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太史慈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孙策之间有何对战?

三国时期太史慈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孙策之间有何对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39 更新时间:2023/12/19 6:42:55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东莱太史慈酣战小霸王孙策,被誉为《三国演义》五场最激烈单挑之一,在正史《三国志》中也有精彩描述:“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这场大战,还衍生出了一个神秘的“曲阿小将”,甚至有人怀疑他就是年轻时的黄忠黄汉升。

曲阿小将肯定不是黄忠,年龄对不上号,而且细看史料和小说,我们就会发现孙策的那十三个从骑很厉害,其中有两位高手,武功与太史慈不相上下——太史慈单挑孙策是很明智的:如果不拿话套住孙策,双方来一场二对十四的混战,不但曲阿小将会早早被斩杀,就是太史慈本人,也很难逃出生天。

史料中的骑卒,就是越解析越糊涂的“曲阿小将”,很多人认为那应该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而事实上当时的大将小将并不是以年龄划分的,有人七老八十鬓发斑白,如果级别没升上去,他还得自称或被别人称为“小将”,这就跟范进五十多岁还是“童生”一样。

我们十分熟悉的老将丁奉,也在甘宁、陆逊、潘璋等人手下当过“小将”。丁奉的战斗力,似乎也不比太史慈弱:“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于高亭。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阵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

丁奉阵斩数百人,是他一人之力还是带队歼敌,怎么理解都行。这里面有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文钦就是后起之秀文鸯的父亲,当时那场大战,文鸯也是在场的,但表现似乎比丁奉略逊一筹:“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资治通鉴·卷七十六》,本文黑体字除特别注明外,均出自《三国志》)”

如果丁奉是带着一大票手下,而文鸯真是单枪匹马,那显然是文鸯厉害,但是古代战争中,大将单挑极其罕见,文鸯没有随从的可能性也不大——他父亲文钦也舍不得让他以身犯险。

丁奉不是善茬子,但他当时还真没有资格给孙策当从骑,他第一次出现在江东的身份,是甘宁的“小将”。

神亭岭下太史慈酣战小霸王,“雪中奋短兵”的丁奉不在场,“锦帆贼”甘宁甘兴霸也不在孙策从骑之中。

甘宁原本是益州牧刘璋的辖区的“蜀郡丞”,他是从巴郡回到祖籍荆州,在刘表和黄祖手下都不太得烟儿抽,这才投奔了孙权——太史慈和孙策大战的时候,甘宁还没到江东呢。

甘宁、潘璋、凌统(但是还未成年)不在,并不代表孙策手下无人,按照时间推算和正史小说的记载描述,当时孙策的“十三从骑”中,除了韩当、宋谦、黄盖,还有程普程德谋、周泰周幼平这两大高手。

且不说身高七尺七寸的陈武、身高八尺的董袭有没有投奔孙策,就是周泰程普这两员大将,太史慈跟他们单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演义中的程普当然很厉害,第二天双方再战,程普就主动代替孙策出战,而且似乎有了必胜的把握:“不须主公劳力,某自擒之。”

程普要生擒太史慈还真不是吹牛,他的铁脊长矛真不是吃素的,太史慈跟他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刘繇鸣金收兵,太史慈也没过多纠缠,就这么偃旗息鼓了。

演义中的程普跟太史慈武功难分高下,正史中的程普好像比孙策还能打。孙策当丹阳都尉的时候,被“泾县大帅”、“丹阳宗帅”祖郎围攻,是程普救了他一命:“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捍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

除了长矛高手程普,孙策身边还有一个超级保镖周泰: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血厚抗揍,你砍他十几二十刀,他还能生龙活虎地跟你玩儿命。

半壶老酒玩三国战略游戏的时候,经常喜欢派周泰去守城,无论是山地、平原还是水寨,他都有强悍的防御力。

在三国史料中,周泰也确实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孙权也欠了他救命之恩:“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于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

诸葛亮评价东吴实力的时候说:“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这些贤能,自然就包括程普黄盖等江表虎臣,“孙氏之所厚待”,这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都像演义小说中写的那样两个一伙才敢出来打酱油,曹操也不会兵败赤壁,刘备也不会兵败猇亭了。

这些江表虎臣不但不像小说中写的那样只是二流货色,他们有的连关羽都不放在眼里,比如咱们前面提的锦帆贼甘宁,就曾对鲁肃夸下海口:"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

关羽当时有三万人,甘宁有只有三百人,他认为自己再加五百凑够八百,就可以干得比百骑劫营还利落。

关羽或许是不跟甘宁一般见识,或许是没有接到刘备的命令,那场仗最后没打起来。

关羽可以惯着甘宁,孙策和他的十三从骑,可不会对太史慈客气,孙策当时已经挖好了坑想让太史慈跳下去:“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我不惧你。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

只要太史慈肯两个打孙策一个,程普等人当然也愿意十四个打俩,那时候太史慈和曲阿小将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扛不住十四个人二十八条胳膊。

所以太史慈拿话套住了孙策:“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

孙策不肯落面子,这才有了神亭岭下的单挑。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大家都很不讲武德地一拥齐上,太史慈和曲阿小将还有活命的机会吗?太史慈和孙策越打越远,程普等人岂能闲着?他们闲着没事干吗,又岂能不拿曲阿小将练刀枪?

标签: 太史慈三国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前期无比英明,为何后期会怠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玄宗前期无比英明,为何后期会怠政?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执政时间太久,承平日久,国家无事,使得他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

  • 历史上袁绍麾下都有哪些谋士?他们与袁绍的覆灭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很多人愿意追随他。袁绍麾下也是人才济济,比如有所谓的八大谋士:沮授、田丰、许攸、逢纪、审配、辛评、郭图、荀谌,但这些人却一直窝里斗,袁绍势力的覆灭,和内部不团结有很大的

  • 古代太子迟早要继位 太子为什么还要选择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太子

    还不知道:古代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迟早会继位,为何还会谋反?《周易》记载:“太子,太者,大也,至大无极,太上贵德。”所以“太子”最早的时候,仅仅是指最大的儿子。到了商周时期,天子和诸侯需要确立自己的继承人,这时继承人才被称为“

  • 朱元璋赐给大臣免死金牌 他们最后都没有人能善终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免死金牌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免死金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给34个功臣都发了免死金牌,真的无一人善终吗?免死金牌并不能免死,因为最终解释权只归皇帝所有。尤其是在明朝,如果你突然获得皇帝给你的一张免死金牌,你先不要开心,先找好一块墓地吧,省得到时候株

  • 刘邦当初结交的人都是酒肉朋友 他们是怎么成为军事将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汉朝

    对刘邦朋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起义后为何都成了军事将才?刘邦老家在徐州沛县,这个小地方几千年没改过名字。然而,如此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出了一个皇帝和一大堆开国元勋。刘邦出身农户,却豪爽大方,喜欢结交朋友,曾出任泗水亭长。辅佐刘邦打下江

  • 当初家人反对吕雉嫁给刘邦 吕太公为什么还要执意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太公,刘邦

    还不知道:吕太公嫁女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太公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将吕雉嫁给无赖刘邦,这是为何?都知道吕雉是刘邦的皇后,当刘邦还是街头一个混混无赖的时候,吕雉就被自己的父亲嫁给刘邦为妻。吕雉一开始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在嫁给刘邦之后处处为他着想,对于刘邦

  • 历史上司马师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师,三国

    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司马懿长子。西晋奠基人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历来提起司马篡魏,首先当然要提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其次则是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在司马家谋权篡位的过程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有“作为”!年少知名,心狠手辣司马师,是司

  • 乾隆自称是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的功与过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

    都说乾隆是十全老人,大家觉得乾隆的功过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虽然现在有不少人对清朝存在着较大的意见,但咱们讨论这些历史朝代,历史人物时还是应该尽量客观些,不能因为不喜欢就恨不得什么帽子都往这些人头上扣。壮年时期的乾隆皇帝是清朝时期非常重要的

  • 袁盎是什么人?他曾为皇帝三次“挡箭”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盎,汉朝

    袁盎字丝,自幼聪明过人,西汉“文景之治”时代的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毫无疑问,袁盎算得上是汉朝皇帝的一位出色的挡箭者。因为帮皇帝挡箭。获得了极大的封赏。不过结局也极为悲惨。那么,袁盎挡过哪些箭呢?第一次是为汉文帝挡箭。汉文帝进京当了皇帝以后,由于他的皇位是以

  • 曹叡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后期为何转变如此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叡,三国

    魏明帝即曹睿,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魏明帝曹叡是个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他只活了36岁就去世了。曹叡死后,8岁的曹芳即位,曹爽和司马懿辅政,结果政权最终落入了司马懿手中。魏明帝执政早期,还是比较有作为的,可是诸葛亮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