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废长立幼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时一时兴起吗

秦始皇废长立幼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时一时兴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16 更新时间:2024/1/19 14:07:59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生于秦王政十八年。胡亥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时候,当时,胡亥二十岁。

秦始皇即位以后,曾经五次巡游天下。第五次巡游,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同年七月病死于旅途当中,整整持续了十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在开始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旅行时,做了一个对未来的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就是带上幼子胡亥同行。那么,我们为什么说这个决定对于未来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呢?一句话,这个决定直接牵涉到秦始皇究竟想选择谁做自己的继承人的问题。

关于这件事情,史书上只有这么一句简单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

这句话是说,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这一天,始皇帝开始出行巡游天下。政府百官分成两套班子,左丞相李斯带领一套随始皇帝同行,右丞相冯去疾带领另一套留守咸阳。幼子胡亥爱戴父亲,请求同行,始皇帝同意了。仅仅由这句话,我们似乎看不出这件事情与秦始皇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将有关这个决定的两个背景情况加进来考虑的话,问题就出来了。

第一个背景情况是,这时候的秦始皇已经五十岁了,从他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来看,也许已经是时日无多了,选立继承人的决定,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第二个背景情况是,就在一年多以前,秦始皇的长子,皇位第一继承人扶苏,因为与秦始皇政见不合,被贬斥出京,打发到上郡的蒙恬军中出任监军。从而,秦始皇最终将选定谁做继承人的事情,成了一桩悬案。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他们都是有皇位继承权的可能接班人。始皇帝这次巡游天下,长期离京在外,部分百官同行,帝国的重大政务都在旅途中处理,或者在车上,或者在行宫中。毫无疑问,秦始皇的巡游,连带着帝国政治中枢的移动,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重大的政治行动。在如此重大的政治行动中,秦始皇选取胡亥同行,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这种非同寻常的重大的意义是什么呢?一,如果从父子之情来看的话,表明了秦始皇格外宠爱胡亥的亲情;二,如果从皇位继承的政情上来看的话,则是显示了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太子的政治意图。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继承人的事情,是历史上被忽略了的问题,实有其事而被视而不见。

秦始皇立胡亥为继承人的考虑,在史书中是有明确的线索可以追寻的。这个明确的线索,有胡亥和蒙毅两人可以作证。

胡亥即位以后,在赵高和李斯的怂恿下,决定杀害亲近扶苏的大将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蒙毅长期侍从在秦始皇身边,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亲信大臣。他熟悉宫廷内幕,秦始皇帝晚年的心境,他是第一知情人。

蒙毅死前,二世曾经派遣御史传令指责他说:“先帝曾经打算立朕为太子,而你从中作难。如今丞相参劾你不忠,罪当诛灭宗族。朕不忍,赐你一死,也算恩遇有幸,你自己决断吧。”

蒙毅痛感冤屈,自杀以前为自己申辩说:“如今指责臣下不能得先帝之意,然而,臣下年少就仕宦于先帝,多年蒙恩,幸得信任,直到先帝去世,未曾有所逆迕,可以说是知晓先帝之意了。又指责臣下不知太子之能,然而,先帝巡游天下,独有太子跟从,先帝亲爱太子之情,远较诸位公子深厚绝远,臣下是尽知而无所怀疑。先帝举用太子,不是一时之转念而是多年之积虑,臣下何曾敢有过劝谏,何曾敢有过谋虑!臣下决不敢巧饰言辞、强辩夺理以避死,只是担心事情不实而羞累先帝之令名罢了。恳愿使者能够有所考虑,使臣下死得明白。”

在二世的指责和蒙毅的辩解当中,都提到了晚年的秦始皇曾经打算立胡亥为太子的事情。在蒙毅的话中,更是明确透露出,秦始皇废长立幼的打算,不是一时的念头,而是经过数年酝酿的积虑。看来,秦始皇格外宠爱胡亥,有意立他为太子的事情,应当是可信的事实。

标签: 秦始皇秦朝

更多文章

  • 和珅能坐上三等侍卫 和珅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武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和珅武功有多高?有人要说了,你这不是瞎问吗?和珅乃是文臣,我只知他会写诗会唱曲,会媚上贪财,没听说过他还会武功啊。和珅后来确实是文臣,但在他官场起步的时候,可并非如此呢。和珅剧照据《清史稿》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乾隆

  • 汉昭帝刘弗陵:7岁继位20岁驾崩,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昭帝刘弗陵,汉朝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这个朝代不仅国祚长(国祚超过三百年),而且明君多(明君至少十多位),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朝代之一,中国主体民族之所以叫汉族,就是因为汉朝。在汉朝所有皇帝当中,有一位皇帝年仅7岁就继承皇位,才活到20岁就驾崩,因此没有多少文治武功可言,所以提到汉朝明君通常都不会提到这位皇帝,

  • 西汉最无能的皇帝,汉成帝一生都在花天酒地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成帝刘骜,西汉

    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最富强的朝代之一,明君数量在中国历史也是最多的,有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等多位文治武功显赫的明君。但是,再富强的朝代也有荒淫无能的皇帝,这也是富强的朝代衰落下去的原因之一。说到西汉最荒淫无能的皇帝,绝对是现在小编要介绍的这位,因为这位皇帝终日沉迷

  • 汗水之战赵云一战封神 此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跟随刘备后,经历了很多战役,其中就有如穰山之战,长坂坡之战,汉水之战和凤鸣山之战等等。在这些战役中,不得不提的有两场战役,这两场也是最能体现赵云的能力和强大的实力,那便是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一直都有流言

  • 北魏冯太后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后?她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冯太后,北魏

    冯太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北魏文明太后,北魏在历史上似乎不是特别重要。文明太后,不是做事特别文明?是她死了后,对她的谥号。研究通史的都对她有过特别的评价。近百年历史中,有三十多年与冯太后有关。两次临朝称制,长达十七年。影响朝政二十四年,教育培养了两位皇帝

  • 皇帝如何驾驭奸臣?唐玄宗与杨国忠是典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唐朝

    传统史书在提起唐代权臣杨国忠时,总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权倾一时,主要是因为唐玄宗受惑于杨贵妃,爱屋及乌才提拔了杨国忠。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毕竟杨国忠初次进入唐玄宗的视野,肯定有杨贵妃的原因。但杨国忠能够一再受到重用,直到唐玄宗决定弃守长安之后,也依然信任他,可见杨国忠能够屹立不倒,绝不仅仅是依靠女

  • 揭秘:如何评价唐玄宗和安禄山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玄宗,唐朝

    在唐玄宗的晚年,他时刻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该如何对待太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分析过,不能让太子太弱,否则自己归天后,太子可能继不了位;不能让太子太强,否则自己可能还没归天,就被太子逼得提前退休。出于这种原因,唐玄宗一方面安排太子在

  • 明熹宗朱由校和魏忠贤之间有什么故事 明熹宗为何对魏忠贤如此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忠贤,明朝,朱由校

    话说,魏忠贤一开始并不像是大太监刘据和王振一样,他们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无一不是有着高学识和野心,同时还有很深的心机,而魏忠贤恰恰相反。魏忠贤之所以做太监是走投无路之后,而进宫做太监也是最底层的,这一做就是十几年的时间。魏忠贤出身贫寒,连学都没有上过,换句话来说,大字不识一个,论心机,更是一个

  • 朱由校重用宦官魏忠贤 那么朱由校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魏忠贤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由校和魏忠贤,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起明熹宗朱由校,可能很多人都只有模糊的印象,但是说到那个木匠皇帝,说到大宦官魏忠贤的靠山,说到封乳母客氏为夫人的那个无儿无女却传位于弟弟的皇帝,人们立时便会说出有关他的许多八卦来。没错,他就是崇祯皇帝的哥哥,那个年号天启,因为种种

  • 魏忠贤作为一代权臣 明熹宗临死为何告诫崇祯别杀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熹宗,魏忠贤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熹宗和魏忠贤,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魏忠贤,人们就会想到,这是一个残暴、冷库、自私,无恶不作的奸佞。他之所以能够得宠,权倾朝野,甚至有人叫他九千九百岁。这是因为明熹宗朱由校,如果没有朱由校,也就没有历史上的权臣魏忠贤。朱由校临终嘱托朱由检是: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