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奉:西汉末年的少年将军,也是汉世祖刘秀的情敌

邓奉:西汉末年的少年将军,也是汉世祖刘秀的情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9 更新时间:2024/1/2 4:46:1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邓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他是少年偶像,武功盖世,单挑新朝王莽部下的巨无霸;又是中兴之主刘秀的情敌,深爱着阴丽华。他是乡民的守护神,时逢乱世,赤眉、更始、绿林群盗逐鹿,全国各地饱受战火摧残,仅有新野一片净土,只因他守在此!

他短暂的一生如流星闪过,恃才傲物,不愿被任何人驱使,曾言“纵然秦始皇和汉高祖复活,我也不会为他们效命”。如果说中国几千年不缺枭雄、奸雄的话,那么真心英雄却寥寥无几,他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他就是邓奉,西汉末年出生于南阳新野的少年将军。

邓奉出身新野大族邓氏,邓氏家族的邓晨娶刘秀的姐姐为妻,邓家又跟阴丽华家有姻亲,因此,刘秀、阴丽华、邓奉三人才能有交集。

邓奉跟同族的邓禹两位少年,都是文武双全,是南阳人的希望。邓禹跟随刘秀完成大汉中兴,位列功臣第一,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只不过邓奉更加骄傲一些,不愿意踏入流血又吃人的仕途。

邓奉是阴丽华的表弟,二人自幼在一处玩耍,青梅竹马。邓奉武艺高强,小小年纪率领同乡数十人,无人能敌,而阴丽华十岁时就以美貌闻名于世。不出意外,二人郎才女貌,可以结成良缘,不料被刘秀横插一杠,老牛啃了嫩草。

自古英雄爱美人,邓奉又岂能不爱阴丽华。只是物是人非,那个她已经不是可以跟你嬉戏玩乐的她,而是别人的她。

刘秀跟阴丽华成亲后,东征西战,无法将新婚妻子带在身边,只能将其送回新野娘家。彼时赤眉和绿林所谓的好汉,四处劫掠,南阳百姓也不得安生。邓奉组织起乡里几十条青年,保护家乡,使南阳新野成为仅有的一片净土。当时,阴家向邓奉寻求庇护,邓奉岂会不肯,只是此时,你已经成为别人的新娘,再次见面,心酸胜于尴尬。最扎心的是,邓奉还保护着情敌刘秀的妹妹刘伯姬、姐姐刘黄等几乎刘秀所有的家眷。

昆阳之战,刘秀仅凭两万多士兵,打败了号称百万的王莽军队,改变了王朝走向,但是在大战之前,谁也料不到会有如此结果。刘秀当时处于绝对的弱势,凶多吉少。远方的阴丽华,心系刘秀,不思茶饭。邓奉只能再次硬着头皮前去打探刘秀的消息,有必要的话,也会为她而战。

到了前线,双方正值对垒。邓奉一时技痒,想要一试平生武学,率领数人直奔新朝主将王邑的百万之师中军而去。正巧碰着新朝第一猛将巨无霸。坐避右闪,枪挑矛刺,四两拨千斤,拿下巨无霸头颅。彼时新朝军队连战皆胜,士气正旺,不曾想巨无霸被人万军之中取了首级,惊骇死人。

更始三年,刘秀称帝,派人接回阴丽华和家人。邓奉担心阴丽华路上有失,怀着无比纠结的心情,将阴丽华护送到了刘秀的身边。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邓奉情场虽然失意,但是作为南阳新野守护神的存在,使命所及,也并不寂寞。刘秀称帝后,时局并不稳定,还有赤眉、绿林以及公孙述残党。东汉的各位将军奉命出征,大司马吴汉在攻取宛城后,来到南阳。虽然他也知道南阳新野有块硬骨头,但是堂堂东汉大司马,战功卓著,高处不胜寒,到哪里去寻点乐趣呢,打起仗来谁又服过谁?

吴汉也是南阳人,在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邓禹。其为人不善言语,碰到急事更是词不达意,但是胸中有韬略。老实人肚子里长牙,吴汉有屠城的癖好,屠起城来,连自己都害怕。

如果说四川人民最大的仇人是张献忠的话,吴汉当排第二。在攻下公孙述的老巢成都后,吴汉组织兵马进行就地整顿,当兵民一切和谐,有条不紊的时候,吴汉突然下令屠城。城中惨象,令人毛骨悚然,吴汉的肮脏罪行,罄竹难书,就连刘秀都看不下去了,大为谴责。

话说回来,吴汉率领几万大军来到新野城下,大司马对上少年将军,悬念很大。要怪就怪邓奉武力值太高,三千将士,就敢主动出击吴汉几万人的军队,并且杀得东汉将士片甲不留。

刘秀又派出大将岑彭率军来战,小小南阳,竟然久攻不下,建义大将军朱祐更是被邓奉俘虏。东汉名将辈出,却奈何不了一个邓奉,损兵折将,颇为难看。

不得已,刘秀只能御驾亲征,东汉将士的气势瞬时大增。由于实力悬殊,加之剪不断,理还乱的家族关系,邓奉的结局已经不难预料,建武三年(公元27年),邓奉投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邓奉的举动虽然是出于保护乡民,但是触动了刘秀的逆鳞,被处斩首,时年二十有三。

乱世出英雄,而大多数所谓的英雄,都怀有对富贵的追逐,对至高权力的渴望。他们在登顶过程中双手沾满了血污,所用手段也大多见不得人。比如刘备,曹操,甚至光武帝刘秀之流,最多可以算是枭雄、奸雄或者伪英雄,哪一个是真的奔着造福苍生而去的?小小邓奉,可谓英雄。

真正的英雄,是不计较个人得失,怀着一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赤子之心,道阻且长,虽千万人,吾往矣!

标签: 邓奉西汉

更多文章

  • 刘秀为什么将自己的墓地选在黄河边上?刘秀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刘秀

    刘秀为什么将自己的墓地选在黄河边上?刘秀是个怎么样的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关于刘秀,有人把他称为“位面之子”,也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他能成为皇帝很大程度上得天道相助,是运气特别好的皇帝。(刘秀像)当然了,刘秀运气好,其实也是他努力的结果。他虽说是正儿八经的

  • 刘秀:封仇家为诸侯,曹植、诸葛亮对他评价甚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秀,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他是开国皇帝中老好人,封仇家为诸侯,曹植、诸葛亮对他评价甚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统治者多以铁血无情、严苛残暴的面目示众,其中不乏颇具城府的野心家,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仔细地排查一下,宽容仁厚的帝王形象,始终存在于戏台剧

  • 刘秀身为是汉室宗亲 为何汉朝还是分为东汉和西汉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汉朝

    还不知道:刘秀是汉室宗亲为何汉朝还是分为东汉和西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证据很简单,刘秀的江山并不是从西汉继承来的,而是通过征战,从新朝手里以及新朝末年的其他起义军手里夺过来的。东汉和西汉是事实上的两个王朝。但因为刘秀是刘邦的后裔,因此打着刘氏皇室宗亲的旗

  • 刘秀骑牛打仗被笑话,结果成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但凡当皇帝的必然是器宇轩昂,一看就是真龙天子样。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正好就是这一款。传说此人身高七尺三,美髯长须,额头凸起,按照传统说法这是典型的帝王之相。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帝王,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还是个被人嘲笑的角色。此人名为刘

  • 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刘秀功成名就为何知名度不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秀

    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刘秀功成名就为何知名度不怎么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秀的确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当时王莽终结了西汉,建立了新朝,颁布了一系列看似穿越一样的规章制度,但是出现了一个“位面之子”刘秀,重新改写了王莽带来的超前历史,另一方面,刘秀的为人也是值得称

  • 桃城之战结果如何?尽显刘秀的军事决断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桃城之战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平定一方割据势力庞萌的一场大战。在我国五千年的战争历史上,桃城之战可能微不足道,但这场战争将刘秀的临战决断能力充分表露无疑。庞萌原是绿林军将领,更始政权建立以后,更始帝派刘秀到河北宣抚。刘秀的人生

  • 文武双全的皇帝,刘秀年轻时在干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秀的故事。在有生之年,刘秀从“得天下”到“治天下”,开创了史称“光武中兴”的时代。短短数十年间,就有如此成就,究其原因,既和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也和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娴熟的驭人之道有关。刘秀最值

  • “昆阳之战”后,刘秀沦为无兵无权的“光杆司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始元年(23年),刘秀率领绿林军打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昆阳之战”,此后王莽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逆转。在很多人印象中,立下如此大功的刘秀必然是官运亨通乃至登基为帝,中兴大汉。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刘秀在打赢决定性的“昆阳之战”后反而跌入了

  • 刘秀为什么要用延续汉作为国号?而不是自己当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东汉

    还不知道:刘秀为什么不做开国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秀经过自己的拼打创立了东汉,他创立了一个新的朝代,但是他却打着汉朝的旗号,而且昭告天下,他是汉氏宗亲,他承认自己是刘邦的九世玄孙,那么这都是为了什么呢?他打天下也不容易,而且这是因为他的真才实学,让他

  • 刘秀的“度田运动”是什么?“度田运动”效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刘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度田运动”效果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从字面上来看,“度田”,即丈量土地。但刘秀要做的,除了丈量土地外,还要“案比”,即清查户口。要知道,这二者是密切相关的。豪强地主大量兼并了土地,就会迫使大批的农民破产变为流民、奴隶及依附人口。这些流民、奴隶及依附人口只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