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为什么将自己的墓地选在黄河边上?刘秀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刘秀为什么将自己的墓地选在黄河边上?刘秀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9 更新时间:2024/2/12 20:01:34

刘秀为什么将自己的墓地选在黄河边上?刘秀是个怎么样的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关于刘秀,有人把他称为“位面之子”,也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他能成为皇帝很大程度上得天道相助,是运气特别好的皇帝。

(刘秀像)

当然了,刘秀运气好,其实也是他努力的结果。他虽说是正儿八经的大汉皇族后裔,但到他那一代时,家庭早已破落。

不过,刘秀不甘沉沦,努力学习,在长安研学期间,立下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人生大志。

后来,刘秀更是白手起家,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最终建立了东汉政权。

刘秀统一天下后,对军队和吏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百姓休养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几次释放奴隶,减少赋税等。在他的治理下,很快便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刘秀生前由于善待开国功臣,推行仁政,深得朝臣和百姓赞誉,是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受到了后世不少赞扬。

可是,在他刘秀去世后,他陵寝所在地的选择,却让后人颇为费解。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皇帝对自己的身后之事总是特别重视,他们往往登基之初就会四处选择吉地,并大兴土木修建帝陵。

一般而言,背山面河的阳面之地,往往是帝王们的首选。按风水学来讲,这种地方开阔通便,不仅彰显他们开阔的胸襟,驾驭万物的志向,并能福荫后人,永固江山。

比如,洛阳北部的北邙山便是历代皇帝首选的上好吉地,由于它山势开阔,又面对黄河,因此是历代中原建都的皇帝们首选陵寝之地。古代一直流行“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意即如此。

(北邙山)

然而刘秀的皇陵,却偏偏在北邙山对面的黄河滩上,也就是传说中的“枕河蹬山”。从风水学上来看,这似乎并非吉地,对后世江山也没有好处,那么一向“有权略”的刘秀,为何会葬在这里呢?

关于这个问题,野史上有个记载,说刘秀本来是想在北邙山上修建陵墓,但太子刘庄偏偏是个反骨,他说向东,刘庄一定向西,总之处处跟他不对付。

刘秀担心就算自己在北邙山建了陵墓,刘庄也会存心捣乱,把他葬在黄河滩上,所以犹豫不决,一直没有建造陵墓。

结果这一拖就到了62岁,刘秀得了一场大病,眼看就到了弥留之际,刘庄在病榻前问他,想葬在何处?刘秀本想说北邙山,但一想到刘庄从没有依过他一件事,便改口说自己命中缺水,死后就葬在黄河中便是,说完便驾崩了。

刘庄想到多年来,总是顶撞刘秀,心里愧疚不已,不免大哭起来,并对着刘秀的遗体发誓,这次一定听从他的嘱托。

随后刘庄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打造了图案精美的龙船,作为刘秀的灵柩。

待到下葬吉时,刘庄命人将灵柩抛入汹涌的黄河中。

谁知灵柩落入水中不久,汹涌的黄河水竟向北涌去,而灵柩落地之处的河床却显露了出来,紧接着又刮起一阵大风,瞬间灵柩所在的地方便高高隆起了一座陵丘,于是此处便成了刘秀的原陵所在地。

(刘庄像)

当然,这个野史不足为信。

据史书考证,刘秀在公元50年时,便开始在北邙山和黄河之间建造自己的陵墓了。

由于刘秀是个谦卑的人,他认为自己“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所以他在建造陵墓时,要求“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陵寝占地不要超过二三顷,同时也不要把陵墓修得如山陵一般,只要排水畅通即可。

刘秀弥留之际,还特意交代说,随葬品只可用瓦器即可,切不要把金银铜锡等贵重器皿作为随葬品。

在刘秀的指示下,他的陵墓被修建得简朴庄严,再加上后人都知道他墓中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瓦器,因此当北邙山的帝王陵墓被疯狂盗挖时,刘秀的原陵却从没有盗墓贼光顾。

当然,除了墓室中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品外,还一个原因,就是原陵处于黄河滩上,它的下面就是流沙结构,所以盗墓贼就算想下手,也不敢贸然行动。

所以,刘秀的陵墓最终“枕河蹬山”,都是他关心民间疾苦,提倡节俭的缘故。与他生前的作为是一脉相承的。

标签: 汉朝刘秀

更多文章

  • 刘秀:封仇家为诸侯,曹植、诸葛亮对他评价甚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秀,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他是开国皇帝中老好人,封仇家为诸侯,曹植、诸葛亮对他评价甚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统治者多以铁血无情、严苛残暴的面目示众,其中不乏颇具城府的野心家,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仔细地排查一下,宽容仁厚的帝王形象,始终存在于戏台剧

  • 刘秀身为是汉室宗亲 为何汉朝还是分为东汉和西汉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汉朝

    还不知道:刘秀是汉室宗亲为何汉朝还是分为东汉和西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证据很简单,刘秀的江山并不是从西汉继承来的,而是通过征战,从新朝手里以及新朝末年的其他起义军手里夺过来的。东汉和西汉是事实上的两个王朝。但因为刘秀是刘邦的后裔,因此打着刘氏皇室宗亲的旗

  • 刘秀骑牛打仗被笑话,结果成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但凡当皇帝的必然是器宇轩昂,一看就是真龙天子样。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正好就是这一款。传说此人身高七尺三,美髯长须,额头凸起,按照传统说法这是典型的帝王之相。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帝王,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还是个被人嘲笑的角色。此人名为刘

  • 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刘秀功成名就为何知名度不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秀

    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刘秀功成名就为何知名度不怎么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秀的确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当时王莽终结了西汉,建立了新朝,颁布了一系列看似穿越一样的规章制度,但是出现了一个“位面之子”刘秀,重新改写了王莽带来的超前历史,另一方面,刘秀的为人也是值得称

  • 桃城之战结果如何?尽显刘秀的军事决断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桃城之战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平定一方割据势力庞萌的一场大战。在我国五千年的战争历史上,桃城之战可能微不足道,但这场战争将刘秀的临战决断能力充分表露无疑。庞萌原是绿林军将领,更始政权建立以后,更始帝派刘秀到河北宣抚。刘秀的人生

  • 文武双全的皇帝,刘秀年轻时在干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秀的故事。在有生之年,刘秀从“得天下”到“治天下”,开创了史称“光武中兴”的时代。短短数十年间,就有如此成就,究其原因,既和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也和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娴熟的驭人之道有关。刘秀最值

  • “昆阳之战”后,刘秀沦为无兵无权的“光杆司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始元年(23年),刘秀率领绿林军打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昆阳之战”,此后王莽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逆转。在很多人印象中,立下如此大功的刘秀必然是官运亨通乃至登基为帝,中兴大汉。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刘秀在打赢决定性的“昆阳之战”后反而跌入了

  • 刘秀为什么要用延续汉作为国号?而不是自己当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东汉

    还不知道:刘秀为什么不做开国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秀经过自己的拼打创立了东汉,他创立了一个新的朝代,但是他却打着汉朝的旗号,而且昭告天下,他是汉氏宗亲,他承认自己是刘邦的九世玄孙,那么这都是为了什么呢?他打天下也不容易,而且这是因为他的真才实学,让他

  • 刘秀的“度田运动”是什么?“度田运动”效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刘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度田运动”效果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从字面上来看,“度田”,即丈量土地。但刘秀要做的,除了丈量土地外,还要“案比”,即清查户口。要知道,这二者是密切相关的。豪强地主大量兼并了土地,就会迫使大批的农民破产变为流民、奴隶及依附人口。这些流民、奴隶及依附人口只好反

  • 刘秀为什么被称为成语皇帝 刘秀和成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秀,成语皇帝

    还不知道:成语皇帝刘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汉朝皇帝,好像西汉的皇帝要比东汉皇帝更广为人知一些,不过东汉皇帝中也有一位文武双全之人,他就是汉光武帝刘秀。要不是刘秀起兵将王莽击败,可能汉朝就要提前结束了,刘秀通过长达12年的统一战争,最后彻底结束全国的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