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39 更新时间:2024/1/17 19:37:19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高颎出身于名门世家渤海高氏,其父高宾在北齐为官。后因避谗,投靠北齐。其才干得到北周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赏识,被举荐为官。

虽说是官二代,但高颎从小就聪慧好学,读了不少史书。平时引经据典,口才极好。再加上他气度不凡,正好他家门口有棵高大的柳树,枝繁叶茂,看上去如同巨大的车盖。因此人们纷纷传言,他们家将来一定有大贵人。

自然,这个“大贵人”指的就是高颎。

当时的北周皇帝宇文赟是个荒淫无度,残酷暴虐的人。他大兴土木,滥施刑罚,引得朝野怨声一片,民间更是起义四起。

高颎与齐王宇文宪等人交好,经常参与平定叛乱。但不幸的是,宇文赟为了巩固政权,诛杀手足,宇文宪等人都惨遭杀害。

宇文赟病死后,身居高位的老丈人杨坚图谋篡位。知道高颎有文韬武略之才,于是向他抛出橄榄枝,并共图大事。

高颎认为杨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欣然答应,并表示就算不能成就事业,他也愿遭受灭族之灾,于是杨坚愈发器重高颎,并视他为心腹。

高颎在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的确立有很多战功。

比如,八大柱国之一的尉迟迥因不满杨坚独权,召集百官征讨杨坚。各地官兵闻之纷纷响应,一时竟有数十万人之多。

不仅如此,尉迟迥还与陈国、突厥等周边国家结为同盟,并答应事成之后,割让土地给盟友。因此当时与他结盟的国家不少。

随后,尉迟迥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都城进发,所过处诸军不敢挡。杨坚先后派遣几名大将督战,均推托不前。紧要关头,还是高颎主动请缨,解了杨坚之急。

高颎懂得战略,在他的指挥下,尉迟迥很快战败,最后以自杀终结了叛乱。

此一役,杨坚的权力愈发巩固,高颎因功得封丞相府司马,并晋位柱国。

公元581年,杨坚废周立隋,登基称帝,是为隋文帝。

高颎也因拥立之功,进封渤海郡公,并拜为尚书左仆射。一时在朝中地位及权力都无人能及。

建国之初,高颎修订刑律,将枭首、轘身等刑罚减轻,在大棒、束杖等酷刑上进行了删减。新的刑律制定后,由于较之前要宽仁,因此百姓更加拥护杨坚。

除此外,官制和行政体制也多由高颎斟酌考虑。他结合旧朝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合理健全的新制,这也为隋朝巩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除此外,高颎认为旧的长安城由于多年战乱,街道破败凋敝,隋朝兴盛,在旧长安城很难有改天换地的格局。于是在他的建议下,杨坚在旧长安城不远处建立新都。为了新都的长远规划,高颎又在建设和规划上颇下了一番苦功,新都建立后,非常恢弘大气,很有天子之都的气象。

杨坚一直想要统一天下。

适逢陈国国政混乱,百姓有怨。但是陈国地处江南,经济富庶,国力并未衰弱。

高颎认为陈国皇帝昏庸,可以用计谋灭掉陈国。

于是他向杨坚献策,让杨坚屡次放出风声,要攻打陈国。陈国惊惶之下,全国募兵,准备防御。但杨坚屡次却按兵不动,三番五次后,陈国便放松了警惕。

此外,高颎发现陈国的粮食储备等,都不像隋朝是放在地窖里,而是放在竹木结构的房子里。所以他建议杨坚偷偷派人潜入陈国,对那些储藏着粮食等的房子纵火烧屋,毁坏他们的粮食等。

这样反反复复几年后,陈国的财力物力几乎全部损毁,国家因此陷入贫困之中。

公元588年,高颎见陈国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在杨坚的安排下,向陈国发动了总攻。

攻陷陈国都城建康后,皇帝陈叔宝献玉玺投降,陈国灭亡。

因功,高颎得封齐国公,食邑达到1500户,并加授上柱国,其权位更是如日中天,仅在杨坚之下。

人红是非多,虽说高颎的权位和富贵都是凭着他的能力和战功所得,但是朝中还是有人对他所得到的权势百般眼红,数次在杨坚面前诋毁他的行为,并屡屡诬告他。

杨坚对高颎信任有加,不仅对那些诬告高颎的人施以惩罚,还数次安慰高颎,说他是“天降良臣”。他和杨坚的君臣关系,更不是那些苍蝇般的小人能离间的了的。

有这番知遇之恩,高颎自然以死相报。

当时的隋朝并不太平。一是高句丽不断侵扰辽西,二是突厥作战。

高颎作为战将,先后使高句丽罢兵并大败突厥,保证了隋朝边境的长治久安,为杨坚除去了后顾之忧。

此时的高颎,已经到了官无可升,赏无可赏的情况。其位高权重,又有杨坚力挺和信任,因此他在朝中堪称权臣。

但高颎却是个极为低调的人,他不光从不争功,反而还把他获得的功劳让给别人。另外,他还多次向杨坚请辞,想辞掉显赫的官职。

按说,高颎能文能武,又从不以功臣自居,且十分忠心,杨坚对他也是十二分满意,两人的君臣关系也非常亲厚。杨坚为了笼络他,还特意做主,将太子杨广的女儿许配给了他的儿子高仁。

然而,纵是完人一般的高颎却还是因为一个女人得罪了杨坚,最后落得个悲惨下场。

这个女人正是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和杨坚是患难夫妻,两人经历过很多磨难。同时独孤伽罗又很有政治见地,经常为杨坚出谋划策,最终帮助杨坚以隋代周,坐上了皇帝之位,因此杨坚对她极为宠爱。

太子杨勇本是独孤伽罗所生的嫡长子,但是独孤伽罗见杨勇不仅和太子妃关系恶劣,还宠爱一个小妾,再加上杨广生活奢靡等,因此独孤伽罗对他非常不满意。

而次子晋王杨广则处处和杨勇不同,他不仅生活俭朴,还和太子妃恩爱有加,对其他姬妾态度冷淡,因此独孤伽罗偏爱杨广,在杨坚面前多次提出改立太子。

杨坚素来听从独孤伽罗的建议,再加上独孤伽罗屡次三番指责杨勇的不是,因此杨坚也渐渐起了废除杨勇的心思。

不过,废太子的事情并不是想废就废,毕竟事关国体,所以杨坚想看看高颎的态度。于是他就对高颎说,晋王妃有神灵护体,据巫者说,晋王必得天下。

谁知,高颎并不肯听信杨坚这番神神鬼鬼的话,他说,长幼有序,切不可随意改变太子。

可是,独孤伽罗却认为高颖是因为与杨勇有儿女姻亲的缘故,才不赞同改立太子,所以独孤伽罗对他颇为恼恨,一心想要除掉他。

不久,高颎的夫人病逝。

独孤伽罗对杨坚说,高仆射晚年丧妻,皇帝该为他续娶。

杨坚便将独孤伽罗的建议说给高颎听。

高颎哭着表示,他已年老,唯愿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足矣。

杨坚见高颎主意已定,也就不再提帮他续弦的事了。

谁知不久后,高颎的小妾生了个儿子。

杨坚得知非常高兴。

独孤伽罗却撇嘴说,皇帝当初想为高颎娶妻,他明明是偏爱小妾,所以才欺骗皇帝说要过吃斋念佛的生活,这明摆的是欺骗皇帝,您如何还能信任他。

杨坚觉得有道理,所以对高颎渐渐冷落起来。

就在这时,辽东边境再次被扰。

杨坚决定讨伐辽东。

高颎认为山高路远,粮草等都没有准备,仓促行事于战事不利,因此极力阻止。

但杨坚心意已决,高颎不得不领命随汉王杨谅前往征伐。

谁知,出征不久便遇到倾盆大雨,且久雨不停。

糟糕的是,就地扎营后,军中又引发了疫情,于是高颎只得撤军。

没想到,孤孤伽罗却在杨坚面前说,当初高颎就不愿意去,是皇帝您逼迫他去,我早知道他会半路撤军,无功而返了。

汉王杨谅因为妒忌高颎在军中的威望,也趁机在杨坚面前诋毁高颎,说他险些被高颎所杀。

如此一来,杨坚更加气恼高颎。

不久后,杨坚便随便找了个由头想定高颎的罪。

没想到高颎曾经举荐的官员们,一再为高颎作证,认为他是无罪的人。

杨坚大为恼怒,将这些为高颎作证的人一一处以惩治后,给了高颎一个“连坐”的罪名。本来杨坚想要处死高颎,但当时他已处死了上柱国王世积等人,考虑到高颎贤名在外,万一他再处死高颎,势必引得世人指责,于是他革去高颎的官职,仅让他回家做个富家翁去了。

杨广顺利被立为太子后不久,杨坚病逝。

杨广继承帝位后,为了巩固权力,再次起用了高颎。

然而,杨广并没有像当初表现的那样俭朴,反而大修宫殿,生活上极为奢靡。除此外,他还强征民夫开凿运河,修建长城等,导致百姓生活苦难,社会动荡。

高颎见此,颇为不满,在和朝臣闲谈时,屡有指责之意。

杨广得知后,便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处死了他。

可怜高颎,一代忠臣名将,为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因得罪了一个女人,遭到两代皇帝的不公待遇。后人为他的悲惨结局唏嘘之余,也纷纷称赞他为“真宰相”。

标签: 高颖隋朝

更多文章

  • 姜维都已经自杀了 曹魏军队为何还将人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维,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已经自杀,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魏军在蒋维死后,将其开膛破肚,取走了他的心脏,其理由有三点!这三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只能理解前面两种,而最后一种,则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姜维以身殉道姜维是蜀汉有名的名将

  • 钟会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如何?他留下了哪些文学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钟会,曹魏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

  • 司马懿为何没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懿是曹魏后期重要的大臣,少年就有大志向,面对东汉末年乱世(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有总齐八荒,一统天下的志愿。而且司马懿也并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无能,恰恰相反,司马懿政治、军事能力都很强

  •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为什么不喜欢亲爹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喜欢看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却对自己亲爹雍正的很多做法非常反感,乾隆继位之后,曾经多次废除雍正朝制定的一些法令,那么为什么乾隆不喜欢自己的亲爹呢?雍正和乾隆的经

  • 清朝真的是上唯一一个没有出昏君的朝代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昏君

    对清朝是唯一一个没有出昏君的朝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要问哪个朝代没有昏君,那么细细数来也只有清朝算得上。很多人因为清朝是封建专制的最后一个朝代,又是非汉族政权,所以对其有很多的偏见。再加上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清朝便背上了这顶黑锅。甚至于,有人站出来为他

  • 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只维持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胜、吴广起义,秦朝

    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声响彻千年回荡不绝,但是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吴广、陈胜先后被杀,虽然他们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但是他们的迅速败亡也令后人唏嘘感叹。小编

  •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唐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最终下诏禅位李世民,自己升级为太上皇。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植《七步诗》(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

  • 历史上诸葛亮发动北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事不得已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北伐,三国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像一阵旋风,搅动了整个大汉王朝,风雨飘摇的东汉政权摇摇欲坠,接着,群雄并起,纷纷割据一方,人民生活随即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时

  • 年羹尧与和珅都是权臣 巅峰时期的两人孰轻孰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和珅,年羹尧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年羹尧和和珅,巅峰时期谁的权利更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年羹尧和珅都是清代有名的权臣。他们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最终都难以善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只是皇家的奴才罢了。狡兔死,走狗烹,皇帝用你时,百般宠爱,一旦失宠,又或者新皇登基,留给他们的

  • 赵云和刘备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刘备

    还不知道:赵云为何没被刘备重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件就是赵云曾经拒绝刘备,当年刘备和赵云初次见面,刘备三兄弟的名气已经威慑了公孙瓒手下很多将领,甚至连田楷、田豫这些人都想投奔刘备。而刘备特意给赵云抛出招揽之意但却被赵云当场拒绝,这种情况对刘备来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