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中的曹真有多厉害呢?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中的曹真有多厉害呢?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16 19:06:03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中的曹真有多厉害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虽然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算得上一代雄主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因为亲近本家而乱用人才,而能在历史中留下鼎鼎大名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大司马曹仁,以及耳熟能详的曹洪曹休夏侯尚,无一不是曹魏名将。在曹家的名将中曹真却有些特殊,他本姓非“曹”,但他不仅能够跻身曹魏高层,更是得到魏明帝曹叡:“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的极高评价。那么历史中的曹真有多厉害呢?

一、少年勇猛,汉中有功

曹真本姓非“曹”,而是“秦”,曹操念及其父秦邵对自己的恩德,因此在秦邵死后将年幼的曹真收为义子,不仅让他变易其姓,接纳其为家人,还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曹丕等人一起生活,对待他与自己的亲儿子们没有两样。曹操的这番作为在日后为他赢得一员猛将。曹真长大后,不仅身高挺拔,更是力大勇猛,天生一副名将的样子。曹真经常外出打猎,有一次还碰到了老虎,但曹真不慌不忙,“顾射虎,应声而倒”。在见识到曹真的勇猛后,曹操二话不说就让他统领自己的精锐虎豹骑。要知道虎豹骑的上一任统帅曹纯早逝时,曹操可是认为无人能比得过曹纯,“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将亲自统帅的虎豹骑交给曹真,足以看出曹操对曹真的期待。

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引刘备入蜀对抗割据汉中的张鲁,可别驾张松暗立刘备为主的消息暴露,并于建安十九年(214)得到益州,领益州牧。在此期间,曹操也从赤壁之战的失败缓过神来,提前拿下了汉中和张鲁。建安二十三年(218)不愿门户被拿捏的刘备率兵进攻汉中,曹真以偏将军的身份将刘备别将击败,被拜为中坚将军。后来,法正与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曹操担忧汉中难胜,“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于阳平”,但还是改变不了战局,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

二、曹魏统帅,顾命大臣

在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曹真进一步被重用,先是被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后来又因功封侯,“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时凉州平定,曹丕置凉州刺史一职,任命邹岐为刺史。张掖郡人张进不满曹魏的统治,挟持太守叛乱,被曹真平定,“还京都,以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曹真也因此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不久后曹丕兵分三路南征东吴,在中路领军的曹真先是击破吴将孙盛,又与夏侯尚击退了前来增援的诸葛瑾,与江陵城守将朱然鏖战六个月,本来破城在望,却因疫疾大起和孙权的主动示弱而不得不撤兵,“转拜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黄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驾崩,曹真以中军大将军的身份受领遗诏,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共同辅佐嗣主曹叡。曹叡即位后,曹真被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但也成为了曹魏中的重要人物了。太和二年(228),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叡亲征至长安,任命曹真为最高统帅。曹真也不负所托,先是派张郃大破马谡,后在箕谷击败赵云、邓芝,还收复了之前闻风降蜀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街亭、箕谷的失败不仅让诸葛亮进行了深刻反省,也没有让曹真轻视蜀汉。“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面对早有准备的曹军,诸葛亮攻陈仓无果而返,曹真再次因功被增加食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三、位极人臣,抱憾而终

因为石亭之战中的大败,压在曹真头上的曹仁因背上毒疮发作而病逝,曹真得以接替曹仁的大司马之位,“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曹真完全融入曹氏,成为曹魏宗室的第一人。在升迁为大司马之后,曹真积极备战,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劝说明帝曹叡向蜀汉用兵,还亲自率大军从子午道进攻汉中。但可惜的是,当时正值雨季,大雨连续下了三十多天,栈道都因此断绝了。这次无功而返却成为曹真的绝笔,一回来曹真就病逝了,抱憾而终。

曹操念及秦邵的恩德,曹真何尝不感激曹操对自己的照顾,终其一生对曹魏忠心耿耿。曹真虽然本姓非“曹”,但当之无愧为曹魏的顶梁柱,更是曹魏宗室将领中难得没有“坏毛病”的人。曹真礼贤下士,作战时与将士同甘共苦,更是散尽家财赏赐众人,得士兵们死命报效。同时曹真念及久恩,不仅是对曹操忠心不二,在听说昔日同僚曹遵、朱赞早亡,曹真可怜他们的妻儿家眷无人照顾,还上表将自己的食邑分出百户给二将的后人。曹真的高风亮节得到魏明帝曹叡的大力赞扬,称其“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

标签: 曹真三国

更多文章

  • 被称为唐朝“名句制造机”,罗隐写过哪些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隐,唐朝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之洒脱;“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之惆怅;“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之深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之忧思;“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之透彻……这些耳熟能详被人用烂了的名句,其实都出自一人之手,那么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

  • 袁崇焕是明朝灭亡的原因吗?他的结局为何如何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崇焕,明末

    说到袁崇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明末时期,朝廷并不缺名将或者名臣,在兵荒马乱的时节,明朝还是诞生了不少有实力的名将,如洪承畴、孙传庭,祖大寿等,都曾为明朝立过不少功劳,但要论名气一定是袁崇焕最为人熟知。不少人对于明朝的灭亡的原因有不少都归咎到袁崇焕

  • 李治娶武则天是不是属于人伦 李治是如何避免这点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治,武则天

    对李治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治娶武则天属于败坏人伦吗?按照普通的人伦观念来说,确实是如此的,其实不光光是武则天,连后来的唐玄宗与杨贵妃其实也是一样的。在历史上武则天可以算是李治的继母,李治娶武则天按照一般的伦理观念来说,自然是对伦理的破坏。其实关于

  • 10岁进宫15岁生子,张丽华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丽华,南北朝

    有个成语叫做“玉体横陈”,这是来自于北齐后主高纬与宠妃冯小怜的典故,有诗云:“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高纬让冯小怜在朝堂几案上横卧,任由出钱的大臣欣赏,以此方式敛财。历史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人们往往会说这些女子是“红颜祸水”,是终结一代王朝的罪魁祸首,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

  •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遗志 姜维为什么二十年后才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姜维,蜀汉

    对姜维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自从夷陵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便正式形成。丢失了荆州地区的季汉(蜀汉)在三国中地盘最小,实力也是最弱,这让他们不得不和仇敌东吴重新达成和解,维持平衡的局势。但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中,诸葛亮却选择主动出击,连续对曹魏进行了

  • 诸葛亮北伐如果成功的话 诸葛亮会不会取代刘禅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刘禅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北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在白帝城将蜀汉和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虽然交待诸葛亮要复兴汉室,并且表示刘禅成才的话就辅佐他,如果实在烂泥扶不上墙也可以取而代之。可是诸葛亮在鲜花看来无论最终结果成与不成,他都永远不会选择取代刘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傀儡皇帝纵观三国演

  • 皇帝问将军要什么赏赐,将军:我只要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子仪,唐朝

    有一个成语叫“功高盖主”,意思是说当一个将领或者大臣太有本事,为江山社稷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民间获得的威望超过君主时,可以说他离死就不远了。但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个奇人,他功高盖主,主却不疑,权倾朝野,臣也不忌,他就是一代名将郭子仪。01要说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将领,那必属郭子仪无疑了。他人到古稀之年,其

  • 陈后主陈叔宝,是如何让陈朝崩溃,断送掉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叔宝,南北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陈后主陈叔宝。公元316年,匈奴政权的大军攻破长安城,存在仅51年的西晋王朝正式覆灭;第二年,皇族司马睿在南渡士族的支持下称帝,史称东晋,中原大地再次迎来了新的分裂时代。而这次割裂,持续了近三百年。直至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才终于结束了这一局面。“商

  • 高士奇是如何发迹的?他贪污的手段有多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奇,清朝

    高士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贪欲是最难以控制的,贪心不足蛇吞象,但在有的时候,人们都会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他们觉得或许能够凭借自己的运气大赚一笔。和绅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毕竟作为历史上都大名鼎鼎的贪官,他的一些所作所为也是被人们所

  • 一生灭亡3个国家的战神,苏定方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定方,唐朝

    在初唐时期,唐朝有着很多名将,他们为唐朝开疆扩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但是由于唐朝初年的名将实在太多,导致有些名将就被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比如接下来小编要介绍的这位名叫苏定方的猛将,他一生为大唐消灭3个国家,76岁还在守卫边疆,死后却默默无闻,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