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和雍正都没有给多尔衮平反 乾隆为什么敢这么做

康熙和雍正都没有给多尔衮平反 乾隆为什么敢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84 更新时间:2023/12/18 0:01:49

还不知道:康熙雍正为何不给多尔衮平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颁布了一道重要的上谕,从制度层面规定了开国诸王之爵位可世袭罔替;同时又发一道长谕,历数多尔衮之功绩,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之爵位,准予配享太庙并世袭罔替。

事隔128年,乾隆终于出头给多尔衮平反。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多尔衮是不是真的冤枉;二是康熙、雍正为何不给多尔衮平反。

先来说多尔衮是否冤枉

顺治七年(1650),多尔衮薨于古北口的喀喇城,年仅39岁。死讯传到京师后,顺治皇帝表现出非常伤心的姿态,当多尔衮的灵柩返回京城时,顺治帝率王公大臣身着镐服,在东直门五里外跪迎。

多尔衮的丧礼办得的也是极其隆重,顺治帝念其辅佐有功,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而且又以多尔衮之养子多尔博系睿亲王爵,其俸禄是诸王的三倍。

表面看多尔衮去世时,还是受到了朝廷和顺治帝的一致认可。称其为“削平寇乱,垂衣端拱,统一多方,皆皇父摄政王之功也”。

然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顺治帝的权宜之计,这个仅有12岁的少年天子,永远都不会忘记多尔衮在世时对自己的轻蔑,多年的战战兢兢终于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只不过多尔衮生前直接掌握着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大权,实力远在两黄旗之上。故而顺治帝或者说是背后的孝庄还不得不做出让步,暂时给予多尔衮一个体面的后事。他们正在等待着政局的变化,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和多尔衮以及他的党羽算总账。

按照正常的程序,多尔衮死前应该指定另一位王公代为摄政。但由于事发突然,多尔衮没有来得及交代后事,这也留下了后患。阿济格首先站了出来,试图把多尔衮的势力全盘接手,并亲率三百精兵赶赴京师,大有抢班夺权之意。

此时的朝廷已不再是多尔衮的天下,阿济格刚到京师,就被长期受打压的两黄旗大臣,以及蓄势待发的济尔哈朗予以控制,然后以阿济格不尊死去的摄政王为由,将其囚禁。

局势很快就朝着对多尔衮不利的形势发展,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多尔衮的亲信党羽随之纷纷落马,最后才将矛头指向多尔衮本人。

但要掀翻多尔衮也非易事,这时多尔衮的亲信苏克萨哈、詹岱两人主动站了出来,揭发多尔衮的数条大罪,其中有一条最为致命:“多尔衮死时,其侍女吴尔库尼将殉,请以王所制八褂黄袍、大东珠素珠、黑貂褂置于棺内。多尔衮在世时,欲以两固山驻永平,谋篡大位。”

如果对清代官制服饰有所了解的读者,都知道这些物品都是皇帝的标配,亲王僭越实属大逆不道,而且苏克萨哈还揭发多尔衮派了两旗人马驻守在永平,这也是“谋逆”的罪证。

有了这两条罪状,诸王及大臣们便有了杀手锏,他们纷纷发难,又罗列了多尔衮的种种不法。最终顺治帝也是顺水推舟,下令将多尔衮削爵,撤宗庙,生前所有的荣誉一撸到底。

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多尔衮所谓的“谋逆”都没有实证,所谓的“请以王将黄袍、东珠置棺内”、“欲以两固山驻永平”,这都是模棱两可的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本无法考证。

客观地说,多尔衮执政期间,确有擅权威福之举,但也仅仅如此,始终没有上升到取顺治而代之的程度。所以多尔衮蔑视皇权是真,自掘宗庙是假。

再来说乾隆平反

乾隆皇帝对前朝的“实录”研究很深,这也是清代皇帝的必修课。他重新看待了多尔衮一案,坚定地认为:“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创制规模,皆所经划。”

对于多尔衮“谋逆”之举,乾隆也给予了否定:“朕念王果萌异志,其时世祖尚在冲龄,未尝亲政,王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乃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始以殓僭用龙衮,证为觊觎,有是理乎?”

乾隆认为这是多尔衮死后,为苏克萨哈所构陷。所以最后下旨:“宜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配享太庙。依亲王园寝制,修其茔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爵世袭罔替。”

乾隆为多尔衮平反,实为人心所向,作为大清入关定鼎中原的第一功臣,多尔衮的功绩是不容否定的。然而到了这里始终就有一个疑问:康熙、雍正两位帝王难道就不读实录,难道就不知道多尔衮是冤枉的?

非也,这也是形势所决定的。康熙、雍正都是一代明主,但他们与顺治朝多少还有一些政治联系,当年不少反对多尔衮的人尚健在,所以这个时候平反多尔衮时机尚不成熟。

况且,康熙、雍正作为顺治帝的儿子、孙子,从孝字出发,他们不敢也不能推翻顺治帝钦定的大案,如此则是不遵祖制,以下犯上。

而乾隆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此时距多尔衮一案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如今物是人非,政治稳定社会清明。而且作为顺治帝的曾孙,乾隆的顾虑也就比康熙、雍正要小很多。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给多尔衮平反乾隆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毕竟多少还是会涉及到孝道。但乾隆也深知,如果这件事他办不了,那么后世皇帝也没人敢为多尔衮平反。单凭这一点,也是应该为乾隆点赞的。

标签: 康熙雍正

更多文章

  •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的 康熙皇帝为何还独宠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苏麻喇姑

    对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啸亭续录》污秽是人们所厌恶之物,保持干净整洁给人的感觉很不错,至少十分清爽,人与人相处时,也不会有异味让人嫌弃,但在条件苛刻的清朝

  • 作为南宋最后一位皇后,全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全皇后,南宋

    全玖,即全皇后,浙江会稽人,宋度宗赵禥皇后,宋恭宗赵㬎生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全玖是宋理宗之母慈宪夫人的侄孙女,她略通书史,年幼时在岳州长大,父亲全昭孙当时任岳州知州。开庆初年,父亲任期已满回朝,经过潭州。当时元兵从罗鬼进入攻破全州、衡州、永州、桂州

  • 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上位之后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忱,唐朝

    唐朝末年,气数将尽,大多数皇帝都没什么作为,可是有一位皇子,他从小就装傻,一朝登基却用一道圣旨,吓傻了扶持他上位的太监和一众朝臣。这个人就是光王李忱。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但无论多么富强的国家,传承过数代以后,都难免会积累下重重的矛盾而转向式微。对于唐代来说,由盛转衰的拐点,恰恰从它的

  • 谢道清:南宋最后一位太皇太后,后人为何对她颇有微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谢道清,南宋

    谢道清(1210年—1283年),南宋最后一位太皇太后,宋理宗赵昀的皇后,右丞相谢深甫的孙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道清十七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十九岁被宋理宗赵昀册立为皇后,五十七岁尊为太后,六十五岁又尊为太皇太后。时恭帝五岁,经“大臣屡请”,随恭帝垂

  • 历史上赵匡胤有几个儿子?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

    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匡胤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早夭了,长大成人的只有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宋太宗赵光义上台后,赵德昭最终在29岁的时候自杀了。赵德芳则在23岁的时候,晚上睡了,第二天就再也没有醒过来。赵德昭

  • 曹操作为一个极其爱惜人才的英主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吕布

    对为何爱才如命的曹操非要杀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武帝曹操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君主,破袁术,擒吕布,灭袁绍,踏平西凉马腾统一中国北方,建立了不世功勋。曹操能从一名东汉小吏创业成功,成为曹魏江山奠基人与其重视人才分不开。乱世争雄,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 郭奕:西晋司空刘琨舅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奕,魏晋

    郭奕(?—287年),字泰业,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魏晋时期名臣,谒者仆射郭镇之子,西晋司空刘琨舅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有大名,得到山涛称赞。曹魏时期,任野王县令,交好羊祜。咸熙末,出任相国(司马昭)主簿。晋武帝即位,授东宫中庶子

  •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恒,宋朝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皇帝,在古代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非但如此,当上皇帝则可以言出法随、手握乾坤,而且可以拥有天底下最丰富的一手资源。皇权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梦想。所以那些为了皇权不惜君臣反目、骨肉相残者,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在

  • 朱棣那么能打仗,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济南

    众所周知为了争取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皇室子弟自相残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中明朝的朱棣军事能力非常强,可是他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建文帝上位之后,迫不及待的就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们动手了,进行了一系列的削藩行动,面对这种艰难的状况,朱棣决定不

  • 有哪些与田豫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豫,曹魏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