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59 更新时间:2023/12/18 22:26:33

牵招(?—231年),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成为刎颈之交。投靠冀州牧袁绍,担任冀州从事,统领乌丸突骑。袁绍死后,跟随冀州刺史袁尚,受到并州牧高干加害,投奔丞相曹操,授军谋掾。从平乌丸,出任护乌丸校尉。举茂才出身,从平汉中,授中护军。拜平虏校尉,平定东莱郡叛乱。魏文帝曹丕时期,授护鲜卑校尉,驻扎昌平,迁右中郎将、雁门太守,遏制鲜卑轲比能发展壮大。魏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营救护乌丸校尉田豫。太和五年,去世。

人物生平

护尸还乡

牵招十余岁时为同县乐隐的学生,少年时便与刘备英雄同契,成为刎颈之交。中平年间,乐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牵招仍跟随直到学成。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之乱,何苗、乐隐被害,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冒着危险收敛乐隐尸体,载其还乡。道遇山贼,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是个有义之人,放他离去,由此牵招声名鹊起。

投奔曹操

冀州牧袁绍辟为从事,兼领乌丸突骑。后袁绍近臣犯法,牵招先斩后奏,袁绍很欣赏他的果断,没有追究此事。袁绍死后,他又追随袁绍之子袁尚。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包围邺城,袁尚派牵招到上党去督办军粮。未等牵招回来,袁尚便败逃到中山。当时袁绍的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牵招认为,并州左有恒山作为天险,右有大河可以固守,又拥兵五万,北边有强大的胡人,所以劝高干把袁尚迎过来,联合起来应付时变。高干非但不用其计,反欲加害。牵招闻讯,偷偷潜去,牵招因道路被阻不能回到袁尚处,转而投奔曹操,被辟为从事。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征袁谭,柳城乌丸打算出兵相助,曹操因牵招曾经领导过乌丸兵便派遣牵招与其交涉。当时峭王正集结军队,准备率领五千骑兵救助袁谭。同时,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平州牧,派韩忠带着单于的印绶来到峭王营,想授以官爵。峭王召集人马会合,韩忠也在场。

峭王问牵招:“昔日袁公说他受天子之命,任命我为单于;而今曹操也说受天子之命任我为真单于。同时,辽东太守又拿着印绶来。这样看来,谁该是正宗呢?”牵招回答说:“从前袁公承天子命令,可以有所拜封,但后来发生变故,天子命令曹公取而代之。他说上书朝廷,拜您为真单于,是正宗,辽东是下属部,哪有权称封拜呢?”

韩忠发难说:“我们辽东在大海东边,拥百万大军,又有扶馀、濊貊为我所用,当今形势,强者为右(汉朝、三国时期以右为尊),曹操算的了什么呢!”牵招临危不乱,呵斥韩忠说:“曹公允恭明哲,拥戴天子,讨伐叛兵,安抚各地,让四海安宁。而你们的君臣则只倚靠边远天险,违抗王命,还想擅权封拜,给国家丢脸,竟还敢抵毁曹公!”说着,便将韩忠按到在地,拔刀欲斩,峭王惊恐,赶忙光着脚拦住牵招,劝其息怒,身边的人也都吓得不知所措,牵招退回座位上,向峭王说以利弊得失及成败之理。在场的人都离开座位,跪下来聆听。最终,峭王辞退了辞退韩忠,停止出兵。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在南皮攻灭袁谭,任牵招为军谋掾,随从征讨乌丸。到了柳城,任护乌丸校尉。

建安十二年(207年),辽东把袁尚的首级送来,悬挂在马市。牵招见状,十分悲痛,在首级下设祭坛。曹操为牵招的义气所感动,推举他为茂才。

安抚境内

建安二十年(215年),从平汉中,曹操还留牵招为中护军。事罢,还邺,拜平虏校尉,将兵督青、徐州郡诸军士,击东莱贼,斩其渠帅,东土平静。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践祚,拜牵招持节护鲜卑校尉,驻扎昌平。当时,边地居民多流散在山间河谷,还有逃入鲜卑部落的,有几千人。牵招发布告示,劝说人们回到家园。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率部下归附,让他们回到本郡。又对鲜卑素利、弥加等十余万部民加以安抚,让他们在边塞安顿下来。

坐镇北疆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打算攻打孙吴,召牵招还。牵招赶到时,军马已退。拜右中郎将,出为雁门太守。该郡居边疆,虽有哨兵巡视,然盗贼扔不绝。牵招交给当地百姓作战阵法,又上表恢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于远处侦查。自此,胡人每每来犯,皆被击退,逐渐绝迹。牵招又离间游牧民族众部落,使得他们互相猜疑。

鲜卑首领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有矛盾,于是他们率三万多户百姓来到郡里,请求归附。牵招下令还击轲比能,杀死了轲比能的弟弟苴罗侯。轲比能与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结下怨仇。因此,牵招又亲自率领归泥等攻打轲比能,在云中故郡打败轲比能。牵招又与河西鲜卑等十余万家相联系,整治陉北故城上馆城,在此屯戍兵马,威震内外,远近胡人,都心悦诚服。那些叛变逃亡的人,家属都不敢窝藏,将他们交送出来。于是远近安宁,盗贼再也没有出没。

牵招又挑选有才识的人,送他们到太学读书,然后叫他们再回故里,传授他人。几年间,书院兴盛起来。郡治设在广武,井水又咸又苦,当地人推车挑担,到很远的河边挑水,往返七里。牵招勘察地形,根据山势,开凿河渠,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不再为水源长途跋涉。

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赐爵关内侯。

太和二年(228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被轲比能围于马邑城,向牵招求救。牵招整兵待发,但并州官吏根据通例禁止牵招出兵。牵招认为持节的大将被包围,情况危急,不能再拘泥所谓吏议而见死不救。于是上表朝廷,随即出发。又发布羽檄,纵论形势,称西上直取轲比能老巢,然后向东进军,与田豫合歼余贼。羽檄发布后,田豫州的军队跃跃欲试。又向鲜卑军要塞发布檄文,鲜卑军顿感恐惧,纷纷离散,大军攻到平城,鲜卑军崩溃即逃。轲比能又云集骑兵来到平州塞北。牵招秘密行军突袭,牵招潜行征讨,大败其军。

牵招以为,诸葛亮数犯中原,而轲比能猾狡,应提防双方联合。时众人以为两者相距甚远,不必忧虑。其后,诸葛亮又出祁山,果然与轲比能串通,兵屯石城,遥相呼应。魏明帝使牵招适时讨之。诸葛亮退,轲比能亦还漠南。

牵招和并州刺史毕轨商议道:“胡人迁移不定,如果派兵穷追,恐难以赶上。如果偷袭,山险路远,军需供应不上,也难以成功。可以让兵力守在新兴、雁门两个关口,再出兵屯守陉北,对外可以起镇抚作用,对内可以派兵种田储蓄粮食。等秋冬之际,粮足马肥,聚合各路人马,乘机攻讨,定能取胜。”可惜计谋尚未施行,牵招就去世了,其子牵嘉继承了他的爵位。

标签: 牵招曹魏

更多文章

  •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耿精忠,清朝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正式起兵反叛,掀起了三藩之乱的序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

  •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并没有赵飞燕,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飞燕,汉朝

    赵飞燕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四大美女,分别是沉鱼西施,落雁昭君,闭月貂蝉,羞花玉环。有关四个人的故事很多,把四个女子比作坚韧的化身。虽然身为女子,在那个男子为尊的年代,走出了她们自己的道路。成为了千千万万女子的标杆。

  • 李卫当初养了一个百万人的黑帮 雍正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卫,清朝,雍正

    对李卫养着一个百万人的黑帮,满朝文武都怕他,雍正为什么视而不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之后,这场“九子夺嫡”的闹剧,已经让整个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个派系,内部争斗不断。直到雍正登基,这件事也就结束了。但

  •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颖,隋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高

  • 姜维都已经自杀了 曹魏军队为何还将人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维,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已经自杀,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魏军在蒋维死后,将其开膛破肚,取走了他的心脏,其理由有三点!这三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只能理解前面两种,而最后一种,则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姜维以身殉道姜维是蜀汉有名的名将

  • 钟会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如何?他留下了哪些文学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钟会,曹魏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

  • 司马懿为何没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懿是曹魏后期重要的大臣,少年就有大志向,面对东汉末年乱世(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有总齐八荒,一统天下的志愿。而且司马懿也并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无能,恰恰相反,司马懿政治、军事能力都很强

  •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为什么不喜欢亲爹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喜欢看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却对自己亲爹雍正的很多做法非常反感,乾隆继位之后,曾经多次废除雍正朝制定的一些法令,那么为什么乾隆不喜欢自己的亲爹呢?雍正和乾隆的经

  • 清朝真的是上唯一一个没有出昏君的朝代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昏君

    对清朝是唯一一个没有出昏君的朝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要问哪个朝代没有昏君,那么细细数来也只有清朝算得上。很多人因为清朝是封建专制的最后一个朝代,又是非汉族政权,所以对其有很多的偏见。再加上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清朝便背上了这顶黑锅。甚至于,有人站出来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