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什么是45分钟呢?这要从上个世纪说起。在数字化还没有普及之前,播放电影、电视剧的设备,都是电影胶片卷盘。那时没有数码摄像机,所以都用胶片拍摄,冲印后再用底片播放。如果是电视剧的话,还需要电视台将之转成广播信号。这种卷盘一盘最多能容纳15分钟内容,所以那时所有的影视作品的时长都是15的倍数:短片15或30分钟,电视剧45分钟,电影则是90或120分钟。
最早的电视剧出现在80年前,而最早的电影出现在100多年前,胶片卷盘的片盘,一般可以容纳15分钟的容量。技术制约形成习惯,因此电影或电视剧的长度一般都是15的倍数。短片一般为15或30分钟,故事片一般是90分钟或者120分钟,电视剧一般为45分钟。拍摄电视剧后来使用的是磁带。而如今电影电视剧使用的则是数字技术,根本不会受到这15分钟的制约,为什么电视剧仍然大多是45分钟左右一集呢?
现在,说书先生退场,经济学家上场。这里面的原因,就是经济学上的“路径依赖”原理。它的含义是:有些事情当你做出了第一个选择,那么未来的道路就被不可逆转地决定了。影视业已经从叙事、制作、发行、终端等各个环节都适应了这个时间长度,因此改变意味着巨大的成本。
或许还有一个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广电总局规定每集电视剧播出时长45分钟,是为了不给电视台在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