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亥下之战项羽有十万大军 项羽为什么只带800人突围

亥下之战项羽有十万大军 项羽为什么只带800人突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69 更新时间:2024/2/10 13:15:46

对亥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02年,刘邦和诸侯联军向项羽发起最后进攻,汉军总共三十万人,楚军在十万人左右。韩信将兵团分为五部分,前锋孔将军在左翼,费将军在右翼,刘邦中军在中间,后方则是绛侯周勃柴武的预备队。

史料记载“淮阴先合,不利,卻。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韩信率先发动进攻,楚军兵锋不减,先头汉军被击溃,随即韩信退兵,命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翼进攻,楚军不敌,向后退去。随后韩信率军追击,在垓下打败楚军。

之后,项羽放弃了所部十万军队,只率领800精骑发起突围作战,理论上讲,项羽的人马还有不少,足有和刘邦一战之力,为何只带800人突围呢?

上图_ 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楚军军心已经不稳,败局已定

事实上,在垓下之战前夕,楚军已经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几乎被汉军全面包围。

公元203年,韩信计划攻齐,但听说郦食其已经劝说齐王归附,便想要停止攻击,但在蒯通的劝说下,韩信为了抢夺功劳,继续攻齐。齐国看韩信进攻,认为郦食其出尔反尔,杀掉了郦食其,并向项羽求助。

齐国危机,项羽派出龙且和二十万人马前去救援,可是楚军面对的可是兵仙韩信,龙且轻敌,而韩信准备充分,在龙且率军过江之时,韩信掘开潍河,凶猛的河水将楚军杀伤大半,随即韩信乘胜追击,楚军大败,齐地也被韩信占据。随后,韩信继续南下,攻占项羽的老巢彭城。

韩信此举,杀伤大量楚军,令楚军元气大伤,除此之外,也完成了对楚军的战略包围,项羽痛失一臂,楚军变得极为被动。

史料记载“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除了韩信,刘贾占据寿春,血洗城父,大司马周殷叛变,彭越从梁地南下,到了垓下之战前夕,楚军已经被四面包围,没有退路。

为了挽回败局,项羽甚至向韩信抛出橄榄枝,希望和其三分天下,可是韩信念及刘邦恩情,并没有同意,于是,项羽再也没有机会了。

楚军在垓下战败后,被汉军团团围住,虽说兵力尚存,但人心尽失,汉军唱起楚歌,玩起了心理战术,迫使楚军心理全面崩溃。

事实上,就算没有楚歌这个场景,楚国士兵也能明白,当时已经是穷途末路,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很大程度上,楚军已经没有了再战的信心,项羽即便再牛他也只有一个人,如此情况下,还有多少人会听项羽的指挥呢,所以率几百人突围,便成了最后的活路。

上图_ 垓下之战

粮草补给跟不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强的士兵也是需要吃饭的,而当时的楚军已经断粮。

史料记载“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

在韩信攻下齐国的同时,彭越叛变,攻下了梁地,断了楚军的粮道。换言之,楚军的粮食越吃越少,没了粮食,十万军队就成了十万个麻烦,不仅失去战力,叛变的风险会更高。

刘邦为了救回刘太公,就派人和项羽谈判,项羽最不喜欢的就是妥协,但他实在没有办法,就暂时同意了刘邦的建议。刘邦建议将鸿沟以西作为汉国,以东作为楚国,把天下一分为二,项羽同意了,并放回了刘邦的家人。

为何项羽这么痛快放了人质?那是以因为楚军没有粮食,而且兵力捉襟见肘,急需时间休整。如果刘邦真的退兵,或给项羽喘息之机,就在这时,张良、陈平劝说刘邦撕毁协议,一举覆灭楚军,夺回整个天下。

刘邦头脑灵活,并不在乎所谓的契约精神,倘若项羽兵精粮足,会和他和谈吗?可见其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战机转瞬即逝,能抓住机会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随后,刘邦联合彭越、韩信发动垓下之战。没有粮食,当兵为何要跟着你打仗呢?适逢乱世,诸侯互相征伐,早就没了所谓的正义与否。

史料记载“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纵使项羽的号召力再强,也难以让饿着肚子的士兵为其拼命,没钱、没粮,士兵就没有了打仗的动力,所以项羽在绝境下,只能带小部队突围。

上图_ 楚汉之争

如人数太多难以突围

突围作战也分为很多种,大兵团作战,如果被敌人包围,兵精粮足的话,可以集中力量攻击一点,人多力量就大,突围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兵力少,敌人多,那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分散突围,当然了,这也要分情况而定,倘若敌人来个各个击破,也是不好解决的,但兵少就意味着目标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突围的成功率更高。

史料记载“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是时,面对几十万汉军,项羽也失去了信心,从他的康刚悲歌就可以看出,十万军队难以保全,但他还有些不甘心,希望奇迹能发生。

按照纯战略角度考虑,保存火种是有必要的,要想保住项羽,率800人突围,成功率更高。况且这些骑兵,大多都是项羽亲信,关系比旁人要亲近不少,战斗力也较强。

上图_ 项羽乌江自刎 连环画报

放弃大部队,那么刘邦的主力就会被楚军吸住,于是追击项羽的兵力也会很有限。项羽是晚上逃走的,到了天亮时分,汉军才发现,刘邦马上派灌婴去追赶,只派了5000人。

项羽是突围作战,所以一定会遭遇汉军截杀,到了东城,项羽身边也就只剩下28人,面对数千汉军人马,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了,最终,项羽自刎于乌江岸边,并把战败的责任推给了老天。

在楚汉相争初期,项羽优势占尽,刘邦则连战连败,可在数年间,刘邦积聚力量、知人善任,不仅兵力越打越多,其手下也多是能征善战的猛将谋臣。

反观项羽,他猜忌多疑,不肯放权、气量狭小,随着战争的继续,楚军人心尽失,众叛亲离,直至灭亡的那一刻。并非老天要灭他项羽,这一切,也算是项羽的自作自受。

参考资料:《史记·本纪第八》、《史记·本纪第七》

标签: 亥下之战项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河北省出过哪些宰相?他们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宰相,战国

    历史上的河北省出过不少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蔺相如 战国时期 河北保定曲阳县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

  • 诸葛亮在面对赵云和张苞的死讯时 诸葛亮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诸葛亮,张苞

    赵云死后,诸葛亮只是痛哭叹息,张苞对蜀汉真的很重要吗?诸葛亮得知张苞死后为何呕血昏倒?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的历史,想必很多人都可以侃侃而谈。尤其是三国之中所发生的故事,让大家都有着极深的记忆感。身处于三国之中,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能

  • 吕蒙抓住关羽后 吕蒙为什么抗命杀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蒙,关羽

    对吕蒙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当初不止一次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抓住关羽之后,吕蒙为什么还要杀?丢了荆州,关羽必死,被杀或自杀。荆州,魏蜀吴三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尽人皆知,尤其是东吴的孙权,为了荆州,不惜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年近半百的老头刘备,大都督周

  • 什么是宣王中兴”?周宣王在位时期都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宣王,周朝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周宣王(?-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人,周厉王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2年),也即西周倒数第二位君主。周宣王继位后,面对

  •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一百万军队为何打不过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历史上的那么多皇帝,最令人佩服的一个是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很多人可能都会说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是要单从创业的艰辛程度来讲的话,那么刘邦,刘备,朱元璋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最为厉害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三个人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特别朱元璋,生在元末,父母都是农民,从小

  • 高洋真的有神经病吗 高洋执政前后变化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齐,皇帝

    对北齐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洋早期国富民强,可谓是一位英主,高洋执政后期为何态度180度大转弯?高洋真的有神经病吗?在皇帝高洋的带领下,北齐越来越国富民强,是当时颇受赞誉的"英雄天子"。但执政后期,高洋却性格突变犯下累累恶行,"暴君"的形象反而深入人心

  • 历史上康熙、乾隆能长寿的原因是什么?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清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如果我们可以活成一部“穿越剧”,当你穿越到过去,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保不齐有很多人会选择当皇帝。一般人会觉得,皇帝在封建社会,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刘邦临死前做了什么准备 吕后掌权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吕雉

    对吕雉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大权,吕雉为什么没有选择称帝?刘邦临死前都做了什么?刘邦驾崩后,吕后残忍除掉了戚夫人。令吕后没想到的是,她的儿子汉惠帝看到戚夫人的惨状后抑郁而死。在汉惠帝死后,朝政大权归于吕后所有。若按照礼仪制度,汉惠帝死

  • 白居易变贬江州时,发生了什么?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的故事吧。元和十年,日暮黄昏,江州城外的西门码头此时正浸润在一片烟雨中,凄迷朦胧。然而,当白

  • 项羽抓了吕雉长达两年多的时间 项羽为什么没有霸占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吕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吕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当初抓了吕雉长达两年之久,项羽为什么没有霸占吕雉,项羽是怎么想的?刘邦和项羽在秦朝末年发动农民起义,最后进入关中地区覆灭咸阳灭掉大秦的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在这个故事之中,项羽明显是拥有传奇色彩的主角,虽然他在最后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