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有何过人之处能成为明朝第一功臣?有何建树

李善长有何过人之处能成为明朝第一功臣?有何建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4/1/21 10:59:15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54年,朱元璋从濠州出发,带领徐达、汤和、花云、周德兴等24名勇士南下定远,在定远招纳兵源,队伍逐渐扩大,当年秋天,朱元璋攻下了滁州。此时,有一位中年儒者前来投奔,朱元璋听闻他是定远知名的读书人

,便礼贤下士,以长者之礼待之。

当天夜里,星河璀璨,朱元璋坐在一堆篝火旁边,仰天问道:“四方征战,天下何时才能安定?”中年儒者回答说:“秦朝末年,刘邦出身低微,但他知人善用,用了5年的时间成就霸业,如果将军效仿刘邦,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连连点头,从此将书生视为心腹。这位儒者,名叫李善长

朱元璋手下都是徐达、汤和等人,虽然略有韬略,但都不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李善长是教书先生出身,他的加盟,对朱元璋意义重大。朱元璋称帝后,曾问群臣,谁的功劳最高?大臣王国用上书道:“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朱元璋也称非常认同。

的确,在朱元璋的心中,李善长早年跟随朱元璋,多年来勤勤恳恳,调运粮草、器械,在后勤方面兢兢业业,汉朝的萧何也没有他这般功劳。最重要的是,李善长投奔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还只是一个小兵管,龙相未显。这和后期的刘伯温、宋濂等人(投奔的时候)有本质的区别,以刘伯温为例,朱元璋当时已经占领南京,请刘伯温来协助自己,刘伯温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最终朱元璋派人多次邀请,刘伯温才肯出山。虽然在后期,刘伯温在谋略上强李善长数倍,但论忠恳,后来的这帮文臣远不及李善长。

在那个乱世,百姓流离失所,组织这帮百姓拿起武器打仗并不是难事,但缺乏的是一些读过书、而且愿意造反的读书人。李善长对朱元璋的重要性很快体现出来了。初期,李善长为朱元璋招贤纳士,并且帮朱元璋梳理军队纪律,这些才能,是那帮武将做不来的。因此,很快发生了一件让李善长身不由己的事情。

众所周知,朱元璋少年疾苦,父母双亡,在皇觉寺出家为僧期间,适逢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看朱元璋处事果敢,在寺庙里又认识几个字,所以重用,并且把义女马氏(后来的马皇后)许配给了朱元璋。但朱元璋逐渐成长,受到了郭子兴父子的猜忌,于是,朱元璋带上了24名心腹之人,离开了濠州(古凤阳),前往滁州,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在这里,朱元璋得到了李善长。但随后,朱元璋的老上司郭子兴在濠州却混不下去了,不得不来滁州投靠朱元璋。

朱元璋为人憨厚,认为自己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老上司、老岳父所赐,所以,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兵权又交给了郭子兴。《明史》记载:

子兴方事急,辄从太祖谋议,亲信如左右手。事解,即信谗疏太祖。太祖左右任事者悉召之去,稍夺太祖兵柄。

即:郭子兴到了紧急的时候,就会把朱元璋当做心腹一样,非常信任朱元璋的谋略。但当事情解决之后,就开始疏远朱元璋。朱元璋身边能干的人,都被郭子兴调走,朱元璋逐渐没有了兵权。

那问题来了,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既是能干之人,又是朱元璋的智囊,郭子兴焉能放过?对此,《明史·李善长传》中有记载: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

也就是说,郭子兴不仅夺了朱元璋的兵权,还想把李善长调到自己帐下,辅佐自己。李善长却不愿意去。《明史纪事本末》,对这一段记载的更为详细:

子兴惑谗言,悉夺太祖兵,又欲收李善长置麾下。善长牵上股而涕泣自诉,不肯行。

这里“牵上股”三个字很关键,“上”指皇上,即朱元璋。“股”指的是大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郭子兴要调李善长为自己效力,李善长抱着朱元璋的大腿,哭着不肯离开。这份忠心,让朱元璋十分感动。后来,郭子兴父子去世,朱元璋重夺指挥权,李善长一直是文官之首,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李善长居左丞相,百官之首,被朱元璋誉为明朝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公爵”之首。

笔者认为:朱元璋之所以封李善长为第一功臣,出于三方面原因,第一是朱元璋有浓重的乡土情结,李善长是淮西老乡,用起来比较可靠。第二是朱元璋称帝后,武将们功劳颇大,朱元璋需要一位文臣老压制武将,李善长最为合适。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善长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当年拒绝郭子兴的调任,让朱元璋最为感动。但李善长虽然功勋卓著,却在77岁的晚年,因涉胡惟庸旧案,惨遭朱元璋灭门,实在可惜。

标签: 李善长明朝

更多文章

  • 曹操抓住刘备的两个女儿 曹操后来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女儿,曹操

    对刘备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长坂坡之战,刘备逃跑时,还留下两个女儿,曹操又是怎么对待她们的?三国时期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和曹操为代表的魏国,两个君主之间一直都以势不两立的情境展现在大家面前。刘备对曹操恨之入骨,曹操也对刘备忌惮有加。刘备的口头禅便是“汉贼

  • 明武宗朱厚照有什么喜好?为什么说他注定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武宗,明朝

    明朝皇帝一直极具争议性,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很短命。而且越是到了中后期,皇帝的性格体现得愈发鲜明,其中明武宗朱厚照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武宗朱厚照因为贪玩无赖好色等种种性格,始终让他脱离不了昏君这个称号。更让人无语的是自个给自个封官,封建历史的

  • 论实力刘备多弱于孙权和曹操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选择投靠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刘备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初,孙权和曹操的实力都比刘备还要强,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选择刘备?诸葛亮是怎么想的?诸葛亮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代最有能力的人,他年少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时就已经震惊整个学院,水镜先生认为诸葛亮日后必定可以安定天下,不仅

  • 吕雉给刘邦戴了多少绿帽子 刘邦对此真的一无所知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吕雉

    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了解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那么吕雉吕后真的给刘邦戴绿帽子了吗?且看下面解说。刘邦、吕后和审

  • 亥下之战项羽有十万大军 项羽为什么只带800人突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亥下之战,项羽

    对亥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2年,刘邦和诸侯联军向项羽发起最后进攻,汉军总共三十万人,楚军在十万人左右。韩信将兵团分为五部分,前锋孔将军在左翼,费将军在右翼,刘邦中军在中间,后方则是绛侯周勃和柴武的预备队。史料记载“淮阴先合,不利,卻。孔将军、

  • 历史上的河北省出过哪些宰相?他们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宰相,战国

    历史上的河北省出过不少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蔺相如 战国时期 河北保定曲阳县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

  • 诸葛亮在面对赵云和张苞的死讯时 诸葛亮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诸葛亮,张苞

    赵云死后,诸葛亮只是痛哭叹息,张苞对蜀汉真的很重要吗?诸葛亮得知张苞死后为何呕血昏倒?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的历史,想必很多人都可以侃侃而谈。尤其是三国之中所发生的故事,让大家都有着极深的记忆感。身处于三国之中,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能

  • 吕蒙抓住关羽后 吕蒙为什么抗命杀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蒙,关羽

    对吕蒙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当初不止一次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抓住关羽之后,吕蒙为什么还要杀?丢了荆州,关羽必死,被杀或自杀。荆州,魏蜀吴三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尽人皆知,尤其是东吴的孙权,为了荆州,不惜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年近半百的老头刘备,大都督周

  • 什么是宣王中兴”?周宣王在位时期都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宣王,周朝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周宣王(?-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人,周厉王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2年),也即西周倒数第二位君主。周宣王继位后,面对

  •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一百万军队为何打不过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历史上的那么多皇帝,最令人佩服的一个是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很多人可能都会说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是要单从创业的艰辛程度来讲的话,那么刘邦,刘备,朱元璋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最为厉害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三个人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特别朱元璋,生在元末,父母都是农民,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