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皇后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李治还会杀自己的亲舅舅吗

长孙皇后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李治还会杀自己的亲舅舅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96 更新时间:2024/1/17 9:35:08

还不知道:唐朝长孙皇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636年,长孙皇后由于太上皇李渊和太子李承前生身母亲赵国太夫人薨逝,遭受双重悲痛打击,诱发早年旧疾,病势加重,病入膏肓,最终香消玉殒,才35岁就病逝了。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妻子,在秦王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样立下不世功勋的人,还有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唐太宗时期,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君臣之间相互爱戴,并且长孙无忌头脑清醒,不念权势。

长孙无忌

可惜的是,一生忠诚的长孙无忌,在李世民过世,太子李治登基后,被流放黔州,最终被武则天派出的官员逼得自杀而死。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从小相依为命,又“同侍一主”,感情深厚!如果长孙皇后没有过世那么早,亲儿子李治还会杀了自己的亲舅舅吗?

一、若长孙皇后在世,李治娶不了武则天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繁华、最开放的一个朝代。从唐朝女子的服饰来看,女子没有前朝那么保守,相对自由奔放许多,不但服饰没有束缚,思想也更加的开放。

武则天原是秦王李世民的妃子,被李世民封为五品才人,所以又被称作武才人,之后又被唐太宗封为昭仪,长得貌美如花,风情万种。唐太宗去世后,又被李治迎娶,封为皇后。

唐朝服饰

如此看来,其实武则天是李治的“后妈”,辈分上要比他大上一辈,最重要的是,武则天和他老爸李世民那可是事实夫妻,并不是有名无实的普通妃子。所以李世民敢迎娶武则天,那是把他老爸的脸狠狠地按在地上蹂躏。

如果长孙皇后在世的话,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肯定不会!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又是一国之母皇后,李世民过世后,武则天就是太妃,长孙皇后就是太皇太后,对太妃乃至一般嫔妃都有生杀大权,长孙皇后在世的话,武则天就不敢造次,否则小命随时玩完!

长孙皇后

就算武则天胆大包天,长孙皇后也可以换个人教训,那就是自己的亲儿子。李世民去世以后,长孙无忌作为服左大臣,权势滔天,若是长孙皇后也在,那么前朝、后宫就都在长孙家族的掌控之中,刚刚登基的李治除非是不想要皇位了,不然就不会去打他老爸女人的主义。

李治和武则天这种乱伦之恋,也为他们的子孙做了“榜样”,李治是娶老爸的媳妇,李隆基是娶了儿子的儿媳妇,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过如此。

说回正题,若是长孙皇后在世,就不会出现这种乱了辈分的事情,自己的哥哥又是个很有自知之明,忠诚的家伙,所以她要是在世,长孙无忌就可以安享晚年!

二、若没有武则天,长孙无忌还会死吗?

说李治杀了自己的亲舅舅,其实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因为李治是给武则天背锅的。长孙无忌之所以从开国功臣沦为阶下囚,主要原因是他得罪了武则天。

李世民死后,一直惦记武则天的李治不但把她接回了皇宫,还想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身为辅佐大臣的长孙无忌第一个不答应。李治认为虽然文武百官都不答应,但若是自己的亲舅舅默认了,其他人也就不敢反对了。

李治

为了说服长孙无忌,李治和武则天亲自去到长孙无忌的府上,带上无数金银财宝,美名其曰看望舅舅。对于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亲外甥,他一来长孙无忌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于是就玩起了装傻充愣的戏码,长孙无忌不管李治怎么说,总是岔开话题,避而不谈李治想要说的话题。

李治和武则天看见长孙无忌这样子,知道没戏,就灰溜溜地走了。正是因为如此,武则天暗暗地记下了这笔账,最终李治不顾群臣反对,废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后,武则天为了成就自己的武皇霸业,顺势就除了长孙无忌

那么如果没有武则天,李治还会杀了长孙无忌吗?自古辅佐大臣下场都不太好,因为少主成年后难免陈胜猜忌,并且很多辅佐大臣都贪念权势,最后都会被皇帝设计杀死。但是长孙无忌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长孙无忌身为“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人之一,被李世民认为是功劳第一,被封为齐国公。但是长孙无忌心里很清楚,如果官位过高、权势过重,成为众矢之的,必定招来杀生之祸。所以李世民要封他为宰相,为三公他都不敢,左一次右一次的推辞,生怕别人说他外戚当权!

玄武门之变

开国功臣的势头长孙无忌都不贪念,到了李治这里,区区辅佐大臣,他更不会想要了。长孙无忌其实是一个对唐朝十分忠心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要是没有武则天的嫉恨,等李治能够独当一面,他一定会急流勇退,还政与李治的,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招来君王猜忌,横生灾祸了。

再说,若是长孙皇后还在的话,即使长孙无忌犯了什么错,这个太皇太后的妹妹也一定保自己一命,怎么都不会沦落到被逼身亡!

写在最后

都说红颜祸水,这个锅女人可不背。武则天的出现都是李治自己头脑发昏的后果。要是亲妈长孙皇后长命百岁的话,就一定会好好教导儿子,也不会出现武皇乱世的情况,更不会让自己的亲哥哥惨死。只能说,家门不幸!

标签: 唐朝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新兴公主背派去与真珠可汗联姻时,李世民是如何拒绝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唐朝

    大家好,说起新兴公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太宗李世民52岁驾崩,共生育13个儿子,21个女儿,其中仅有3子3女为长孙皇后嫡出,其他皆为庶出。在众多庶出的儿女中,第15女新兴公主的婚姻可谓坎坷。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宣布将和漠北的游牧民族薛延陀部落和亲,新兴公主被选中,婚期定在第二年,迎娶新兴公主

  • 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这类单挑高手在战场上有何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真正的战场上少有单挑,关羽和张飞这类武将在战场上有什么作用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表现武将的骁勇,常常有单挑的场景出现,比如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反抗董卓的时候,就曾出现了华雄斩杀了数名将领,但在此后却被关羽斩杀,由于前后时间非常短,以至于曹操帮关羽

  • 慈禧死后为什么一年才下葬 送葬当天队伍为什么会臭气熏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下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一直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而在这一时期中,皇帝作为一国之主,掌握着非常重要的权利,也正是因为当时是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所以使得人们的思想相对来说都比较的封建和迷信,尤其是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时

  • 瑾妃对溥仪的生母做了什么?她与溥仪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瑾妃,清朝

    瑾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位太妃不是别人,正是珍妃的姐姐瑾妃,从法、礼上来说,这时的清朝已经灭亡,而且在事件发生时,瑾妃的身份只是端康皇贵妃,并没有被尊为太妃,但为了方便行文就称之为太妃。此次事件的起因是端康太妃辞退了御医范一梅,年轻气盛的溥仪十分生气,

  • 出身低微的刘邦,是怎么当上泗水亭长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汉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全面推行“三公九卿制”,从制度层面打破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等级枷锁。不过,由于当时的官僚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地方基层仍然有较强的等级划分,那么出身贫寒的刘邦,是如何当上泗水亭长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在秦朝官僚体系中

  •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说争议比较大的要数廉颇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廉颇,战国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家在上学时应该有学过“负荆请罪”这篇课文,其中表现出了廉颇勇于认错,敢于承担的性格。实际上廉颇在战场上更加勇猛,他是赵国名将,长平之战前期就是靠廉颇的指挥多次抵御了秦国的进攻。廉颇还曾率军伐齐,并且取得大胜,有人说如果把长平之战的指挥权交给廉颇,或许赵国最后就不会如此惨败了

  • 大唐尉迟恭是什么身份来历?他的家族有何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尉迟恭,唐朝

    大唐尉迟恭是什么身份来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尉迟恭,字敬德,本名尉迟融,后更名为尉迟恭,是唐朝初年著名的猛将,南宋学者对其有“临阵摧空,万人之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评价;同时尉迟恭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前后被封为吴国公、鄂国公,唐太宗李世民曾言“吾执弓矢,公(

  • 安定公主有多奇葩?她与武则天的关系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安定公主,唐朝

    对安定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有十九个女儿,各有特点,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平阳昭公主,有极尽孝道的高密公主,有羞与丈夫同席的丹阳公主,有与武则天结下仇怨的常乐公主,当然也有对武则天极尽巴结之能事的安定公主。安定公主是李渊十九个女儿中最为奇葩的一个,应该说在

  • 被称为隋朝第一神射手的长孙晟,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晟,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长孙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杨坚可以说是长孙晟的伯乐,因为年少时候的他,根本就没有才华展示的机会。但是。当遇到杨坚之后,他的命运也随之而变。长孙晟是个很开朗的人,天资聪慧,不但爱读书,并且还很善于骑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的好。当时北周是很崇尚武艺的,在贵族里面,只

  • 赵曙本来没有机会成为皇帝,他是如何成功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赵曙

    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晚,五十三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四月初一日,皇子赵曙即皇帝位,就是宋英宗。四月初四日晚,宋英宗突然得病,“不知人,语言失序”。四月初八日,是宋仁宗入殓的日子。这一天宋英宗病情加剧,在这庄重肃穆的场合,居然“号呼狂走,不能成礼”。赵祯赵曙,原名赵宗实,是宋真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