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征讨太远失利,李世民能收复晋地靠的是什么办法?

征讨太远失利,李世民能收复晋地靠的是什么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4/1/21 16:56:57

大家好,说起李世民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刘武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自幼骁勇善射,交豪侠,于是成年之后便投军。等到隋军东征以后,刘武周归属大将军王仁恭部,因杨玄感起兵反隋,王仁恭侄王仲伯参与其事,王仁恭因此受牵连,于是便被罢官。后因突厥犯边,王仁恭重被复用,领马邑太守。

刘武周也回到家乡,重新投奔王仁恭后被任命为马邑鹰扬校尉。没想到没过多久刘武周居然与王仁恭侍妾私通,怕事情败露,居然将王仁恭暗杀,然后遣使附于突厥。突厥并称其为“定杨可汗”,刘武周即皇帝位,立妻沮氏为皇后,改元天兴。

而此时的李渊差不多也正准备起兵反隋,他派刘文静使突厥。也成为了突厥的“附属国”。占据了大兴城后不久便自立为帝,改大兴为长安,定国号“唐”。

李渊建唐以后,刘武周又得了员大将:宋金刚。他是上谷(今河北易县)人。起初的宋金刚为河北起义军领袖,有众万余人,活动于易州一带,与自称魏帝的魏刀儿联合。后魏刀儿为窦建德所灭,宋金刚率军救援,战败,遂率余众四千人投奔刘武周。刘武周素闻其善于用兵,得之甚喜,便封宋金刚为宋王,不仅委以军事甚至双方还联姻。

宋金刚确实很有胆略,他给刘武周出谋划策,建议他攻取晋阳,然后向南进兵以争天下。这是个颇具远见与进取的方略,刘武周采纳了他的建议。唐武德二年(619)六月刘武周开始了南进行动。他授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让他率两万人马攻打唐朝的晋阳。刘武周自引一军会同突厥部众攻打榆次县。

唐军的主帅是唐高祖的儿子齐王李元吉,他让车骑将军张达以步卒百人前去试探敌军强弱。张达认为此举不可取,齐王却强遣之。结果让百个士兵白白搭了进去张达悲愤不已一气之下遂投归了刘武周,并引领大军袭破了榆次,刘武周乘势逼近晋阳,一时兵锋极盛。吓得齐王李元吉连连向李渊告急。

身居长安的唐高祖李渊接到李元吉的告急文书后便诏令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太常少卿李仲文率兵前去营救。刘武周闻讯命部将黄子英前去诱敌。姜、李二人果真中计倾巢出动追击黄子英。追到雀鼠谷后,伏兵四出,唐军全军覆没。姜、李二位统帅也都做了俘虏可他俩命大不久就逃归了。

唐高祖见征讨失利又任命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命他率军前往讨伐刘武周。裴寂率领大军到了介休,宋金刚据城抵御。裴寂便将大军屯扎于介休东南介山下的度索原与宋金刚相持涧中,此地的溪水成为数万唐军的唯一水源。宋金刚见裴寂犯了兵家之大忌,遂断绝了唐军水道迫使裴寂拔寨移营。宋金刚乘势挥军出击,唐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裴寂只身逃回了晋州(今山西临汾)。

刘武周遂对太原发动总攻,吓得李元吉携妻带妾弃城逃回了长安。刘武周占据了太原又派遣宋金刚攻打晋州。只六天宋金刚就攻陷了城池,随后又挥师攻取了浍州(今山西翼城)。至此,刘武周兵势极盛,几乎攻下了大半个晋地,关中震骇。

要知道晋地是唐高祖经营多年的地方,又是京师粮饷的后勤保障,太原又是唐高祖起家的宝地,开业的王基怎能容忍刘武周占据,但唐军多次战败唐高祖没有办法只好拿出他的王牌,派遣秦王李世民率兵讨伐刘武周。

十一月李世民引军从龙门(禹门)在山西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东北渡过黄河,屯兵于柏壁与宋金刚相持。而李世民之所以选择在柏壁交战,是因占领柏壁可切断刘武周与宋金刚的联系。随后唐高祖又命令永安王李孝基、陕州总管于筠等率军攻打夏县,没能攻克遂驻军于城南。但没多久宋金刚帐下猛将尉迟敬德偷袭攻破了李孝基的军营紧跟着其他几座大营也被攻陷,李孝基等四位统军大将全都做了俘虏。

李世民料定尉迟敬德肯定会押送战俘返回浍州,就派大将秦叔宝、殷开山在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伏击,大败尉迟敬德。随后开始兵围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宋金刚只得再派尉迟敬德去援救,半路上又被李世民亲率军队截击,士卒溃散,尉迟敬德仅以身免。

随后唐高祖亲自来到蒲津关犒军,李世民也从前线暂时返回拜谒李渊。宋金刚得知后遂乘虚围攻绛州(今山西新绛)及至李世民返回,宋金刚惊惧而退。随后李世民又在浩州击溃了刘武周的主力军队。

到了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刚与李世民的战争已相持日久,军粮匮乏,兵士大饥,宋金刚只得弃城率部北撤。李世民发现后率军紧追不舍,一昼夜驰奔二百多里,最终在雀鼠谷追上了宋金刚。一天之中激战八次,唐军皆胜,斩数万人。宋金刚再次狼狈北逃。跑到介州后,终于再次集结了两万兵马,派尉迟敬德出城西门,欲与唐军决战。

李世民率领秦叔宝、程咬金等猛将冲入阵中奋力拼杀,宋金刚不出意外地再次大败,只得继续北逃,而原本其麾下骁将尉迟敬德、张万岁收拢部众后最终投降了李世民。

刘武周闻知宋金刚惨败,手下也无可用之兵,只得奔突厥。宋金刚无奈也只得一起投奔了突厥。但是不久之后宋金刚背叛突厥被抓住腰斩。刘武周也密谋逃回马邑后也被突厥察觉后也被杀。

此战李世民可以获胜很大因素是一开始就占领了柏壁,正确的屯兵地点是战役胜利的保障。利用“深壁高夺,以挫其锋”的战术,避免与占据晋州的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正面接触。消耗了其有生力量,扭转了一开始不利的战争形势。至此,唐的西北方能与其一战的只剩下了梁师都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曹操曾三次请他出山,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三国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一旦说到诸葛亮的死敌,恐怕大家立马会想到司马懿,其实这是因为小说的渲染,让大家对原本的史实失去了判断,其实在曹魏集团中,比司马懿厉害的人不少,尽管司马懿也很厉害,但比起孙资来还是差得不远,或许大家对孙资这个人并不熟悉,其实曹操当年曾三次邀请他相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

  • 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将领数不胜数,其中有哪四大战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名将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代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如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三国时期,盛唐时期等等,在这些年代里,名家如雨,名将如云。说到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以司马迁著《史记*六国年表》记载为实,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始皇26年(公元前22

  • 杨淑妃为什么能笑到最后?宋仁宗为何追谥她为章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章惠皇后,北宋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淑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宋仁宗的身世,不得不提及的两个人,就是“狸猫换太子”中他的养母皇后刘娥及生母李宸妃,但除了这两个人之外,还有另一位看似低调,实则对宋仁宗也很重要的人物——杨淑妃,也正是后来被追谥为章惠皇后的杨氏。杨氏有着一个平平无奇的家

  • 和珅能被嘉庆扳倒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有了不臣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和珅被嘉庆皇帝颙琰安上了二十桩大罪,但是其中偏偏没有贪墨和谋逆这两条。这就说明和珅之所以在嘉庆面前跌倒,并不是有了不臣之心,也不是贪污太多。按照和珅的本意,他是非常愿意继续跟“老实巴交”的嘉庆皇帝继续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只是他不

  • 战国至秦国统一六国时期,秦国有哪四位关键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君主

    秦国四雄主是指战国时期对秦国的发展、强大,以及秦国最终吞并其它六国起着重要作用的四个关键君主,即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秦孝公秦孝公(前381—前338年),嬴姓,名渠梁。秦献公嫡子。公元前361年即位,时年二十一岁。 秦国

  • 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是如何被李治看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唐朝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能见到已经在感业寺出家为尼的武则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女皇武则天曾经是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永徽元年(628年),唐高宗与武则天在感业寺见面,出现了“武氏泣,上亦潸然”的景象。武则天通过与

  • 刘文静促成了李渊晋阳起兵,为何后来却被冤枉谋反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文静,李渊

    隋末天下大乱时,刘文静与裴寂二人在一番谋划下成功让李渊举起起义的大旗,可以说唐朝的建立是最离不开此二人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文静促成了李渊晋阳起兵,为何后来却被冤枉谋反而死?刘文静,字肇仁,京兆郡武功县人,于隋朝末年被任命为晋阳县令,而且还在担任县令的过程中结识了晋阳宫监裴寂。等到唐国公李渊

  • 移宫案是怎么回事?李康妃在此案中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康妃,明末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康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末有三大案,想必大家都有所听闻,三个案件的本身并没有掀起惊天巨浪,可却标志着明朝纷乱的开始。今天跟大家聊到的这位,便是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主角——明光宗李康妃(下称李康妃)。位份不高 胆子却不小李康妃是明光宗朱常洛

  • 霍去病与霍光,能攘外安内,名扬天下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汉朝

    攘外安内亲兄弟,霍氏双雄的崛起之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西汉元朔六年(前123),是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才十七岁的他首战就立下大功,先后两次功冠全军,受封冠军侯;元狩六年(前117),霍去病去世后,霍去病之弟霍光侍奉汉武帝左右,深受汉武帝信任,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临

  • 楚成王熊恽是如何夺得国君之位的?曾称霸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成王,春秋

    你们知道楚成王熊恽是如何夺得国君之位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出生地:湖北广陵今湖北荆州,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对于楚成王来说,原本不是楚国君主的人选。公元前675年,《史记》误作楚文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