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庄公是个怎样的国君?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郑庄公是个怎样的国君?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1:31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位共43年,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了国家内患。之后十余年间,郑国与宋国、卫国等国之间互有征伐。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庄公领兵与之战于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时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史称“繻葛之战”。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五月七日,郑庄公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号为“庄”,故史称“郑庄公”。

人物评价

春秋时期左丘明:①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左传·隐公元年》) ②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左传·隐公十年》) ③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25-26]

战国时期公羊高: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公羊传》)

东汉杨震:郑严公(郑庄公)从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几至危国,然后加讨,《春秋》贬之,以为失教。(《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吐谷浑钟恶地:昔郑庄公、秦昭王以一弟之宠,宗祀几倾。(《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南宋吕祖谦:钓者负鱼,鱼何负于钓?猎者负兽,兽何负于猎?庄公负叔段,叔段何负于庄公?且为钩饵以诱鱼者,钓也;为陷阱以诱兽者,猎也。不责钓者,而责鱼之吞饵;不责猎者,而责兽之投穿;天下宁有是耶?(《东莱博议·郑庄公共叔段(隐公元年)》)

南宋洪迈:《左传》载诸国事,于第一卷首书郑庄公,自后纪其所行尤详,仍每事必有君子一说,唯诅射颍考叔,以为失政刑,此外率称其善。札氏注文,又从而奖与之。案,庄公为周卿士,以平王贰于虢,而取王子为质,以桓王畀虢公政,而取温之麦,取成周之禾。以王夺不使知政,忿而不朝,拒天子之师,射王中肩。谓天子不能复巡守,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不胜其母,以害其弟,至有城颍及泉之誓。是其事君、事亲可谓乱臣贼子者矣!而曾无一语以贬之。书姜氏为母子如初,杜注云:“公虽失之于初,而孝心不忘,故考叔感而通之。”书郑伯以齐人朝王曰:“礼也。”杜云:“庄公不以虢公得政而背王,故礼之。”书息侯伐郑曰:“不度德。”杜云:“郑庄贤。”书取郜与防归于鲁曰:“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书使许叔居许东偏曰:“于是乎有礼,度德而处,量力而行,相时而动,可谓知礼。”书周、郑交恶曰:“信不南中,质无益也。”是乃以天子诸侯混为一区,无复有上下等威之辨。射王之夜,使祭足劳王,杜云:“郑志在苟免,王讨之非也。”此段尤为悖理。唯公羊子于克段于鄢之下,书曰“大郑伯之恶”,为得之。(《容斋随笔·卷六·郑庄公》)

南宋黄榦:郑庄公无孝友之诚心,又不明于予夺之大义,故勉强以徇其母,而处心积虑以杀其弟也。使其有孝友之诚心,而又明于予夺之大义,则必能委曲顺承而区处得宜,如舜之于象也。(《读〈左氏〉传杂说三条》)

南宋黄震:郑庄公伐周,射王中肩,春秋初第一罪人,而左氏反第一以为贤,可怪也。(《黄氏日抄·卷三十一》)

明代刘基:假王命以逞其私忿,抗王威以肆其不,臣甚矣郑庄公之不道也!(《春秋明经·齐人郑人入郕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明末清初马骕:城颍以寘母,黄泉而誓之,郑伯之人道绝矣。(《绎史》)

清代汤鹏:周之天下,犬戎桡之,始皇亡之;而繻葛一战,则君臣之义,郑伯先废之矣。(《浮邱子·卷九·原宗》)

清代高士奇:郑庄公,春秋诸侯中枭雄之姿也。其阴谋忮忍,先自翦弟始,而后上及于王,下及于四邻与国。夫兄弟一本,天属最亲,而养骄长恶,以行其芟夷之计。及泉誓母,敢施于所生,况他人乎?自是雄心弗戢,修廪延之郄,则伐卫;报东门之役,则侵卫;为邾人释取田之憾,则伐宋;忿请成之弗许,则侵陈;假王命以兴师,则伐宋;兼三国之师,则取戴;托违命以虐小,则入郕;饰鬼神之不逞,则入许;怒周班之见后,则战郎。其他连衡植党,相从牲歃,难一二数,郑庄公亦一世之雄哉!然而不能崇固国本。内多宠嬖,三公子皆疑于君,致忽、突、子亹、子仪之际,争弑祸兴,国内大乱,则皆阴谋忮忍之所积有以取之,而后知天道之不诬也。(《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一》)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郑庄志欲杀弟,祭仲、子封诸臣,皆不能而知。“姜氏欲之,焉辟害”、“必自毙,子姑待之”、“将自及、“厚将崩”等语,分明是逆料其必至于此,故虽婉言直谏,一切不听。迨后乘时迅发,并及于母。是以兵机施于骨肉,真残忍之尤。幸良心忽现,又被考叔一番救正,得母子如初。(《古文观止》)

标签: 郑庄公郑国

更多文章

  • 郑厉公: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他是如何复兴郑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厉公,郑国

    郑厉公,姬姓,郑氏,名突,亦称公子突,郑庄公次子,郑昭公异母弟,母雍姞,春秋时期郑国第五位第五任及第九任国君,在位共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庄公死后,郑昭公即位,宋庄公威逼利诱祭仲帮公子突夺位,是为郑厉公。郑厉公因祭仲专权,打算铲除他,但事败外奔。郑厉公流

  • 东汉中兴名将祭遵简介:官至征虏将军,封颖阳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祭遵,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祭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祭遵(?—33年),字弟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襄城县颍阳镇)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祭(zh

  • 秦昭襄王继位后对秦国有何影响?他为何要杀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昭襄王,战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国。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等势力,逐步掌握了秦国的大权。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 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

  • 西汉初年宰相申屠嘉简介:因晁错之事气愤吐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申屠嘉,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申屠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申屠嘉(?—公元前155年),姓申屠,名嘉,梁国睢阳(今

  • 郑穆公:郑国第11任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穆公,郑国

    郑穆公(前649年 - 前606年),姬姓郑氏,名兰,亦称子兰,郑文公庶子,母燕姞,春秋时期郑国第11任国君(前627年 - 前606年),在位共2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穆公生于公元前649年,幼年居住晋国,为晋国大夫。公元前630年被迎回郑国立为太子。

  • 汉武帝时期将领公孙贺简介:凭军功封为南奅侯,亦因酎金失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孙贺,汉武帝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公孙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孙贺(?―前92年),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今甘肃宁县)

  • 李晟是什么人?他为何要让自己的儿子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晟,唐朝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唐朝中期名将。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君主和大臣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平衡之中。倘若这个平衡被打破了,便容易引起朝局的动荡,或者是出现权势滔天之人,亦或者是出现为所欲为的君主,甚至可能造成亡国的情况。当

  • 李隆基前后期变化那么大 李隆基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隆基是怎样的一位皇帝?他的前期和后期为何差别那么大?李隆基是个怎么样的帝王呢?在开元之初,人民生活安定,呈现出了少有勃勃生机,人口有所增长土地有所扩大,国家也很殷实,这就是开元盛世。最值得一提的是

  • 乾隆朝的三大名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清朝

    乾隆朝的三大名臣,他们分别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辫子戏坑人不浅,同时也制造了不少历史误区,以至于现在还有人梗着脖子说:“明朝无名臣,清朝无贪官。”说清朝无贪官,不但和珅无言以对,就连刘墉纪晓岚也会捂着嘴偷笑:“和珅不是贪官,他是贪奴,但我们却真的差点因为贪渎而掉了脑

  • 西汉时期名将李陵简介: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陵,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