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上位之后都做了哪些事?

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上位之后都做了哪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4/4/8 18:57:22

唐朝末年,气数将尽,大多数皇帝都没什么作为,可是有一位皇子,他从小就装傻,一朝登基却用一道圣旨,吓傻了扶持他上位的太监和一众朝臣。这个人就是光王李忱。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但无论多么富强的国家,传承过数代以后,都难免会积累下重重的矛盾而转向式微。对于唐代来说,由盛转衰的拐点,恰恰从它的最后一个盛世开始。

唐玄宗李隆基在前半生,还算是个好皇帝,但后来因为贪图享乐,重用安禄山等一众野心家,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虽然最后叛乱被平定,但仍然留下了很多问题,整个唐朝末期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中。

首先因为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各地藩王还是存在着。这些人手握重兵嘴上说着效忠朝廷,但如果时机到来,说不定就会变成第二个安禄山。另外因为大唐自身的孱弱,各个表面上暂时归附的游牧势力,心中又开始动起心思。

他们不时出现的摩擦,让朝廷不敢削减军备,这也成了每年的一笔巨大开销。就拿唐穆宗时期的一件小事来说,朝廷拟定把之前用来平叛的军队解散,但不给任何补偿,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不久后,河朔藩王再次反叛,这些曾经的平叛军队全部加入了叛军。除了这些让皇帝焦头烂额的外事,朝堂中的诸多势力,也明争暗斗得厉害。

唐宪宗时期开始,朝廷中的官员因为皇权的衰落,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以牛,李两个大臣为代表的两派。他们争权夺利,互相攻讦,史称“牛李党争”。而这些大臣表面上争夺的是朝廷的最高权力,其实他们只是代表着,不同的宦官集团的利益。

总而言之,在唐朝末期,真正的掌权之人,恰恰是隐藏在幕后的宦官们。他们当时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随时安排更换皇帝的地步了。

既然没有权力,那么唐代后期的皇帝们耽于享乐,不思进取似乎也能说得通。毕竟今天你是皇帝,明天的事情还不好说,不如趁着在位的机会,好好享受一下。于是,自唐穆宗开始接下来的敬宗、文宗和武宗,都算不上合格的皇帝。四个人在位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三十年,而他们的死因大多是离奇的暴亡。

几任皇帝换下来,这个位置似乎已经成为,当时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了。这一次,掌权的太监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傻子”,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名为李忱,被封光王。

唐穆宗是他的哥哥,而之后的三个皇帝都是他的侄子。因为父亲老来生了他,所以李忱的年纪,比自己的侄子文宗还小一岁。他虽然辈分大,可是几位侄子却一直也对他不大尊敬。因为李忱从小就表现出沉默寡言,一副不大聪明的样子。不知是从谁的嘴里,为他下了这个定义,反正很快这人“蠢笨”的说法就传开了。这也成为了后宫中,绝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

唯有哥哥唐穆宗看出他的不凡,时常和他聊天,不过感情归感情,如果不出意外,皇位本来是跟李忱没有任何关系的。问题就出在唐穆宗和他的三个儿子,实在去世的太快了。他们这一支的男丁,已经禁不起皇位的消耗,于是李忱就幸运地成了新帝的候选之一。当然,他此时距离当上皇帝还差着一点,毕竟在当时,谁当皇帝是太监说了算的。

不过李忱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看起来“傻”。这个特征简直是太监们最喜欢的“傀儡体质”,所以,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李忱,就这样被推上了皇位。

公元846年,光王李忱被朝中的宰相,以及手握兵权的太监马元贽共同推举,登上皇位,成为唐朝第十七任皇帝唐宣宗。令所有人难以置信的是,李忱登基以后,处理起政事来驾轻就熟,而且处置十分得当。

这不但让朝廷大臣们纷纷觉得看走了眼,就连想把他当成傀儡的太监和宰相,也大吃一惊。但李忱并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时间,上台后马上写下圣旨,以党争误国为借口,贬斥了宰相李德裕;又以太监乱政为理由,发配了马元贽。

除此之外,他把之前在党争中失势的官员昭雪,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这样就快速地搭建起了一个新的政治体系,也顺便解决了一直困扰皇帝的党争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平定了各地的叛乱。

不久后,李忱重遣军队击败北狄,夺回被吐蕃侵占的领土,短短的数年时间,朝廷的内忧外患基本解决。在当时的国内,水旱灾害频繁,他还以身作则,生活简朴,借此机会为百姓减免税赋。

另外,李忱还专门设置灾害防治部门,派官员专门负责抗灾事宜。他一生都以太宗李世民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和皇家子孙。因为他的英明统治,也为他赢得了“小太宗”的美名,可惜这位皇帝也没能长寿,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李忱在位时的大唐,恐怕是这个朝代最后的回光返照了。在此之后,唐代的皇帝更换得更加频繁,而国家的衰落也似乎加快了速度。

标签: 李忱唐朝

更多文章

  • 谢道清:南宋最后一位太皇太后,后人为何对她颇有微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谢道清,南宋

    谢道清(1210年—1283年),南宋最后一位太皇太后,宋理宗赵昀的皇后,右丞相谢深甫的孙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道清十七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十九岁被宋理宗赵昀册立为皇后,五十七岁尊为太后,六十五岁又尊为太皇太后。时恭帝五岁,经“大臣屡请”,随恭帝垂

  • 历史上赵匡胤有几个儿子?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

    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匡胤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早夭了,长大成人的只有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宋太宗赵光义上台后,赵德昭最终在29岁的时候自杀了。赵德芳则在23岁的时候,晚上睡了,第二天就再也没有醒过来。赵德昭

  • 曹操作为一个极其爱惜人才的英主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吕布

    对为何爱才如命的曹操非要杀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武帝曹操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君主,破袁术,擒吕布,灭袁绍,踏平西凉马腾统一中国北方,建立了不世功勋。曹操能从一名东汉小吏创业成功,成为曹魏江山奠基人与其重视人才分不开。乱世争雄,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 郭奕:西晋司空刘琨舅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奕,魏晋

    郭奕(?—287年),字泰业,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魏晋时期名臣,谒者仆射郭镇之子,西晋司空刘琨舅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有大名,得到山涛称赞。曹魏时期,任野王县令,交好羊祜。咸熙末,出任相国(司马昭)主簿。晋武帝即位,授东宫中庶子

  •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恒,宋朝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皇帝,在古代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非但如此,当上皇帝则可以言出法随、手握乾坤,而且可以拥有天底下最丰富的一手资源。皇权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梦想。所以那些为了皇权不惜君臣反目、骨肉相残者,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在

  • 朱棣那么能打仗,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济南

    众所周知为了争取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皇室子弟自相残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中明朝的朱棣军事能力非常强,可是他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建文帝上位之后,迫不及待的就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们动手了,进行了一系列的削藩行动,面对这种艰难的状况,朱棣决定不

  • 有哪些与田豫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豫,曹魏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

  •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牵招,曹魏

    牵招(?—231年),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成为刎颈之交。投靠冀州牧袁绍,担任冀州从事,统领乌丸突骑。袁绍死后,跟随冀州刺史袁尚,受到并州牧高干加害,投奔丞相曹操,授军谋掾。从平乌丸,

  •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耿精忠,清朝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正式起兵反叛,掀起了三藩之乱的序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

  •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