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唯一一个不立皇后的朝代是哪个?

揭秘:唯一一个不立皇后的朝代是哪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3/12/7 8:48:13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他1岁的时候,祖父德宗即位,顺宗被立为太子,他是顺宗的长子。此时正值德宗削藩时期,严酷的政治斗争让他过早体会到了什么叫残忍。削藩的失败,引发了长安的“泾师之变”。6岁的李纯跟祖父德宗仓皇逃脱,好不容易保住性命。

第二年,德宗返回长安,长安满目疮痍,十分凄惨,德宗落下了眼泪。这件事情对李纯影响很深,促进了他心智的早熟。

他的童年还是有一抹亮色,爷爷德宗很疼爱他,觉得他很聪明。有一次,爷爷德宗把7岁的他抱在怀里玩,逗他说:“这是谁家的小孩啊?怎么坐在我怀里?”德宗声音笃定清澈地说:“我是第三天子。”他按照祖父、父、子的顺序。德宗非常诧异,于是更加宠爱他了。

他小时候非常有志向,是李世民的粉丝,特别喜欢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故事,他想干一番中兴大唐的事业,将来名垂千古。

唐玄宗留给后世子孙的是个烂摊子,其实后世子孙都曾想过要中兴大唐,到了德宗这一辈,他起初也野心勃勃,但是后来很气馁,顺宗干脆身体不好,病秧子,最后中风,话都不能说了。他干脆禅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了。

公元805年,28岁的李纯继承皇位,仰望澄江如练的长天,他突然觉得,自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鸟,就要飞流直上,搏击长天了。

他首先做的一件事是削藩。首先他精简了自己的官僚队伍,其次,他重用贤臣。杜黄裳、裴度等都是元和时期的名臣。他早朝后,将他们请到“延英殿”各抒己见,他采纳其中好的建议,用来治国和处理政务,这就是历史上的“延英议政”。

公元805年,一场“蝴蝶效应”悄然拉开序幕。西川节度使韦皋亡故,副节度使刘辟想代为节度使,于是向朝廷上书。以往也只是走个形式,谁知道宪宗这么“刺头”,马上任命元滋为节度使,刘辟入朝为给事中。这等于变相夺权,刘辟当然不愿意,起兵反叛。宪宗采纳杜黄裳的“振举纲纪,裁制藩镇”,出兵讨伐刘辟。

李纯任高崇文为统帅,兵分三路入蜀,生擒刘辟,后杨惠琳叛乱,宪宗又找人灭了他。

宪宗削藩初战告捷,声名大振,许多节度使纷纷自请入朝为官,交出兵权。只有河朔三镇的节度使,实力太强,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决定死磕到底。

公元809年,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去世,其子副大使王承宗自封为留后,继承父职,其他节度使也纷纷效仿。宪宗怒了,明显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什么意思?世袭制是吧?一怒之下就打。但这次他犯了一个错误,他重用了什么都不懂,只会说大话的宦官。宦官根本不懂军务,唐军基本等于去送死。这一次唐军损失重大。

公元812年,藩镇又有人挂了,他儿子又搞起了世袭制。宪宗很愤怒,再次出兵。不过他采纳了宰相李绛的建议,“不战而屈人之兵”,一动不如一静,先观察他们内斗。果然,藩镇内部开始窝里斗,这个杀了那个,那个又杀了那个,一番夺权完毕,势力也耗损的差不多了。朝廷放了点鱼饵,给一个藩镇一点甜头,那个藩镇心甘情愿归附唐朝。河朔三镇就这样打开了一个缺口。其他的藩镇觉得没戏唱了,老大都降了,写了点溢美之词,也都归附唐朝。

公元814年到817年,宪宗李纯用4年的时间,平定了淮西叛乱。宪宗在朝内任用贤臣,政治一片清明,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元和中兴”。

“人治”的坏处在于,人性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要试图跟人性为敌。很难有皇帝能将早期的兢兢业业坚持到老死,除非他死的早,否则腐败、荒淫或者荒唐,都是早早晚晚的事。

宪宗李纯倒是不淫乱,因为这个人本性不坏,但是他神道。削藩成功后,他觉得自己是有为的皇帝了,开始干什么了呢?炼丹。

公元818年,宪宗开始下令诏征方士。宰相推荐了一个叫李泌的山人,给他炼长生不老的药。公元819年,宪宗又派人将法门寺的佛骨舍利迎入宫中,供奉三日后,又送往京城各佛寺轮流供奉。韩愈写了篇文章力谏,估计想劝他干点正事,宪宗非常震怒,差点杀了他,还好裴度为韩愈求情,才免掉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

与此同时,后宫里李纯的表现越来越令人费解了。他始终不立后。按理来说,不立皇后,应该是对某个女人感情深,放不下,所以终身不娶正室,但是李纯显然没那么痴情。

在他登基的时候,就有一个妻子,她是郭氏。正妻册立为皇后是顺理成章的,然而他就是不立后,封她为贵妃。

郭氏生了儿子,李纯还是没有立后的意思。他说忙,忙的连太子都没时间立。在大臣的力谏之下,他立最喜欢的儿子李宁为太子。两年后,李宁病死。元和七年(812)七月,唐宪宗又立李恒为皇太子,郭氏本应“母以子贵”,水到渠成地入主中宫,但唐宪宗仍没有将她立为皇后的意思。

唐宪宗起初不立郭氏,大臣们都在静观等待,没怎么闹腾;但是,李恒被立为太子一年半后,唐宪宗还不提立郭氏为皇后的事,大臣们就坐不住了。元和八年(813)十二月,百官“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阐述国不可无母,力谏唐宪宗立郭氏为后,不料被唐宪宗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旧唐书·后妃传》)拒绝。所谓“子午之忌”,即逢子、午之年不宜结婚,《唐会要·嫁娶》中也载有“子卯午酉年……娶妇,舅姑不相见”的时俗。

其实这一切都是借口,有野史说,李纯是为了自己的“性福”,立了皇后,就不能肆意宠幸嫔妃了,就会被钳制,不立后,没人能干涉他。但这个答案太过肤浅,历代皇帝想要宠幸什么女子,岂有办不到的?纣王也有皇后,耽误他“肉池酒林”了吗?皇帝要一意孤行,一个皇后怎么拦得住?

关键原因是,唐朝特殊的历史背景,唐朝的女人个个都特别强悍,胸大,野心更大。李纯是被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这些层出不穷的野心家弄怕了,特别提防后宫的女人。肃宗的张皇后也是悍妻,唐朝的女野心家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想复制武则天的成功道路。

郭氏家族显赫,若立她为后,难保不出什么差错。

郭氏出身非同一般,她既是军功世家之后,又是皇室公主之女(父亲郭暧为驸马都尉,母亲为代宗长女昇平公主),加之她的儿子李恒又是皇太子,是功臣、皇室、嗣君的联合和纽带。在大臣们眼里,郭氏无疑是最佳皇后人选;但在唐宪宗看来,郭氏的这三个优势,哪怕是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对皇权构成威胁,何况她还是三者兼备,唐宪宗又如何敢将皇后之位交给她。

不仅仅是郭氏,其他后宫女人,也都没什么封号,没有封号就没机会兴风作浪,不得不说,李纯在压制后宫的手腕上,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冷血的本能。

唐宪宗执意不立皇后的做法,为后来的儿孙们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继任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生前都没有册立皇后。唐朝后期唯一一位生前立皇后的皇帝是唐昭宗,但如果不是他在颠沛流离时被何淑妃无怨无悔地患难与共精神所感动,估计当了十年淑妃的何氏也不会获此殊荣。可见,唐宪宗不立皇后对后世影响之大。

公元820年,李纯已经神志不清了,长期服用丹药,令他暴躁无比,经常因为小事殴打责骂宫人。最终他死在宦官手里,而他身后长长的时光里,宦官竟一直是唐朝的毒瘤,直到跟唐朝这座大厦,一起泯灭于历史的尘埃中。

标签: 唐宪宗李纯唐朝

更多文章

  • 康熙在抓拿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什么要用一群小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鳌拜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四年,12岁的康熙皇帝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婚以后,康熙皇帝就开始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也就是玩摔跤。鳌拜认为这乃系尚未成年的康熙皇帝,玩心所致。康熙八年,这些昔日的少年侍卫们一举将“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拿

  • 康熙爱民才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康熙到底有多爱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爱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最出名的莫过于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非常的爱民,因此被称为圣祖仁皇帝,仁是康熙皇帝的谥号。那么问题就来了,康熙究竟有多爱民,才能够被称之为仁皇帝呢?看完史料的记载,从此黑转粉。古代皇帝爱民,无非就是减免赋税,因为古代主要就是农业税,

  • 相比于其他三位嫔妃,宋英宗为何还是更喜欢高滔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英宗,高滔滔

    说到宋英宗小编觉得宋英宗是一位非常惨的人,在位只要四年时间,四年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后宫后妃们肯定也不多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滔滔在历史上,地位还会很高的,这与高滔滔的家世有关系,之前宋英宗被宋仁宗带去宫中确定为养子。其实,在那个时候,宋英宗和高滔滔便认识了,

  • 明朝最后一条硬汉:揭秘张煌言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煌言,南明

    张煌言是明朝末期的官二代,他是浙江人他考举人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家大力选拔人才,张煌言考的是文试,农民起义对明朝打击很大。他需要善骑射和武艺的人才,让张煌言并且参加了武试,其他学子连靶都射不中。他却连中三靶,众人都对他高看了一眼,张煌言性格豪爽待人接物都非常得体并且喜欢讨论兵法。在朝内结识了很多

  • 宋仁宗在位期间,他立宋英宗为储君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仁宗,宋英宗

    宋英宗是当时宋朝的一位皇帝,在当时的宋朝影响还是不小的,主要的功绩便是收复了南北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当时的宋英宗算得上是一位苦命的皇帝,因为在位期间只有四年被驾崩了。关于宋英宗的死有的人说是因为宋英宗国过度劳累而累死了,因为宋英宗生前没有不良的嗜好,上一任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便把宋英宗立为储君,

  • 鲜为人知的一位女强人:康献皇后褚蒜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褚蒜子,东晋

    近年来,古装大女主剧火爆荧屏。除了纯属虚构的人物之外,历史上比较出色的、个性强势的女性也都成为很热门的素材。而提起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后,大家脑海中首先蹦出的基本就是这几类女强人:能干的长孙皇后、独孤皇后,孝庄皇后;狠辣的吕后、赵皇后(赵飞燕)、武皇后(武则天);贤惠的阴皇后(阴丽华)、马皇后、富察皇

  • 揭秘:在古代私藏盔甲到底是多大的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西汉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早年以细柳营治军闻名,后来又以汉军主帅身份成功平定“七国之乱”,他也因此凭借功勋出任丞相,从而实现了古代军人出将入相的最高人生目标。然而就是周亚夫这样一位功勋卓著,位居极品的人物,却在晚年时因买盔甲打算用作陪葬品而被朝廷认定谋反。最终周亚夫在狱中绝食自尽,含冤离世。那么问题来了,以

  • 揭秘:清朝皇帝为何对生僻字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清朝

    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清朝的皇帝、皇子取名字都特别喜欢用生僻字,比如著名的四阿哥(即雍正皇帝)名字叫胤禛、嘉庆皇帝名字叫颙琰、道光皇帝名字叫旻宁。这些名字估计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认识。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对生僻字情有独钟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早

  • 为了消灭宦官集团,袁绍为何会建议让何进召董卓进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绍,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袁绍建议何进召董卓进京,是因为他希望天下大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重,此时太子未立,因此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宦官与外戚何进之间的选择不同。当时汉灵帝的长子刘辩轻佻浅薄,汉灵帝对他很不中意,但废嫡立庶,又担心群臣反对,所以举棋不定。然而没过多久

  • 北宋立国之初,赵匡胤是如何发展军队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宋朝

    四川古称巴蜀,它位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组成。在二十世纪之前,中国内陆通往四川的道路只有三条,分别是:金牛道(剑门蜀道)、米仓道、阴平道。而这三条道路又无一不是依托崇山峻岭修建,沿途险象环生。所以李白才会在《蜀道难》中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