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一心赐死太平公主,到底有何想法?

李隆基一心赐死太平公主,到底有何想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34

在唐朝历史上,太平公主绝对算是权势最大的一个,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一个。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古代封建王朝,人们对权力的渴望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不过,在帝王之家,这种变化似乎并不明显,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诸侯藩王,他们热衷于手中的权力,所以为了填满心中的欲望,彼此间的亲情变得寡淡,甚至会剑拔弩张。

不要说昏庸无道之君会作出这等不顾亲情之事,即便是一代明君为了手中的权力,必要时也会六亲不认。例如我们下面说的唐明皇李隆基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小女儿,从小她被武则天视作掌上明珠,非常宠溺。历史上关于对太平公主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说她像武则天非常心狠手辣,有人说她刻薄有心计,总之,莫衷一是。可即便这样,李隆基又怎么会赐死她呢?这是有原因的。

武则天为了夺取李唐王室,不择手段,不顾亲情,所以当她荣登大宝之时虽然权力无人企及,但亲情却很匮乏,当太平公主到来时,她显得格外珍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太平公主,想要什么,武则天就给什么,这等溺爱也养成了太平公主物质欲望与日俱增,并且性格怪戾。

正是由于对女儿的宠爱,仪凤年间,吐蕃要求与之和亲,武则天果断拒绝将太平公主远嫁,避免了和亲之事。到了婚嫁的年龄,武则天亲力亲为,精挑细选,为女儿找了一桩好姻缘。最后,太平公主在一番隆中的庆典中,嫁给了唐太宗的外孙薛绍。可是让武则天没想到的是,这桩婚姻为自己,也为女儿埋下了隐患。

太平公主的骄横似乎被薛绍的爱慢慢融化,两人婚后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只是好景不长,薛绍一个不小心卷入李冲谋反一案中。要知道,皇权岂容挑衅,谋逆大罪更是不容饶恕,武则天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不顾女儿声泪俱下的求情,仍然将薛绍给处死了。

很明显,母女俩之间由爱生恨,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母女之情荡然无存,太平公主有的只是对母亲的恨。但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平公主的命运仍然被武则天掌控。也许武则天是一厢情愿,但太平公主可并不这么想。武后又将太平公主嫁与堂侄武攸暨,并且将他的正妻处死。可以想象,武则天这还是从维护自己的皇权着想。

即便这样,太平公主都不会领情。甚至在她看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皇帝对臣民的利用罢了。可以说,太平公主对武则天的恨,与日俱增。

与其活在皇帝的威严之下,不如随心所欲,干自己想干的事。于是太平公主开始放纵自我,与多位男人纠缠不清,她想以这种手段报复武则天,让武则天颜面扫地。

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在通天宫复位。此后,太平公主及几位公主都享有了开府纳僚的资格,而李显的继位也有太平公主的一份功劳,所以此时的太平公主权势显赫,在朝中有一定的话语权,自然党羽也有很多,这就为她之后的权势之路奠定了基础。

中宗被毒死之后(据《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太平公主联合侄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哥哥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不过,随着李隆基势力的不断扩大,局势已经不再受太平公主控制,换句话来说,唐朝的政治生态已经悄悄发生变化,因为在同一时代的所有政治家中,李隆基的整体实力和能力,都在太平公主之上。

李旦继位后,拥护的大臣一边倒,最后李隆基被封为太子,很明显,如果李隆基一旦当上皇帝,就没有太平公主什么事了。在太平公主看来,李隆基不是长子,而且太过强势,所以她在暗地里到处使绊子,想把李隆基拉下马,不过事与愿违,很多人并不买她的帐,更不愿再追随她。

在李旦看来,一个是自己的妹妹,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处境颇为尴尬。既如此,还不如早早传位,以免夜长梦多。最后,李旦欲直接让位李隆基。眼看太平公主拗不过哥哥,她又想了一招,那就是劝李旦保留一部分权力。也就是,身为太上皇的李旦,依旧称“孤”,照常发布命令为“诰”,每五天在太极殿上朝一次,要务还由他决断;李隆基自称“予”,所发布的命令称为“制”或“敕”,上朝的地点在武德殿,只负责分理一小部分事务。

很明显,太平公主想达到“两龙一凤”共同执政的效果,这样一来,即便自己手中没有大权,但李隆基只能称作半个皇帝,头上还顶着一个太上皇,也就是说,她太平公主还有话语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隆基已经感受到姑母的险恶用心,因碍着父亲李旦的面子,他迟迟下不了决心整治太平公主,这使得她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而这个时候,拥护李隆基的党羽也在劝李隆基,及早动手,以防被动,悔之晚矣。

此时李隆基才下了决心,要彻底铲除以姑母为首的朝廷毒瘤。形势所迫,不能迟疑,随后李隆基领着一帮人,将太平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早已得到风声的太平公主跑到山中寺庙躲了三天。李隆基并没有派人去抓她。太平公主自知大势已去,躲藏也没有了意义,于是回了宫。而此时的李旦也正式宣布退休。

李隆基送来一碗毒药、一把匕首、三尺白绫。李旦想保妹妹一命,声泪俱下地向李隆基求情,结果李隆基不为所动。太平公主自知无力回天,最后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太平公主是个富贵命,却也因富贵和权力让自己迷失方向,最终陷入无底的深渊。有人说太平公主是为了爱情,寄情于政治,作最后的挣扎;也有人说,太平公主搅乱朝纲就是为了报复李唐王室;还有人说,太平公主根本就是想做第二个武则天。

至于太平公主的真实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场宫廷“厮杀”似乎没有赢家,毕竟都是亲情和骨肉之间的你争我夺,本质上也是李唐王室的内部矛盾。太平公主本可以安享晚年,最后却被权和利蒙蔽心智,成了时代和政治的牺牲品,可惜、可叹。对此,你怎么认为呢?

标签: 李隆基唐朝

更多文章

  • 上官氏是什么出身?她与汉昭帝之间的婚姻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官氏,汉朝

    在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婚姻大事一般不能自己做主“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始元四年(前83年),汉昭帝选妃,五岁的上官氏因此入宫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皇后,随后她又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与太皇太后。那上官氏度过了怎样的一生呢一,出身名门后元元年(前88

  • 历史上孙权早三国时期是最晚称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时期,三个政权稳定存在了很多年。三国中,曹丕在公元220年称帝,刘备在221年称帝,而孙权则一直到229年才称帝。而且一度孙权曾向曹魏称臣,

  • 杨重英是什么人?他对清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重英,清朝

    中国五千年来历朝历代总会涌现出一批批高风亮节、赤胆忠心之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根据清朝史料《清稗类钞》记载,杨重英是云贵总督杨应琚的儿子,当时担任云南按察使。他驻扎在滇缅边境线上的新街。当时清缅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缅甸占领了新街,并抓获了杨重英。同时把杨重英随从的知县两

  • 唐玄宗没能保证杨玉环也没有保住自己的皇位,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古代社会中,“江山”和“美人”是男人们人生追求的重要内容。“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最重要的两项“成功”指标。这两项“成功”指标,说的就是“江山”和“美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在

  • 刘彻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 刘彻是怎么坐上太子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刘彻

    还不知道:刘彻做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彻非嫡非长,为什么能够当上太子,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作为一个封建大国,古代中国社会以及皇室自周朝开始,就一直遵循着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基本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一个家族、一个皇室,那个尊崇的位

  • 为什么雍正一上位,就要处死康熙60年的心腹赵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弘时

    历史上的康熙和赵昌是主仆,也是从小到大的玩伴,赵昌只比康熙小三岁,虽然赵昌身份低微,但康熙也在某种程度上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么为什么雍正一上位,就要处死康熙60年的心腹赵昌?康熙顺利继承皇位,册封帝号,在继位之初有很多需要平定势力,康熙都会嘱咐赵昌帮忙暗中打点,等到康熙稳固了自己的权力之后,便是直

  • 鲍信是怎么死的?与曹操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鲍信,三国

    鲍信,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声势浩大,黄巾军百万进入兖州,曹操起兵镇压黄巾军,在与黄巾军的交战中,有一个人为了保护曹操,力战而死,就像后来的典韦一样,救了曹操一命,曹操寻不到他的尸首,就令人用木头刻了一个身体,将其

  •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阮瑀,东汉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阮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

  • 应玚:东汉末年文学家,擅长作赋,诗歌亦见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应玚,东汉

    应玚 [yáng](?—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

  • 苏秦与燕文侯的夫人是什么关系?燕易王为何会厚待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秦,战国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史记》记载:“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意思是说,燕易王知道苏秦与自己的母亲私通的事情后,更加厚待苏秦。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别的男子有不明不白的关系,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