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秦陵兵马俑的故事

有关秦陵兵马俑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1/17 18:53:05

总体而言就是: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东侧的西杨村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存横空出世,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坑共发现三个,加上一个未建成的,依次编为一至四号坑,共发掘出战车百乘、陶马600余匹、陶俑近8000件,还有其他的青铜兵器。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为世人展示了秦始皇的一支阵容庞大、组织严整的禁卫军,象征了秦朝威武的军队。尽管在咸阳、州、武威也先后有汉代兵马俑群的出土,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制作工艺上,是无法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的。《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中可见,古代的军队在国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也可窥见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奥秘。暂且不论它规模的宏大、编排的精细,就从艺术角度看,它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堪称艺术精品。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其次是它的传神。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对陶马的塑造也是如此,用洗炼概括的塑造手法便将一匹匹战马刻画得形象和生动。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细腻多变化以外,四肢与胸部都用大写意的夸张手法,棱角分明,肌腱隆凸,臀部浑圆,腰部微凹,显得强健有力。没有过多复杂的线条,流畅并富有韵律感,让人感觉到如真马一般,但却似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的神马。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之一。秦俑的刻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对比就是其中之一,如刻画细微的铠甲和简洁的下身衣纹,精致的武官、发式和简单的躯体。这些对比处理出于整体效果的统一,使形象既简洁又丰富,在朴拙中见精致,局部精细但不失整体的气势。另外秦俑也是圆雕、浮雕、线雕的统一体,运用塑、堆、捏、贴、刻、画等民间常用的传统技法,成功地塑造出生动的勇士形象。每一个陶俑和陶马都是完整的统一体,可谓多种的刻画手段集于一身。另外,兵马俑的本来面目其实是彩绘的。很难想象坑中灰头土脸的秦俑其实是彩色的,由于经过火烧和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色彩绚丽的样子,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这些颜色的种类有红、绿、蓝、白、黑、黄等多种,可以想象俑坑初建成时,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的站立军姿,那个场面是等灿烂和壮观。更令人称道的是秦兵马俑身上所绘的颜色并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而是经过严格的色彩配置,体现出整体的色彩效果。一般来说,兵俑大多是红色上衣配绿色或蓝色下衣,手和脸多用粉红,衣袖衣领多用绿色或赭石色,铠甲的甲钉多用黑色,连接甲片的线多用红色,这些都是有一定规律和样式。这种绘塑结合的艺术技巧,成为雕塑技法的补充手段,是秦俑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笔。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是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深刻影响着后世雕塑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它将我国写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发扬光大,为后代的雕塑艺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其次,秦俑的洗炼概括为后世汉唐所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造型艺术中重要的艺术特点。再者,绘塑结合的技法为中国古代雕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拓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秦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今天,来自全世界的人民怀着无比惊奇和称赞之情来观赏这一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化的宝贵遗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山北麓。创建于前246年,历时38年建成。秦始皇将自己的坟墓称“山”,定名“骊山”,将陵园称“山园”。他所以不称陵而称山,是为表示皇帝陵的等级要高于战国各国君王之上。他的陵园规模之大,雄伟壮观也属历代帝王之冠。经考古探测,陵垣是内外两层的“重城”,设有四门及角楼。外城南北长217

  • 秦始皇的一个兵马俑到底值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头30万。兵马俑没有进入市场流通过,唯一的一次开价也发生于兵马俑的唯一一次失窃案中。当时是1987年,黑市开价为俑头30万。当时的三十万大家可以算一下,看看值现在的多少钱。并且这还仅仅是一个头,还是第一手流入黑市的价格。这次失窃案缘起一个叫王更地的人。他是西安农民,整日游手好闲。1987年他刚好

  • 有人说明代人曾经记载过秦始皇兵马俑,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信你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对于张岱这个人,我是初中知道的,当时语文课本上有他的一篇文章,叫《湖心亭看雪》,前段时间我看明末那段历史又了解了他。对于兵马俑我小时候就知道了,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当时的课本上介绍的是法国总统希拉克,他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 兵马俑真的是为秦始皇守灵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悟空邀请,前哨为您解答。据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嬴政庞大的地宫中,修筑异常豪华:天布星辰日月,地分山川河流,秦国之貌尽数置于其中。而且他生前所有的宫殿楼宇、亭台楼榭也都无一或缺。由此可见嬴政对于万人之上的君王生涯是多么的留恋。而那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兵马俑也基本都是按照秦始皇在位时宫门殿前

  • 为什么要保护秦始皇兵马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本身就是一次意外之举。1974年初春,中国西部八百里秦川骊山脚下的西杨村出现严重的旱灾,西杨村生产队队长杨培彦和副队长杨文学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召集队员,在一石滩上打井。只要打出井,有了井水,就不怕干早了。大家说干就干,拿起工具挖掘起来。当挖到两米多深时,发现了一层不常见的红土

  • 秦始皇陵在哪里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山北麓。创建于前246年,历时38年建成。秦始皇将自己的坟墓称“山”,定名“骊山”,将陵园称“山园”。他所以不称陵而称山,是为表示皇帝陵的等级要高于战国各国君王之上。他的陵园规模之大,雄伟壮观也属历代帝王之冠。经考古探测,陵垣是内外两层的“重城”,设有四门及角楼。外城南北长217

  • 兵马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

  • 最后一个寻求长生不老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只要是个皇帝,都想长生不老。最后一个寻求长生不老的皇帝,就是称帝83天的袁世凯!我们来说说袁世凯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袁世凯称帝之前,派两位亲信奴才去江南遍寻高人,为他求“上升不老”之术,为他的帝国求“万世永固”之法。这两人到苏州以后,遇到了长得“仙风道骨”的谌则高。三人一合计,就决定一起骗袁世凯。袁

  • 如果秦始皇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那中国的历史会不会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无论是在神话当中,还是在真正历史里,秦始皇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帝王,他一直都渴望着长生不老,使得他建立的秦王朝可以真正的长久留存。可是无论是在神话故事里,还是在历史当中,秦始皇都是失败的。在神话故事当中,我在这里套用《风云》里面的套路,他遭到了他的手下徐福的背叛,换言之就是他的手下获得了长生不老,而秦

  • 老百姓都知道长生不老为传说,为何一代皇帝秦始皇却深陷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长生不老,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人们也是非常注重养生,注重健康饮食,身体机能的锻炼,希望能健康长寿,但是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此乃定律,在古代,老百姓都知道这样的事实,可是,为什么一代帝王却沉迷在渴望长生不老之中呢?一,作为一代帝王,整个国家的统治者,自己是秦一世,希望秦王朝千秋万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