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投靠刘邦后为何能一鸣惊人?韩信有什么背景?

韩信投靠刘邦后为何能一鸣惊人?韩信有什么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23 更新时间:2023/12/31 19:32:22

韩信投靠刘邦后为何能一鸣惊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韩信是《史记》中刻画得较成功、且形象丰满的人物之一。在我们很多人的眼中,韩信就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军事天才,他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总而言之,韩信在秦末汉初的时候就是一位神奇的存在。

当然了,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形成对比的,便是他政治上的平庸。韩信缺乏政治头脑,不能察觉君王之险恶,最终也酿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剧,结局实在是令人惋惜。但不管怎样,韩信所创下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在青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韩信——剧照

但我们也知道,韩信在出道前只不过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家境贫寒,又没有什么较好的表现。此外,他也不会做买卖来谋生,经常投靠人家去吃闲饭,所以大多数人都很讨厌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也基本没有指挥过一场战争,可为何在投靠汉王刘邦后就能做到大将军,统兵百万,纵横天下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是——韩信并非是彻头彻尾的贫农,而是一位落魄的贵族。虽然在《史记》中没有韩信身世背景的叙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简单判断出来韩信的身份。

项羽——剧照

一、在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这也就是说,“游手好闲”的韩信不会经商,也没有当官,所以经常为了生活在人家蹭吃蹭喝,其中这个下乡南昌亭亭长便是韩信“求助”的对象之一。此外,在班固所著的《汉书》中也说到,韩信经常在这一亭长家蹭吃蹭喝,而且还表示韩信是一个不从事生产活动,每天只会带着佩剑在街上瞎溜达的人。

要知道,在秦汉时期,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够佩剑的,只有那些王公贵族才可以,所以韩信能够佩剑,足以说明其地位。

韩信——剧照

二、有一次,韩信在城下钓鱼,不远处有几位老妇人在河边洗衣服。有位老妇人看到韩信肚子饿了,于是便拿食物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这样。韩信颇为感动,于是便给老妇人说道,若是自己将来飞黄腾达,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一饭之恩的。老妇人生气的说道: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意思是说:男子汉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我吗?

这里的“王孙”,是古代时贵族的通称,当然了,也是对年轻人的称呼。但是一般来说用作前者比较多。

韩信和萧何——剧照

所以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韩信并非只是一般的百姓而已,他极有可能是一位落魄的贵族。

也正是因为他有如此身份,才能使得他能够接受到一些一般百姓不能接受到的教育。要知道,在当时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知识的传播成本是非常之高的,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没有读书上学的机会,只有那些大户人家才能够接受教育。韩信本身就深谙兵法,对于还没有出道的韩信来说,他所知的兵法主要来源就是书本。而我们也说到了,古代的知识传播成本是非常之高的,所以韩信既然能够读起书,说明其家世也不简单。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接受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支撑的话,那么韩信这一套用兵之法也不可能让刘邦买账,所以韩信最后投投靠了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剧照

韩信投靠项羽之后,在其帐下做了个执戟郎中,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宫廷宿卫军的职位,在战争时期的话,就相当于中军大帐的守卫人员。虽然韩信的地位并不高,但却能够亲眼目睹军事才能爆棚的项羽所做的一些军事部署,使得他能够不断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找到更好的破敌取胜之法。

所以到后来,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献策,但因其地位低下,故而始终没能受到项羽的重视。感觉前途渺茫的韩信于是便逃出了楚营投靠了汉王刘邦。此时的韩信虽然还是一个无名之辈,但是他已经在项羽军营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军事有了新的认知。

韩信出道前——剧照

但谁知道,本以为能够在刘邦军中混得一个大将军的韩信,却做了一个比执戟郎中还要低的步卒。不过此时已经具备卓越军事才能的韩信,虽然还没有被刘邦发现,却引来了萧何的关注。所以后来才有了“萧何夜下追韩信”的故事。在萧何的举荐下,刘邦终于重用了韩信,拜他为大将军,统帅三军。

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笔者就不必多说了。总而言之,此时的韩信手中已经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纵横天下!

标签: 汉朝韩信

更多文章

  • 李左车:刘邦手下的军事奇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左车,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左车。话说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雄并起。在那个年代,发生了无数传奇的事迹,自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传奇的人物。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就是一个传奇人物,而我们这次讲的,则是他的后人,李左车。李左车是李牧的后人,出现在西汉初期,原是秦国的一个将领,后来为刘邦所用,更

  • 刘邦登基以后,他的六个兄弟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刘邦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阅读《汉书》载汉高祖本纪,常会看到他人称呼还未发迹的汉高祖刘邦为刘季。根据《国语辞典》和《左传》的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

  • 刘邦建立后保留了什么制度?制度有问题刘邦为什么不弃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刘邦

    制度有问题刘邦为什么不弃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朝的崩溃就意味着郡县制的失败,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六国贵族就已经纷纷复国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很快就控制了自己原来的地盘。到陈胜吴广死后,就更加如此了,连首先举起反秦大旗的楚国也恢复了原来贵族为王的状态,原来一些陈胜所立的诸

  • 张苍:刘邦手下隐藏最深的人,历经五朝成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苍,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刘邦当年在沛县起义反秦,后又与项羽争霸,最后能反败为胜、一统天下,离不开手下谋士与武将的帮助与支持。而这些开国功臣,有的全身而退,有的却功高盖主被杀,结局不尽相同。但有一位功臣,却能历经五朝成为丞相,活了104岁还有百位妻妾,

  • 刘邦夺取汉中能够统一天下 刘备占据汉中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汉中

    你真的了解刘备汉中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刘邦和刘备吧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两个人,刘邦当然看上去要比刘备厉害了不少,但是刘备也有一些传奇色彩啊,其实有的时候有的人要问了,其实刘备和刘邦也有一些比较类似的地方,就好比他们都夺取了汉中这个事情,汉中市军事要地,为什么刘邦夺取了

  • 时势造英雄!刘邦的朋友为何都能称为顶尖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的朋友为何都能称为顶尖人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了解历史的一些同学有些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譬如像刘邦、朱元璋都是布衣出身,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读过书,但是人家就是很厉害,很聪明,最终成为了皇帝。人家不仅自己厉害,关键身边那一群老乡也很厉害,

  • 成王败寇!刘邦成功后为什么不黑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刘邦,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成功后为什么不黑项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俩人打架,先是用嘴骂再是用手打,打胜的还要指着人家的背影说:你个怂货。这一连串的行动,全是情绪主导,基本不动用任何理性思维质。意气用事,气不过就骂、骂不解气就打、打完还不尽兴就接着骂。街头打架可以这么玩,政治较量就不能

  • 刘邦和吕雉是怎么相识的 他们到底谁追的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吕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吕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最让人佩服的开国皇帝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位皇帝都是正儿八经的草根出身,都经历过最底层的屈辱和压迫,尤其是朱元璋,童年经历惨剧,父母被饿死,和二哥抬着棺材到处求人都无处安葬父母,这种童年的经历对他造成

  • 陈平为何到晚年还能受刘邦器重?陈平懂得变通所以得以生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陈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陈平为何到晚年还能受刘邦器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今天没事继续聊一聊刘邦团队,这次选择的人物是陈平,刘邦麾下另一重要谋士。他与张良相比,可以看到另一阶层的谋士。对于陈平,历史上对于其评价多有微词,如果说张良是谋士中的完美,那么陈平就是谋士中不尽如人意。但从司马迁将他

  • 历史上三个刘姓雄主,刘备、刘邦和刘秀他们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西汉帝国的开国之君,最初是泗水亭长,48岁开始带兵起义反秦,8年以后刘邦建立汉帝国,史称西汉。刘秀,东汉帝国的开国之君,西汉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28岁起兵抗击王莽,仅仅花了3年时间,在31岁的时候,便登基称帝,建立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