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记》中十二篇本记都有什么?

《史记》中十二篇本记都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4/1/3 4:14:14

本纪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虽非皇帝,司马迁以“在权不在位”之名将之编入。)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史记卷九吕后本纪第九(不列名义上的天子汉惠帝本纪,理由与项羽同)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第十(原篇己阙,从《汉书》补)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原篇己阙,从《汉书》补)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原篇名为‘今上本纪’,原文己阙,褚少孙据《封禅书》补并改篇名)三皇本纪(司马贞补,有些版本收录此篇)

史记中简要的小故事

指鹿为马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近义词:颠倒黑白清代李渔《怜香伴拷婢》“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记》中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著名的有:轩辕天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出自《史记殷本纪》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左支右绌出自《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拔山扛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出自《史

  • 《史记*秦始皇本纪》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

  • 秦朝的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灭六国后,明令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根据秦权上自铭所示量值实测折算,秦一斤应为250克。秦的量器也已发现多件,经实测一升为200毫升。至今尚未发现秦尺,但可以通过商鞅铜方升计算出秦的度值。统一度量衡的实施通过被刻在或铸在量器、衡器上,或是刻在铜版上,再嵌在量器、衡器上,作

  • 夏阿房是秦始皇的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无此人(至少无此记载),应该是一些民间故事或者电影编剧弄的。以前台湾著名演员刘德凯不是演过一部《阿房女》么。如果这要问阿房宫的来历,其实阿房宫到了秦朝灭亡都没有竣工,更别说起名字了,阿房在古秦语(就是古陕西话)中是”那边的,那里的“的意思,所以阿房宫就是那边的一座宫殿,照此看来,应该是老百姓给

  •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什么单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秦统一的度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引=2310厘米,1丈=231厘米1尺=23.1厘米,1寸=2.31厘米1分=0.231厘米秦统一的量1斛=10斗,1斗=10升1斛=20000毫升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秦统一的衡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

  • 秦始皇所统一的度量衡是什么概念啊上历史课老师说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统一的度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引=2310米秦统一的量1斛=10斗,1斗=10升1斛=20000毫升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秦统一的衡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30360,1钧=7590克1斤=253克1两=15.8克1铢=

  • 孟姜女哭长城发生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千古传颂,尽人皆知。流传最广的版本就是在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征夫万喜良不堪劳累,偷偷逃跑,被抓回来打死埋在了长城中。其妻子孟姜女亲赴长城寻夫,听说丈夫已死,就放声大哭,哭了几天几夜,哀声感动了上天,于是老天爷就发怒,把长城给弄倒了一段。这个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签皇统一六国后)丞相王绾等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次: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

  • 大泽乡起义历史故事600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字涉,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陈胜年轻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

  • 秦始皇见孟姜女,是在第几次东巡途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答。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很久以前就流传已广的传说故事,这只是古人编写的文化传说,实际上并没有孟姜女这个人,所以孟姜女跟秦始皇的故事自然而然也是后人撰写的了。那么为什么会写孟姜女呢?其实这是有原型的,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左传》对此事进行了记载,在公元前550年,齐国人杞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