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除了守成就是守成 孙权为什么要做一个守成之君

东吴除了守成就是守成 孙权为什么要做一个守成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98 更新时间:2024/1/16 4:33:1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守成之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纵观三国历史,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凡是主动攻打孙权的,都失败了;凡是孙权主动攻打的,基本也都失败了。可见,东吴打仗,防守一流,进攻不入流。

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北方精锐,试图一战消灭刘表刘备和孙权,实现统一全国的梦想,结果刘表病死,其儿子不战而降,刘备成为丧家之犬,孙权面临灭国危机。

但孙刘联合,找到曹操的死穴,猛奏曹操一顿,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孙权第一次漂亮的防守反击战,可谓是全胜。

夷陵之战,刘备以为关羽、张飞报仇为名,举蜀国之精锐,攻打东吴孙权,虽初战告捷,但最终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在猇亭大败,不得不灰溜溜地跑回白帝城,这是孙权第二次精彩的防守反击战,又是全胜。

曹丕称帝后,更是三次进攻吴国,但不是因为遇到瘟疫,就是因为遇到天气不佳,总之最后都是铩羽而归,只能隔江空叹,不能战胜消灭吴国。这三次,孙权有运气成分,但更多还是由于设防好而导致曹丕失败。

从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曹丕三次伐吴来看,东吴孙权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基本就是依靠防守反击或防守制胜。

但相反,孙权除了趁人不备,偷袭荆州胜利外,他主动发起对魏国的进攻,几乎全部失败。

第一次合肥之战,在公元208年-209年,孙权趁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颓势,雄心勃勃的亲率大军出兵合肥,当时号称10万将士,进攻比其少很多的曹魏,一副志在必得的气势。结果,围攻将近一年之久,都没能取胜。

第二次合肥之战,在曹丕征讨孙权失败,转向攻打蜀国的契机,孙权认为正是进攻曹魏难得的时机,在公元215年又是率领号称10万的大军,攻打仅有七千兵力的曹魏,结果被张辽大败,只得悻悻而去。

第三次合肥之战,发生在公元230年,孙权一直耿耿于怀,而且一直想占有合肥这一战略要地,于是放话攻打合肥,虽然吸取了前面一些经验,但最终还是没有战胜,不了了之的撤退了。

第四次合肥之战,在公元233年,孙权又是主动发起对曹魏的进攻,出师就被魏臣满宠带领六千多人伏击了,最后相持,孙权不得不撤军。

第五次合肥之战,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主力基本被牵制在西边,孙权又趁机攻打合肥,可是又被魏臣满宠给折了锐气,先是被少了大量攻城器械,后在对峙不久,曹睿亲率主力前来与孙权会战,结果曹睿还没到,孙权就赶紧跑路了。

从这五次攻打合肥来看,孙权每次进攻,即使在兵力、形势占优的情况下,不仅不能取胜,还被打败,每次都不得不灰溜溜的撤军。

所以,这应了哥哥孙策的远见卓识:孙权打仗远不如自己,但自己守成远不如孙权。自小霸王孙策被刺身亡后,东吴再也没有逐鹿中原的底气和实力,剩下就只能是安守一隅,除了守成就是守成,再也无法取得什么更大的成就了。

标签: 孙权东吴

更多文章

  • 曹丕和曹操相比 曹丕寿命为何比老爹还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起三国,就不得不提曹操和曹丕这俩父子,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官至魏王,打破刘邦“非刘姓不可称王”的铁律,另一个废汉自立,建立大魏,曹操一生征战,活到65岁,但曹丕却只活了40岁,那曹丕相比于曹操为何如此短命呢?首先,在古代

  • 贾诩被曹丕册封为太尉 孙权得知后为什么会大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贾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大笑贾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之后,曹丕登上帝位称魏文帝。曹丕继位之后确定了三公人选,其中前太中大夫太尉是贾诩。孙权知道曹丕册封贾诩为太尉后开心不得了,还说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政权一定会灭亡。为什么孙权会这样说呢?是贾诩才能

  • 刘备建立蜀汉之后 汉室支持者为何没有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蜀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建立蜀汉,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丕在继承曹操的魏王之位后,很快就进行了逼汉献帝禅让的行动。汉献帝被迫将汉室江山禅让给曹丕,曹丕建立了魏朝。不久之后,刘备在蜀中登基,重建了汉朝,史称季汉。但是,在刘备重建汉朝后,却不见那些仍然效忠汉室的人员

  • 在董卓的发家史当中,为何说几乎都是幸运在伴随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卓,幸运

    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不仅造就了英雄,同时也诞生了不少奸雄。比如曹操、董卓等人。他们的出现,或多或少的加剧了动荡的历史局面。东汉末年的历史中不少的人物因为这种局面,被带进了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历史故事网要讲的这位历史人物便是东汉的权臣,董卓。东汉末年的动荡不安的局面的加重,多少有他的参与才导致的。董卓的

  • 如果坐镇荆州的人是张飞,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敬重士大夫,若他坐镇荆州,效果会比关羽坐镇荆州要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7月,关羽率领荆州大部分可战之兵攻打襄樊两城,由于关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兵锋,于是他连忙向曹操求援。为了不让樊城丢失,曹操当即派出于禁督七

  • 曹操留下四个人提防司马懿 曹丕为何全部都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魏武帝曹操能够以较弱的力量,在千军万马中拼杀出一条血路出来,最终成就了统一北方的霸业,这除了曹操本人的才干之外,拥有一批可靠的文臣武将才是最重要的。以题中所问来看,曹操所留下的四个人才里

  • 她是清朝“出身卑微”的皇后,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清朝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首诗讲的是,唐朝宠妃杨贵妃,从进宫以来一直享受优渥生活。不过历史上那些嫔妃日子,远没有想想那么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人们非常熟悉朝代,特别宫斗戏。大家现在在看电视剧中,对于清朝选秀,应该很清楚,有人直呼,皇帝真太花心。这个是对清朝历史一个误解,选

  • 韩信的政治觉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有哪些不智之举才导致最后被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韩信领军打仗是把好手,但是在政治上太过幼稚,这才导致了他的亲兵来不及救他。韩信一直没意识到:自己必须死韩信必须死,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刘邦从一开始就没有信任过韩信,只是将他当做夺取天下的工具罢了。一旦天下

  • 鲍叔牙是什么人?他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鲍叔牙,春秋

    鲍叔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谈到鲍叔牙这个人,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我想可能大部分的读者朋友都会想到那早已成为千古佳话的“管鲍之交”,在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中,鲍叔牙作为管仲的好友,当其他人都对管仲充满了误解的时候,只有鲍叔牙一直能够辨别出管仲真心的想法。鲍叔

  • 在曹操的五大军师中,为何说郭嘉才是曹操第一智囊?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郭嘉,曹操

    曹魏阵营中人才众多,在这里面常说曹操有五大军师:荀彧、戏志才、郭嘉、贾诩、司马懿的说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戏志才早死,贾诩中期才加入,司马懿更是晚年才出仕,论资历与关系,荀彧和郭嘉才是曹操最重要的智囊。而在这两者中,笔者一直觉得郭嘉对曹操来说比荀彧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