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光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帝王?后世对他有哪两种不同评价?

赵光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帝王?后世对他有哪两种不同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25 更新时间:2024/1/24 0:36:47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伟大的皇帝,虽然说他的皇位来得非常的容易,但是在他在位期间也创造了很多的政绩。

就在公元976年农历十月的时候,赵匡胤突然间去世了,这是至今为止都没有解开的千年谜团。就在第2年的时候,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了,成为了大宋帝国的第2位皇帝。就在登机没多久之后,他将年号改为了太平兴国,从此以后开了他二十二年的帝王生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明君还是昏君?

有很多人都议论宋太宗,赵光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帝王?其实在历史界对于他也是有两种不同的评价的。

其一是认为他在位期间是完成了北宋的统一,为北宋强盛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属于一位明君。其二便是他的人品是非常差的,可能他哥哥赵匡胤的死跟他都是有关系的,而且在军事指挥能力上并不是很强,还是一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之人,在历史上就是一名昏君。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客观的评价又该怎样去说?这就要从赵光义在位期间,为北宋做了什么而讲起。

二、赵光义为北宋做了什么?

说起赵光,义为北宋到底做了什么,就要从两方面来谈,一是军事方面,二是文治方面。

1、军事方面

统一中原:在中国封建王朝当中,皇帝最大的一个梦想就是统一中原能够给百姓安居乐业,不再由战事发生。在979年正月,他便派出了大将北上,随后他又亲自领兵去北上,在攻北汉的过程当中,在他的指挥之下,成功地击退了辽军之后,北汉灭亡,形成了统一中原的壮举。统一中原后,中国近百年的战乱局面也是结束了,百姓生活在了一个安定的环境当中。

对于一位帝王来讲,能够统一中原是一个很大的成绩,还给了百姓安居乐业,让百姓们不再受战乱之苦。

2、修建防御系统

他在位期间做的一个壮举便是修建了水长城,从而顶住了辽军南下。当时有大臣建议宋太宗使用修建长城的办法,防止辽军的进攻,当时他接受了意见。随即便从全国各地掉了数万的官兵去修建了水长城,这座水长城全程将近千里,经过了7个军周,一共汇集了19个河流,有士兵3000多人,还有战舰100多艘。防御体系修建完成以后,就凭借这个水长城击退了辽军7次,正是因为修建了防御体系,才使得北宋100多年的国运被保住了。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宋太宗算是做了一个大的贡献。

但就事论事,他在国防上做出了大的贡献,却也在给国家挖坑。他是一个缺乏一些战略眼光之人,在北伐方面就能够看出来。在公元979年的时候,他刚刚灭掉北汉,就不顾反对去攻打幽州。当时宋朝的军队因为长途跋涉,人马都已经疲惫了,加上补给的时间太长,其实军队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去北伐了,可是宋太宗的野心太大,又不顾下属的建议,直接让军队在高粱河和敌军决一死战。而结果就是长时间没有攻下来幽州,然后辽军进行反击,导致那场战争当中宋朝军队平白无故损失了上万人,而赵光义本人也受了重伤,被迫逃走。

他在军事这方面的缺点就是不与人商量,还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对的,在公园986年的时候,他在东京进行遥控指挥,要求20万军队兵分三路开始北伐。他所定下的监军制度,导致前线的将领没有办法施展拳脚。同时没有与他人商量之下,就画出了正图要求前线的将领继续打仗,导致局面变得非常的尴尬,因为宋朝军队就是依照他画的图打仗的,结果打的全部都是败仗。

所以他在军事这方面是有贡献,但是也有决策失误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他太相信自己了,在军事上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对武将又没那么信任,所以才造成了两次北伐失败,而宋太宗也能够亡羊补牢,在北伐失败以后又能够及时的修建防御体系,才使得宋朝一个多世纪都处于平稳的状态之中,当然论军事方面,他比赵匡胤可是还差了不少。

文治方面

1、改革科举制度

他在政治这方面最为深重的影响是改革了科技制度。在科举制度方面,首先就是扩招了,录取的人数从很多的寒门子弟当中收取了不少的人才。该举动直接使官员的基础扩大了,同时也提升了每一位官员的个人素质,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稳定。

其次就是不公开阅卷,在公元992年时,他同意用户公开阅卷的办法去批改卷子,这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其实该阅卷制度是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创立的,但是在唐朝时期并没有进行普遍的使用,是在宋太宗时期才开始用的,该制度是科举制度变得更加的公平了,被历史所铭记。

2、改革监管制度

从唐朝以来该制度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宋太宗希望能够向唐太宗去学习,成为一位从善如流的帝王,在988年2月份时,宋太宗便对该制度的机构作出了非常大的改革,简单点来讲就是提高了谏官的地位。而且他鼓励官员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而且不会对官员作出大的惩罚,他是非常喜欢能够对自己直言进谏的官员的。

3、打击腐败

他是一个极为痛恨腐败之人,所以在抬高文官地位的同时,对于腐败的官员绝对是不会手软的。即使是太祖王皇后的哥哥做了什么事情他也不会轻易的饶恕,直接就将此人斩首。在他看来贪腐是极为严重的事情,所以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会手软。

4、发展农业,鼓励屯田

他在军事方面修建完防御系统以后,也支持人们在水长城的两端去种植稻谷。这样也能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的经济快速恢复。

总体看来他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都是有一定的贡献的,没犯过什么大错,他还完成了统一中原,虽然这是在自己的哥哥基础之上,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谋略的。正所谓人无完人,即使是皇帝也是有缺点的。

虽然他不能像秦始皇唐太宗那样的皇帝化成等号,但是他仍然是一位优秀的君主,对于大宋朝而言,他做的贡献是比较多的,而且负面影响并不是很大,也不能够将他与昏君划上等号。

标签: 赵光义帝王

更多文章

  • 宋理宗为什么没能阻止南宋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理宗,南宋

    理宗在更化期间,用人唯贤,一时朝堂之上,人才济济,政风为之一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因此,时人将“端平更化”称为“小元祐”。不过,“端平更化”虽然声势很大,但并没有改变南宋走向衰落的现实。理宗虽然网罗了不少贤良之士,但他们“所请之事无一施行”,朝令夕改,最终无所建树。因

  • 宋襄公打不过楚国真的是因为仁慈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襄公,春秋

    话说,齐桓公去世之后,他那五个实力强大的儿子开始为了齐国国君之位大打出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经过两个多月的明争暗斗,长子公子无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开始带头主持齐桓公的葬礼。这时候,齐桓公的遗体已经腐烂,蛆虫爬得到处都是。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作为这场斗争的

  • 徐茂公为何是凌烟阁倒数第二?李世民在排名时藏有私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茂公,李世民

    徐茂公是瓦岗寨大名鼎鼎的军师。《隋唐演义》当中,瓦岗寨之所以能在六十四路烟尘当中脱颖而出,不乏有他的指挥得当。军师在一个政治集团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诸葛亮由一代军师走向丞相就可以知道,军师是受到统治者看重的。可是在李世明排二十四凌烟阁功臣的时候,徐茂公的地位居然是倒数第二。反之,只会冲杀打仗

  • 政治方面崇祯为何比不过皇太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崇祯。崇祯从小接受最优秀的教育,但是在政治方面被皇太极完爆。皇太极从小学习骑马射箭,但建立起了强大的后金。崇祯却把完整的明朝整垮了。崇祯为什么在政治上还不如没接受帝王教育的皇太极?首先是年龄和阅历问题,其次是接受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什么的问题,再其次是干部选拔方

  • 武则天称帝之后 武则天为何把都城迁到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武则天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迁都,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称帝之前,唐朝的都城一直在长安,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定洛阳为东都,并长期来往于长安与洛阳。武则天称帝后(公元684年),正式迁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至于武则天为什么要迁都洛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为了摆脱

  • 朱棣登基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称帝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充分地证明,但凡是英明之君都是坏人,至少不是好人。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好人很难成为好皇帝,因为他们有底线,而那些所谓的伟大帝王,几乎清一色的毫无底线可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我看来,明朝只有三位有作为的皇帝,分别是明

  • 慕容超有哪些曲折离奇的经历?他是如何亡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慕容超,十六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慕容超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大家一定看过很多励志的故事,那里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小时候历尽艰辛,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取得成就之后,不忘创业的辛苦,依然励精图治。可万事无绝对,我读了慕容超的故事之后才明白:小时候经历磨难的人,长大后也不一定能励精图治,有可能会成

  • 对于武则天来说程咬金一直都是威胁 武则天真的放过程咬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程咬金

    对武则天和程咬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登基前后杀了很多李唐子孙与忠臣,但似乎放过了程咬金,让其善终,享年77岁,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是,对于武则天而言,她始终视程咬金为威胁,一直在想办法除掉,只是每次都被程咬金化解了而已。我们先谈一谈程咬金的出

  • 揭秘:雍正是怎么对待年羹尧家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年羹尧,清朝

    公元1726年,年羹尧在狱中被刺自尽,至此一代枭雄就此陨落!享年47岁!那么在年羹尧死后,雍正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家人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年羹尧和他的家人们!年羹尧出生于1679年,21岁时因得进士而被分到了翰林院任庶吉士!九年

  • 张祚有哪些恶行?他为何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祚,前凉

    你知道张祚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我看了张祚的“光辉事迹”不由得在想:“不要脸的人我见得多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品种。” 张祚是前凉桓王张重华的表哥。早年跟随先王张骏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认为自己功劳最大,继承人理应是自己。怎奈张重华是王后生的,张祚的母亲只是一个卑微的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