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有何影响

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2 更新时间:2024/2/9 1:38:52

朱翊钧,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长恨歌》

皇帝作为中国古代皇权社会中权力最大的人,他们被称为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严格要求天下人,却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格外宽容。

就拿皇帝上朝的事情来说,文武百官必须得出席,而皇帝却可以用各种理由拒绝。历朝历代都有皇帝不上朝的事情,但从没有听过那个大臣不上朝。

提起不上朝,势必会想到明朝诸位皇帝。可以说,不上朝就是明朝皇帝的标签,几乎每一个明朝皇帝都出现过间接性不上朝的情况。然而只有万历皇帝一人,整整28年不上朝。不得不说,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的记录可谓是震烁古今,值得一提的诗,很多皇帝在任的时间都没有他不上场的时间长。

那么,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国家各项机制又是如何运转的?关于这件事情,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并不代表这他不理朝政。他多年不上朝,国家依旧照常运转。

一、万历皇帝不上朝

提起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靠着一个碗打天下的乞丐皇帝。那么提起万历,大家都会想到他在位四十八年,却创造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记录。迄今为止,万历依旧是这个记录的保持者。那么话又说回来,对于历史上的万历皇帝,你又了解多少呢?

其实,万历也算的上一个比较优秀的皇帝,他少年继位,顺利完成权力的交接。万历上任之初,可谓是励精图治,勤奋好学,一度出现盛世的局面。

但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万历便常年躲在后宫之中,再没有提过上朝的事情。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万历皇帝终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记录。

对于万历皇帝不上朝的事情,很多大臣上奏表示不同意见。多数大臣一致认为,上朝是皇帝该做的事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上朝都是一个朝廷不能缺少的步骤。然而,万历皇帝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依旧过着自己不上朝的日子,大臣们也时不时象征性的表达一下不同意见。

后来,大臣们也习以为常,心里普遍觉得不上朝没有什么。也可以说,大臣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接受万历皇帝的“胡作非为”。就这样,万历从不上朝开始直到逝世,一共过去了二十八年。也就是说,万历皇帝整整二十八年没有上过早朝。

说的这里,不得不佩服万历皇帝。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却依旧能够保证国家各项机制的有效运转。由此可见,万历皇帝是具备一定能力的。那么,万历皇帝的这些能力又是什么呢?

其实,所谓万历的能力,主要是指他识人用人的能力。他虽然没有上朝,但是他选用的大臣却替他解决了很多问题。

二、万历的智慧

万历不上朝,并不是因为不理朝政,而是因为身体有疾,导致无法上朝。据悉,当时的万历腿脚出现问题,就连简单的走路对于万历而言也是非常艰难的。随着万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万历干脆不上朝,不让大臣见自己,主要也是为了保留皇帝威严。

众所周知,万历虽然多年不上朝,但是万历对于当时的天下大事也是了如指掌的。万历虽然整天在深宫之中,但却用心处理天下事。也可以说,万历不是一个荒淫无度,不理政事的皇帝。反之,万历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皇帝。

可以看到,万历在位期间,明朝对内对外的立场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不仅如此,明朝当时所面临的一些饥荒和灾害,也在万历年间得到有效解决。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万历具备当皇帝的能力。

然而,万历除了一身具备的帝王才能外,万历还有一双识人慧眼。万历看似不理朝政,但是万历所任用的人才却替他做了很多事。万历在位期间,出现很多有能力的大臣,例如张居正,一个扶大厦之将倾的治世能臣。也可以说,张居正的出现为万历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

那么,话又说回来,万历整日深居简出,看不到天下大势,他是如何放心自己的江山不被他人窃取?他又如何保证自己不被他人架空呢?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佩服万历的大胆之初。万历之所以敢如此,主要还是对明朝制度和自己能力信任。

三、万历敢不上朝的原因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位时期,便取缔了丞相制度,并要求后世朝代不准设立丞相。朱元璋此举,实则是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对于皇帝而言,没有了丞相,他的统治会变得更加安稳。要知道,丞相权力之大连皇帝都有所顾忌。所以说,丞相制度的取消,一定程度上保证皇权的安稳。

随后,取代丞相制度的是六部,这六部只是帮助皇帝做事的秘书,并无太多的实权。与此同时,这六个部门之间还起到了相互制衡的作用。这样一来,更加保证皇权的安稳。对于皇帝而言,最希望看到手下人相互制衡,互相弹劾,只有这样,皇帝才可以真正实现唯我独尊。

除此之外,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已经非常健全,他们是皇帝专门的理事机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也就是说,皇帝只要管理好这些人,便可以执掌江山,处理政务。这些人没有太多权力,皇帝也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最后,万历对于自己帝王驭人之术还是比较自信的。万历觉得自己可以驾驭这些部门,使得他们专心为自己的江山服务,所以万历才选择退居二线,再不上朝。

其实,万历不上朝也是有很多无奈的原因的,万历作为一代帝王,身体肥胖不说,腿上还有疾病,这两种疾病让万历变得浮肿起来,导致帝王威严有所下降,所以,万历才选择不上朝的。也就是说,万历不上朝并不完全是主观意愿,也有很大一部分身不由己的原因。

标签: 万历皇帝明朝

更多文章

  • 身材矮小不起眼的隰朋,却是齐桓公登位的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春秋

    身材矮小不起眼的隰朋,却是齐桓公登位的关键人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齐桓公能够顺利的抢先在公子纠到来之前登上王位,与师父鲍叔牙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在公子小白(齐桓公)到达齐国后,第一个拥护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对齐桓公的帮助不输鲍叔牙,是齐桓公登位的最

  • 努尔哈赤的庶妃钮祜禄氏,后来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清朝

    努尔哈赤的庶妃钮祜禄氏,后来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努尔哈赤的后妃,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氏、侧妃叶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与大妃乌拉那拉氏,此外,努尔哈赤还有数位侧妃与庶福晋,共击16位后妃。其中有一位姓钮祜禄氏的妃子,堪称钮祜禄家族嫁

  • 三国时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王凌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凌,三国

    高平陵事变是发生于公元249年由司马懿发动的一场政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后期,曹魏政权名将凋零,曹氏宗族大将曹休和曹真相继去世,司马懿作为托孤忠重臣,和大将军曹爽共掌兵权,后来曹爽排挤司马懿,将司马懿升为太傅,明升暗降,曹爽独揽大权,司马懿便称病在家

  • 宋闵公:春秋时期宋朝第17任国君,他为什么会被南宫万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闵公,宋国

    宋闵公,又称宋后湣公,子姓,宋氏,名捷,宋庄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七任国君,在位共1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92年,宋庄公去世,宋闵公即位。公元前689年,联合鲁、齐、陈、蔡四国攻打卫国。公元前684年,宋、鲁两国交战,鲁军在乘丘大败宋军,史称乘丘

  • 宋闵公执政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闵公,宋国

    宋闵公,又称宋后湣公,子姓,宋氏,名捷,宋庄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七任国君,在位共1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92年,宋庄公去世,宋闵公即位。公元前689年,联合鲁、齐、陈、蔡四国攻打卫国。公元前684年,宋、鲁两国交战,鲁军在乘丘大败宋军,史称乘丘

  •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只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秦朝

    其实秦始皇巡游的目的只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吗?主要目的其实不止这一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1)宣德扬威、安宇天下的政治目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一统天下后,就急不可待地频繁出巡,以图通过宣德扬威,使六国旧民从精神上对其臣服,以达到安定天下,成就万世之业

  • 郑庄公是个怎样的国君?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庄公,郑国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位共43年,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

  • 郑厉公: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他是如何复兴郑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厉公,郑国

    郑厉公,姬姓,郑氏,名突,亦称公子突,郑庄公次子,郑昭公异母弟,母雍姞,春秋时期郑国第五位第五任及第九任国君,在位共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庄公死后,郑昭公即位,宋庄公威逼利诱祭仲帮公子突夺位,是为郑厉公。郑厉公因祭仲专权,打算铲除他,但事败外奔。郑厉公流

  • 东汉中兴名将祭遵简介:官至征虏将军,封颖阳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祭遵,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祭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祭遵(?—33年),字弟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襄城县颍阳镇)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祭(zh

  • 秦昭襄王继位后对秦国有何影响?他为何要杀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昭襄王,战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国。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等势力,逐步掌握了秦国的大权。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 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