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手下的数十万大顺军去哪儿了?

李自成手下的数十万大顺军去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08 更新时间:2024/1/24 19:53:04

李自成手下的数十万大顺军去哪儿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实话关于李自成之生死,学界还是争议还是有点的,但普遍认为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率领小股人马侦查地形事态的时候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杀死,个人是赞同这个看法的。毕竟我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李自成还活着会放弃部队的指挥权去当“奉天玉和尚”,从后面大顺军缺乏统一指挥的表现来看,李自成应该是死于九宫山了。

至于李自成被草草埋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李自成死后,起义军已经在形势紧急之下以最高规格埋葬了李自成,请看史书原文。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八》:李过闻李自成死,勒兵随赴,仅夺其尸,灭一村而还,结草为首,以衮冕葬之罗公山下。

看见没?“灭一村而还”,这是替李自成报仇,毕竟没见过杀李自成的人长啥模样,只好凭直觉随机挑选报复对象了。李自成死后,头颅被割去,还“结草为首”,能让李自成去的更体面一些(难不成清军还在附近,让起义军给李自成用黄金铸一个头颅吗?有时间吗?),以“衮冕葬之”,这已经算是以帝王之礼入葬了,虽然仓促,但确实在最大程度的表达了对老领导的尊敬。

而从清军的行踪来看,人家打着“为明复仇”的旗号入关,对起义军的打击可谓是如影随形,在李自成死前,就已经有过多次交锋,事态紧急,哪有时间搞什么大操大办?难道还要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作七天七夜的法事,好让清军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继续追杀吗?所以,关于李自成“草草下葬”这一段根本就不用过度解读,纯粹是人家起义军习惯于流动作战,没那个时间厚葬。

《清史稿·卷230》:(阿积赖)窜入九宫山,率师搜剿,歼其徒甚众。

《满汉名臣传·瑚里布》:追剿至九宫山,五战皆捷,师还,叙功授云骑尉世职。

在李自成死后,大顺军群龙无首,面对气势汹汹的清军,压力山大,大顺起义军各头目在联合南明的问题上迅速达成共识,“诸部从贼久,颇厌剽徙;为清所大挫,心魂俱褫。闻南京立天子,欲归附,不知所介绍”,于是辗转与湖南地方的军政大员交涉。

刘体仁和郝摇旗等人首先与总督湖广、起床、云南、贵州、广西军务的何腾蛟交涉投顺事宜,期间还发生了点误会,长沙守军见郝摇旗部众4、5万人声势浩大的开来,心里有点慌。长沙知府周二南领兵千人,前往试探,被郝摇旗部击溃,周二南被射杀。长沙守兵薄弱,人情汹汹,何腾蛟不得不派部将万大鹏等二人前去与郝摇旗等人交涉,问明来意,双方坦率真诚的交换了意见,招抚答成,愿受何腾蛟节制,“摇旗等大喜,悉招余党来归,骤增兵至十数万,声威大震”。隆武帝赐名“郝永忠”。

另一部由李过、高一功所带部众约30万人准备从湖北向湖南挺进,湖北巡抚堵胤锡亲往招抚,对李过、高一功等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李过当即决定接受堵胤锡的招抚,归顺南明,李过、高一功封列侯,“李过”被赐名为“李赤心”,高一功被赐名为“高必正”,其军被命名为“忠贞营”。

至此,大顺军余部几乎被南明编入麾下,与原来的南明部队合称为“十三镇”。顺治三年春,何腾蛟率领郝永忠、张光璧、马进忠、王允成等部于岳州傅城而战,又战于藤溪、湘阴,所向皆捷,计划攻克武昌、岳州等地;堵胤锡率领李过等部直扑荆州。尤其是李过的“忠贞营”打的极其勇猛,“大小神器如轰雷不绝,远近闻数十里”,荆州“城崩数十处”,清将郑四维奋力拒守,勉强保荆州不失。

清廷得知湖广危急,急令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率镇国将军宗室巩阿岱、固山额真叶臣、护军统领博尔惠等率八旗军增援。据《清世祖实录》显示,勒克德浑派博尔惠以偏师南下岳州,迎击何腾蛟一路,连续击败马进忠、王允成部,击退何腾蛟的兵马;而自率八旗军主力迎击堵胤锡率领的“忠贞营”。而李过等人将大营设在南岸,主力正在全力攻打荆州,对清军的行动毫无察觉。勒克德浑在当地人的引导下(《永历实录》载:永历政权无力供养忠贞营,于是忠贞营只得自筹粮食,导致民怨),让尚书觉罗郎球率领轻骑兵偷袭南岸,自己则率大军分为两翼冲击“忠贞营”,猝不及防之下,李过大败,不得不退却,此战受挫之后,忠贞营精锐消耗很大,不得不退往川、楚交界处修整。此战之后,田见秀、张鼐、吴汝义等向清廷投降,清廷疑其诈降,俱被斩首。

在荆州战役失利后,同年八月,清廷派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固山额真金砺、梅勒章京屯泰率领满八旗、蒙古、汉军南征,进攻湖南。顺治四年四月,连克湘阴、衡州。八月攻破宝庆、常德、清远、靖州、黔阳、沅州、永州、辰州等城,永历政权在湖南控制的地盘基本失去。而郝永忠部在伺候经过桂阳、永州、道州等地,转移到桂林,与滇营、焦琏等部配合在全州大败耿仲明部将董英部,斩杀千余人,董英“仅以身免”,但不久又与焦琏部主客矛盾爆发,抗清局面就被破坏。顺治五年二月,郝永忠部在临川被清军击败,奔还桂林,撤至柳州。同年八月在武冈与陈友龙爆发冲突后,又随着何腾蛟的死去,郝永忠部与南明失去联系,“至黔之独山川”,顺治七年,到达楚蜀边界定居,这就是后话了。

顺治五年,抗清局势又为之一变,原明降清将领金声桓和王得仁在江西反正,清廷后院失火,忙不迭的从湖南抽调兵力前往江西镇压,湖南的形势对永历政权可谓大好,何腾蛟发动反攻,基本收复湖南大部分失地,清军在湖南的据点仅剩长沙一城。在川、楚交界屯驻了两年之久的“忠贞营”奉堵胤锡之命于十一月在湖南北部和中部发动反击,攻克益阳、湘潭、湘乡、衡山等县城,进而围困长沙。并在进攻长沙之时,将守将徐勇射伤,“徐勇立城上,赤心一箭中其骽”。

在忠贞营攻打长沙的时候,何腾蛟认为“长沙自我失之,必自我复之”,遂让堵胤锡命忠贞营从长沙去支援江西的金声桓和王得仁部,长沙的问题由他率领马进忠部和滇营解决,但是事不遂人愿,忠贞营在途中与胡一青率领的滇营发生矛盾(一说是李赤心与何腾蛟之将王进才有怨,并不往江西进发,在入粤途中被滇营阻止),滇营并不能赶到预定位置,而马进忠与何腾蛟会合时只带了1000余人,这点兵力攻打长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永历政权内部发生军事失误的同时,清定远大将军济尔哈朗率八旗军南下,其部以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都统阿济格尼堪为前锋部队,急速向何腾蛟所在的湘潭挺进。顺治六年正月,湘潭被清军攻破,何腾蛟被俘不屈,被清军杀死,湖南境内明军不敌清军八旗主力,纷纷溃败,“凡已收复各郡县,从此复陷”。会战失败后,忠贞营退往广西境内。同年五月,李赤心病死于南宁,所部由高必正继续主事。

在退往广西后,高必正等人曾经建言抵制党争,合力抗清,但永历政权实在是腐败透顶,让忠贞营失望透顶,加之军饷缺乏。于是在顺治七年冬,向川、楚边界转移。据《永历实录》记载,途中高必正遭到孙可望埋伏战死,领导责任落到了李赤心的养子李来亨身上。大概在顺治八年左右来到川、楚边界定居,不再直接隶属于永历政权。

而此前刘体仁、袁宗第在顺治三年荆州之战后,辗转河南南阳、陕西商州、湖北襄阳等地。在顺治五年,又与李赤心等人联合一起在湖南与清军作战。在李赤心等部退入广西后,大概在顺治七年到达川楚边界定居。此外顺军余部塔天宝也在同年来到川、楚边界。

至此大顺军余部的主要领导们,如李来亨、郝永忠、袁宗第、刘体仁、塔天宝、党守素等全部齐会川、楚边界,与最早到的贺珍等起义军形成“夔东十三家”,在此长期从事抗清运动。直到康熙二年,清廷基本消灭永历政权,于是命都统穆里玛为靖西将军、都统图海为定西将军率领京师八旗兵和四川、湖广绿营兵10余万向“夔东十三家”发起进攻,刘体仁、李来亨兵败自杀,郝永忠、袁宗第二人被俘后不久被清廷杀死,党守素、塔天宝、马腾云等率部降清。至此,大顺军余部以及其抗清运动走向完结,所谓“中原无寸土一民为明者,惟诸郑屯海外”。

标签: 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牛金星和宋献策作为李自成的谋士 他们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谋士

    对李自成和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失败后,李自成的首席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分别去哪里了?牛金星和宋献策,乃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然而二人结局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皆与他们生前所作所为有关。别看后来李自成的义军声势浩大,实际上他起兵十五年,前八年混得非

  • 汉景帝宠妃栗姬是怎么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汉朝

    汉景帝宠妃栗姬是怎么作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的嫔妃为了谋求权力和富贵,使出浑身解数讨皇帝的欢心,后宫的争斗向来非常残酷,皇储之争也被定位为生死之争。汉朝的开国皇后吕后当初与戚夫人的争储案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由于戚夫人的单纯、幼稚,把所有的希望压在刘邦身上,她想靠着

  • 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汉朝

    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周亚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景帝时期最有名的事件,非“七国之乱”不可。这是中央与地方诸侯国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正是这次七国之乱,让中央完全改变了诸侯国尾大不掉的态势。为后世汉武帝“推恩令”的颁布,彻底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打下了基础。周亚夫,汉初开国功臣

  • 司马懿和曹操一样掌握大权 司马懿为何到死都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曹操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曹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司马懿学曹操一样,掌握全部政权,却到死都没称帝?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是夺取曹魏政权的政治事变,在这次事变之后,整个曹魏的大权已经完全由司马懿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是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司马家族建立一个新

  • 苏麻喇姑只是一个侍女 康熙为何让她以妃子的形式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苏麻喇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庄和苏麻喇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孝庄陪侍苏麻喇姑,在后宫有何地位,为何死后康熙让她以嫔礼下葬。苏麻喇姑是清初历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她是孝庄太后的陪侍,历经四朝,曾亲身参与过不少历史事件。虽身份只是个侍女,但其死后所受到的待遇却远

  • 司马晏: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晏,西晋

    司马晏(281年~311年),字平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父亲。母为李夫人,西晋宗室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封为吴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司马晏受封爵位为吴王,以丹阳、吴兴和吴三郡

  • 司马遹:晋惠帝司马衷之子,被贾南风谋害后失去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遹,西晋

    司马遹(278年-300年4月27日),字熙祖,小字沙门,晋时期宗室,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之子,母才人谢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武帝喜爱司马遹的母亲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晋惠帝做太子时,将纳妃,晋武帝担心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床第之事

  • 临海公主:晋惠帝司马衷第四女,曾被卖作奴婢受尽虐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临海公主,西晋

    临海公主司马氏,名无载,晋惠帝司马衷第四女,生母皇后羊献容。原封清河公主。西晋灭亡,洛阳大乱,皇族纷纷逃难,她途中与家人及姐妹失散。被人劫持,转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受尽虐待,后恢复公主身份,下嫁曹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沦为奴婢在历史上,当

  • 司马裒:晋元帝司马睿次子,曾担任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等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裒,东晋

    司马裒(300―317),字道成,东晋王朝建立者晋元帝司马睿第二子,晋明帝司马绍同母弟,母宫人为荀氏,由虞妃抚养长大。曾被过继给长乐亭侯司马浑,后徙封宣城郡公,并官拜后将军。后改封琅琊王,嗣琅琊恭王司马觐后,授任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等。同年六月,司马裒跟随祖逖北伐石勒。十月,司马裒去世,时年十八岁,谥

  • 司马冲:晋元帝司马睿第三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冲,东晋

    司马冲(311―341年),字道让,东晋宗室大臣,晋元帝司马睿第三子,晋明帝司马绍异母弟、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石婕妤。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过继给东海王司马越世子司马毗,拜长水校尉。袭封东海王,授车骑将军,累迁骠骑将军。咸康七年,去世,时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