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重英是什么人?他对清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杨重英是什么人?他对清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90 更新时间:2023/12/18 23:46:44

中国五千年来历朝历代总会涌现出一批批高风亮节、赤胆忠心之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根据清朝史料《清稗类钞》记载,杨重英是云贵总督杨应琚的儿子,当时担任云南按察使。他驻扎在滇缅边境线上的新街。当时清缅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缅甸占领了新街,并抓获了杨重英。同时把杨重英随从的知县两人给放了回来

乾隆皇帝知道这件事以后,大为震怒,当即下令,把这两个逃回来的知县,抓到边境线上,凌迟处死。而且还要放在边境外行刑。同时,又放出话说,如果今后这个杨重英要是回来了,也要采用同样的办法,凌迟他。

但是,等到后来杨重英真的回来时,乾隆皇帝却对他大加赞赏。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讲杨重英,需要先讲他的父亲杨应琚。

杨应琚本来是乾隆皇帝的一员骁将,担任陕甘总督,并且在平定西北的战争中战功卓著。

当时清缅战争已经打起来了,云贵总督刘藻在和缅甸军队作战的过程中,由于轻敌,落入了敌人的包围圈,结果死伤了十多人。

虽然只是死亡了十多人,但是乾隆皇帝的心理上受不了。在他的眼中,清朝是天朝上国,缅甸是蕞尔小国。天朝上国怎么能输给蕞尔小国呢?更况缅甸还是清朝的一个藩属国。输给藩属国,其他不说,面子上怎么过得去?所以乾隆非常生气。刘藻心理压力过大,最终自杀而亡。

刘藻死后,乾隆就把杨应琚从西北调到西南,让他来收拾这个不听话的缅甸。

杨应琚和刘藻一样,也有些轻敌。最初在打了一些胜仗以后,就急躁地想继续战斗。同时,乾隆的信心也有些爆棚,不只是想要打败缅甸军,而且还想一鼓作气,把缅甸给灭掉。因为有人对乾隆说,明朝的时候,缅甸还是中国的地盘。乾隆心想,明朝的时候,缅甸还是中国的地盘。那么咱们现在是大清帝国,肯定是比明朝要厉害得多,肯定要把这一片打下来才行的。

乾隆的信心一爆棚,就要求杨应琚穷追猛打。而且,当时有人乾隆提建议说,这件事是不是和暹罗联系一下,一起来打缅甸?乾隆都不答应,怎么能和一个藩属国联络起来打呢,那咱们大清国的威风到哪里去了!乾隆不知道的是,实际上缅甸差不多已经要把暹罗给消灭掉了。

乾隆一支持,杨应琚的部下更加想要立功,于是纷纷请战。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缅甸军队作战勇猛,战术灵活。要么把他们搞得无功而返,要么给予他们不断的杀伤。虽然都不是大数目,但清朝军队总归没有取得胜利。没有胜利,却又不断向杨应琚报告说,自己在哪里哪里取得了大胜。杨应琚不加甄别,也纷纷上报。这个消灭敌人的数字,最终多达一万多。

乾隆就有些疑惑了。这个缅甸有啥呀,为何这个数字比在西北打噶尔丹取得的数字还大。同时一看推进的进度,竟然非常缓慢,甚至还在自己的国境内打。于是派人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根本就没有那样的胜利。

这让乾隆皇帝再一次震怒,居然敢瞒报军功。于是,把杨应琚抓了回去,逼迫他自尽了。

杨重英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被缅甸军队抓获的。

杨重英被抓获以后,乾隆皇帝之所以非常生气,放话说,如果他回来,就把他凌迟处死。一来是因为乾隆刚逼死了他爹杨应琚。按照乾隆的理解,这个杨重英肯定会叛变。二来又听人说,杨重英已经投降了缅甸人,并且还做了缅甸人的官。

乾隆不但放话说要凌迟处死杨重英,而且还把杨重英的儿子们抓起来,关在监狱里面。

但事实上,杨重英被缅甸人抓获以后,他始终不投降,而且还一直穿着明朝的官服。缅甸人见他不投降,就把他关了起来,关在新街的一座寺庙里,用艰苦的生活折磨他。不过,杨重英绝不屈服。

这样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到了1788年的时候,乾隆已经和缅甸打了很多年了,而且并没有什么进展。同时,缅甸因为要应付周边国家的攻击,于是主动和清朝议和。那时候乾隆已经70多岁了,早已没有了之前要把缅甸消灭的锐气。于是就借驴下坡,同意了议和。缅甸因此把杨重英放了回来。

放回来后,地方的官员本来应该按照乾隆的命令,凌迟杨重英。但是知道了杨重英一直穿着清朝官服,不投降,并被关押了二十多年的事迹后,觉得不对,上报乾隆。因此乾隆才知道,错怪杨重英了。于是下令旌表杨重英,称赞他是当代苏武!并说一定要把他接回北京。可惜还在路上,杨重英就去世了。

标签: 杨重英清朝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没能保证杨玉环也没有保住自己的皇位,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古代社会中,“江山”和“美人”是男人们人生追求的重要内容。“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最重要的两项“成功”指标。这两项“成功”指标,说的就是“江山”和“美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在

  • 刘彻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 刘彻是怎么坐上太子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刘彻

    还不知道:刘彻做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彻非嫡非长,为什么能够当上太子,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作为一个封建大国,古代中国社会以及皇室自周朝开始,就一直遵循着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基本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一个家族、一个皇室,那个尊崇的位

  • 为什么雍正一上位,就要处死康熙60年的心腹赵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弘时

    历史上的康熙和赵昌是主仆,也是从小到大的玩伴,赵昌只比康熙小三岁,虽然赵昌身份低微,但康熙也在某种程度上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么为什么雍正一上位,就要处死康熙60年的心腹赵昌?康熙顺利继承皇位,册封帝号,在继位之初有很多需要平定势力,康熙都会嘱咐赵昌帮忙暗中打点,等到康熙稳固了自己的权力之后,便是直

  • 鲍信是怎么死的?与曹操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鲍信,三国

    鲍信,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声势浩大,黄巾军百万进入兖州,曹操起兵镇压黄巾军,在与黄巾军的交战中,有一个人为了保护曹操,力战而死,就像后来的典韦一样,救了曹操一命,曹操寻不到他的尸首,就令人用木头刻了一个身体,将其

  •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阮瑀,东汉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阮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

  • 应玚:东汉末年文学家,擅长作赋,诗歌亦见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应玚,东汉

    应玚 [yáng](?—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

  • 苏秦与燕文侯的夫人是什么关系?燕易王为何会厚待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秦,战国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史记》记载:“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意思是说,燕易王知道苏秦与自己的母亲私通的事情后,更加厚待苏秦。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别的男子有不明不白的关系,一定

  • 康熙和雍正都没有给多尔衮平反 乾隆为什么敢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雍正

    还不知道:康熙、雍正为何不给多尔衮平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颁布了一道重要的上谕,从制度层面规定了开国诸王之爵位可世袭罔替;同时又发一道长谕,历数多尔衮之功绩,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之爵位,准予配享太庙并世袭罔替。事隔128年,乾隆终于出

  •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的 康熙皇帝为何还独宠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苏麻喇姑

    对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啸亭续录》污秽是人们所厌恶之物,保持干净整洁给人的感觉很不错,至少十分清爽,人与人相处时,也不会有异味让人嫌弃,但在条件苛刻的清朝

  • 作为南宋最后一位皇后,全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全皇后,南宋

    全玖,即全皇后,浙江会稽人,宋度宗赵禥皇后,宋恭宗赵㬎生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全玖是宋理宗之母慈宪夫人的侄孙女,她略通书史,年幼时在岳州长大,父亲全昭孙当时任岳州知州。开庆初年,父亲任期已满回朝,经过潭州。当时元兵从罗鬼进入攻破全州、衡州、永州、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