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变贬江州时,发生了什么?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白居易变贬江州时,发生了什么?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1/16 23:28:4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的故事吧。

元和十年,日暮黄昏,江州城外的西门码头此时正浸润在一片烟雨中,凄迷朦胧。然而,当白居易走下船的那一刻,码头上突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来是江州刺史崔能携众人前来迎接他。

白居易被贬谪到此地,本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礼遇,江州人的热情,扫去了他一路上的忧郁与风尘。崔能亦是文人出生,经历过起伏跌宕的人生,所以他敬重白居易的才华,理解白居易的委屈,给了初来乍到的他最大的安慰。

虽然崔能对白居易照顾有加,给了他最大的自由,不用劳烦公事,可以在江州自由游玩。但是自古以来,儒家那种经世治国的思想终是影响着他,不能建功于朝堂,他依然心有不甘,感到抑郁烦闷。

于是在第二年开春,他开始畅游陶渊明故里,寻访简寂山门,在山水烟云中溶蚀着痛苦,寻求心灵的慰籍和超脱。

秋日里,闲来无事的白居易来到庐山金鸡峰下,造访了简寂观。道观的幽静肃穆,让他留恋忘返,于是他在此住了一晚,写下了《宿简寂观》: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

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

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

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

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

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此时正值秋季,山上云雾缭绕,峰峦叠翠;道观旁溪水潺潺,清幽澄澈。时而风吹竹动,时而鸟鸣深涧。这一切仿佛都在洗涤着诗人心中的烦闷与苦恼,让他忘记了曾经朝堂上的所有龌龊,世界在这一刻清明了起来。他忽然觉得,何不忘记浮名薄利,终身隐居山林,或许还可以辟谷成仙。

太多的波折,让白居易对尘世有了一丝倦怠,曾经的豪情在一点点消磨,超然出尘成了他现在生活的主旨。

他在另一首诗《咏意》中也写道: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知足、闲适,这是白居易别无选择的自我解脱,也是他无可奈何的一种疗伤方法。他再也不是那个充满激情的翰林学士,他只是一个知足恬淡的山野闲人。有人曾说过:“曾经如此渴望波澜,最后发现,最美妙的风景,是内心淡然。久经沧海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宦海的狂风巨浪让白居易明白了,其实最美的风景,是自己内心的淡然与平静。和其他人无关,与世事无关。坐拥一颗平常心,赏春花秋月,看云卷云舒,才是世上最好的生活。

太多的闲暇时光,让他有了一些茫然,他需要有一些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正在他苦闷的时候,一个姓郭的道士走进了他的视线,郭道士赠他一部《周易参同契》。这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的理论著作,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是一部论述了炼丹、还丹、食丹等内容的一部外丹经。

生活的巨变,让本来崇尚“积极进取,兼济天下”的白居易开始有了退隐的思想,庄子的知足恬淡成了白居易思想的主导。再加上这本书的影响,他开始与庐山的众多道士频频接触,并留下了许许多多与他们之间的诗文。

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惟见一青松。

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欲问参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从容。

——《寻郭道士不遇》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

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

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捡名看。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在与众道士的交往中,白居易开始迷上了炼丹,他将大把的时间用于此。“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这里所说的“姹女”就是水银,也称为汞;“黄芽”是从铅里炼出的精华;“火砂”是生丹砂炼制的半成品;“紫河车”则是指入药所用的人体胎盘,又指黄芽进一步炼制而成的紫色粉末。这些都是炼制丹药的主要成分或步骤,却成了白居易诗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可见炼丹已经成了他的日常。

或许他的初衷只是打发时光,也可能是为了强身健体、治病延年。关于炼丹,其实在古代绝不稀有,很多名人、官僚、皇帝,甚至贫民百姓,都曾服食过丹药。最为著名的是明朝嘉靖皇帝,为了修道炼丹曾经二十多年不上朝,堪称史上之最。清朝雍正皇帝也曾为此痴迷半生。

白居易最终有没有炼成丹药,有没有服食丹药?我们不得而知。估计是没有,因为他曾写道,“剑学将何用,丹烧竟不成”。又在《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中说,“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按文中之意,他应是没有服用过丹药的,也可能他根本就没有炼制成功。

因有人服药先死,白居易最终还是从炼丹中醒悟了过来。他明白,丹药未能炼成,并不是因为他的心不诚,而是因为丹药这种东西在世上本就不存在,没有哪一种药品能让人长生不老,更不会永葆青春。而丹药只会让人迷失自己,甚至会丢了性命。

“设不幸吾好药,损衣削食,炼铅烧汞,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目适于杯觞、讽咏之间,放则放矣,庸何伤乎?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他说,假设他不幸喜好服食丹药,结果对身体有所损伤,该怎么办呢?幸好他不喜欢,而是自我适意的饮酒赋诗,不比喜爱那些好得多吗?故此,他“古所谓得全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称自己为醉吟先生,将自己的无奈与愤懑都寄托在酒中。

也许白居易并不真的喜欢炼服丹药,只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填补心中空虚所进行的一种自我放松的活动,也是对那无法改变的命运所进行的一种无言的抗争。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早春》

冰雪消融,春意萌生,无所事事的他,不开卷与老庄攀谈,又能与何人说呢?

标签: 白居易唐朝

更多文章

  • 项羽抓了吕雉长达两年多的时间 项羽为什么没有霸占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吕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吕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当初抓了吕雉长达两年之久,项羽为什么没有霸占吕雉,项羽是怎么想的?刘邦和项羽在秦朝末年发动农民起义,最后进入关中地区覆灭咸阳灭掉大秦的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在这个故事之中,项羽明显是拥有传奇色彩的主角,虽然他在最后的决战

  • 吕雉从默默无闻到独掌朝政,她是如何一步步蜕变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雉,汉朝

    吕雉,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掌权的女性统治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秦朝末年,吕氏家族举家搬迁到沛县,因为与沛县县令相识,沛县官员都私下阿谀奉承,吕家宴请乔迁之喜时都争相随礼,随礼多少在席上的位置自然也有分别。当时是

  •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芈八子,战国

    历史上的女性或柔美,或刚烈,或才华横溢,或英姿飒爽,成为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抹风情。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虽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男性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样有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她们不但因自己的传奇人生而得以在历史上留名,有的更是左右了中国历史的

  • 纳兰明珠是什么人?他最后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纳兰明珠,清朝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其在位期间大清帝国几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历史还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射出许许多多尘封往事,也能折射出形态各异、变幻莫测的人情冷暖。如,一幕幕君臣相隙、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这里单说古代君臣之

  • 三国名将赵云,盘点其用过的八种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三国演义》对赵云的评价很高,他在长坂坡手拿霸王枪单枪匹马救出阿斗,那是相当的帅气。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那么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且看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吧!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他领导了明末农民革命,建立了大顺政权,最终逼使崇祯皇帝自杀。然而,他最后成了失败者,这其中跟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的名字叫吴三桂。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641年,明军和清军“松锦之战”后,明朝在的将士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两大将军被迫投降,骁将曹变蛟被杀,只剩下辽东

  • 苏轼谪居黄州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轼,北宋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苏轼的故事吧。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谪居黄州,苏轼名义上是团练副使,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实际上属于朝廷的监管人员,并不能

  • 谢道韫为什么被称为“咏絮之才”?她与王凝之的婚姻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谢道韫,东晋

    谢道韫是东晋时期才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宰相谢安的侄女,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齐名,颇有文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世家大族的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

  • 同样都是汉朝开国皇帝 刘秀和刘邦知名度为何相差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刘邦

    还不了解:刘秀和刘邦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都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和刘邦相比,刘秀的知名度为什么比刘邦还要底?汉高祖刘邦,一个几乎白手起家,真真正正屌丝逆袭者的典范,刘邦开创大汉400年之基业,大汉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之一。正是大汉的强盛,

  • 历史上被噩梦吓死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东汉

    东汉时期,居然有一位皇帝因噩梦而患病,从此就一病不起,很快就死了。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皇帝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汉灵帝刘宏!董卓就曾说过,“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诸葛亮在与刘备讨论东汉朝政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