好多军阀都挖皇陵充军费?一般想打天下的军阀,都不会这么做,这么做的基本上是流寇土匪一类的了,你看看宋明清三朝的皇陵基本都还在,特别是明朝的皇陵,清朝入关了,也没动,说明什么?挖陵墓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你现在可以挖别人的皇陵,你以后自己的皇陵怕不怕被挖被盗?再者,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出来的,大

  •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因为追求长生不老惹的祸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不是因为追求长生不老惹的祸!而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亟待改革治理天下而广纳贤才,突然有一天他读到一本《五蠹》的书,书中列举了五种社会蛀虫,把“学者(儒家)、纵横家(方士、言仪者)排在首位;书中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人。秦始皇看完此书感言道:能得此人死而无憾!此

  • 汉高祖刘邦都有哪些神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题主“神话故事”这个词用得非常好,虽然关于刘邦的这些故事都是记载在正史《史记》之中的,但是,想来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这些是真的,作为谈资聊聊还挺好玩的。1、梦神见龙话说刘邦还没出生之时,有一日,刘邦的娘刘老太在湖边洗衣,有些累了,就睡着了,梦睡之中,他就看见了一位老神仙与她相遇。然而,正在她熟睡之时,天

  • 秦始皇墓青铜剑为何千年不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994年,秦始皇陵一、二号俑坑中共发掘22把青铜剑,剑身光亮如新,寒气逼人,剑锋可一下将18层报纸划开。剑身防腐的铬盐氧化处理工艺,竟然早于德国、美国申请专利2000多年,而“形态记忆合金”材料更是专家眼中的奇迹,此消息一出立刻震惊世界。材质工艺,令人咂舌,堪称奇迹当时,在秦始皇陵二号俑坑内出土的

  •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的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

  • 《秦始皇的故事》有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荆轲刺秦荆轲原齐国人,本姓“庆”,后来迁徙入卫,改姓“贺”,最后入燕,姓“荆”。荆轲喜好读书和剑术,但在卫国没有得到任用。当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后,便立心刺杀秦王。在鞠武的引见下,太子丹会见了田光,田光便为太子丹选出了刺杀秦王的人选荆轲。在田光的劝说下,荆轲同意了当刺客,后,田光自尽以保守秘密。太子

  • 嬴政的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人物身世据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大将的女儿,送给子楚之前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怀胎十二月才产子,生下了政,实则为吕不韦与赵姬的私生子。(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来源请求],怀孕十二个月鲜有案例;同时,作为怀孕征兆的停

  • 秦朝以前有关皇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之前的历史是:早前部落——夏——商——周(分东周及西周)——春秋——战国——秦。秦之前君主一般被称为“王”。虽然传说中在早期部落时期有“三皇五帝”,但并不是真正的皇帝。真正的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所以他才被称为“始皇帝”或“秦始皇”。秦始皇以“皇帝”为自己的代号,以前没有皇帝,都是周天子啊,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