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大哥打下的天下 为何要立刘玄做皇帝?

刘秀大哥打下的天下 为何要立刘玄做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91 更新时间:2023/12/30 5:26:52

王莽十四年正月,王莽的前队大夫酎阜被汉军杀死。此时新莽政权在南阳的兵力已经没有能力剿灭绿林军起义,王莽一边在全国组织联军剿灭叛匪,一边命令南阳方面的部队坚守宛城以待援军。新莽政权在南阳的部队主要有纳言将军严尤率领的剿匪部队和宛城守军,严尤看到酎阜被杀,想急忙把自己的部队往宛城带,想与宛城的部队汇合,一起抵抗绿林军。

但是严尤还是晚了一步,汉军大败酎阜之后马上向宛城扑了过来。酎阜破釜沉舟没用明白,这次刘縯过河之后也来了一次破釜沉舟,大败酎阜后汉军大振,有如饿虎出笼,很快在育阳截住了严尤的部队。一边是士气大振的汉军,一边是无心恋战的新莽军,两军交战莽军一触即溃,主将严尤陈茂弃军而走,算是捡回一条性命。

网络配图

此时南阳已经没有能与汉军相抗衡的部队了,各个部队只能坚城自守,等待王莽派大军救援。此时一支无比庞大的军队正在组建之中,这支部队集合了天下所有的兵马,王莽对于平定南阳叛军志在必得。

王莽那边忙着组建部队平定叛乱,汉军这边忙着分享胜利果实。汉军的组成很复杂,发起人为刘縯,刘縯的部队由南阳刘室宗亲组成,部队称为柱天都部,简称柱天军有七八千人。而大部分是由绿林军组成,绿林军又分三部分,王凤的新市军三万多人,王常的下江军五千人和陈牧的平林军两万多人。王常的下江军和王凤的新市军本来是一家,后来分家后各自发展。还有一小部分是南阳的大家族组成的,其中包括李通李轶邓晨等。所以无形中汉军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王凤和陈牧为首,以绿林军为主体组成,一派以刘縯为首,由南阳宗室和士大夫组成。

打败酎阜严尤后,陆续有一些民众加入到汉军中,汉军的规模很快增加到十几万人。几股部队虽然在遇到大敌的时候可以齐心协力,可是在没有直接威胁的时候,就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领导,摩擦渐渐增大。所以大家就想推举出一个人当皇帝,将部队统一部署。

之前已经说过了,汉军内部已经分成了两派,绿林军一派,柱天军一派,南阳士大夫大多数支持柱天军。在战争年代讲究的是纯实力,谁的实力强谁就说的算,这是永久不变的法则。很明显南阳宗室的实力不如绿林军,说话的分量也自然不如绿林军,所以绿林军是不给能接受刘縯当皇帝的。但是大家是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起兵的,而且人心思汉,所以柱天军也不能同意绿林军的统领当皇帝。这个时候绿林军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陈牧的军队中有一个偏将军,叫刘玄,也是南阳的宗室出身,早年因为替哥哥报仇,杀了人跑到了绿林军人,后来在陈牧军中做安集掾。绿林军就想立刘玄为帝,这样大权即在绿林军手里,又有立刘室之名。

网络配图

刘縯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真是气不打一出来,自己辛辛苦苦谋划起兵造反,结果却让别人摘了桃子。但是刘縯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翻脸,更何况王莽的大部队还在路上,如果现在翻脸无外乎自杀。刘縯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没有直接反对刘玄当天子,而是采取了迂回的策略。他说“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推翻王莽,现在还是不议论谁当天子的时候,现在赤眉军的人数也很多,如果他们听说我们立了天子他们也可能立天子,那时候我们两伙相争,还怎么推翻王莽。我们不如等一等推翻了王莽在说,如果到时候赤眉先立皇上了,并且贤能的话我们就追随他就完了。”

刘縯说的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好像自己从来没想过当皇帝一样。刘縯这样一说大家觉得有道理啊,没法反驳啊。但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和智慧都显得苍白无力,这个时候绿林军中的张昂说话了,他说“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其他的绿林军将领也都纷纷附和。张昂在说话的时候还把剑也抽出来了,意思是今天就得这么干,要不就火并,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刘縯没办法只能同意立刘玄为天子。

网络配图

刘玄立为天子,成为更始帝,然后大封功臣。刘縯被分为三公之一的大司徒,叔父刘良被封为国三老,绿林军出身的王凤被封定国上公,王匡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陈牧为大司空。除了皇帝之外地位最高的六人中有四个是绿林军出身,两个柱天军出身,而且战争年代三公之首也是绿林军的人。包括其他的将军列侯也一样,绿林军都要比柱天军多。刘縯虽然很不甘心,但是他现在只能忍耐,他要等到自己足够强大了在翻脸。他有耐心等待,他已经看透了刘玄他们一伙,他知道他们终究坐不稳江上,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推翻王莽的过程中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到时候要让他们把从他身上拿走的都还回来。

帝也称了,功臣也分封了,仗还是要继续打的。刘玄把主力分成了两部分,刘縯、朱鲔率领大部队围攻宛城,朱鲔是绿林军出身,官职为大司马在刘縯的大司徒之上。另一部分由王凤和王常率领,攻打南阳周边的郡县,包括昆阳、定陵、郾城等,这些小的城镇很快被攻破,兵锋直指洛阳。汉军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即将迎来一场大决战,如果失败将瞬间灰飞烟灭,如果成功将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前进。

标签: 刘秀

更多文章

  • 刘秀得陇望蜀统一天下 曹操得陇不望蜀鼎足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秀

    成语得陇望蜀的原意是已经取得陇西,还想攻取西蜀,常用来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是一个贬义词,它有两个来源刘秀和曹操,刘秀得陇望蜀统一天下,而曹操得陇不望蜀鼎足三分。光武帝刘秀刚称帝时,天下尚未统一,隗嚣在陇右,公孙述在蜀中成都称帝。隗嚣表面上归顺了刘秀,实际却在公孙述和刘秀之间游走。建武五年四月,刘

  • 汉朝的两个开国皇帝,刘邦和刘秀谁更厉害?有什么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

    刘邦狠,刘秀柔刘邦与刘秀的性情反差极强,刘邦狠,刘秀柔。惨烈的彭城之战,刘邦的家人被楚军追得四散逃亡。突围途中,为了自己能快点逃命,刘邦竟使出了常人难以置信的狠招:将车上刚找到的一儿一女无情推下车去。虽然两个儿女最后得以逃生,但刘邦“大义灭亲”的壮举还是令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还是在这次彭城之战中,

  • 苏茂邓奉为什么会叛变刘秀?刘秀为什么要杀邓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秀,盖延,邓奉,邓禹

    建武元年(25年),更始帝刘玄战败而亡。十一月,刘永自称天子。公元26年(建武二年)四月,刘秀命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主将,以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四人为副将,率军数万东征割据雎阳的刘永,苏茂也率旧部参加这次军事行动。但是苏茂在军中被盖延看不起,就举兵造反,杀害了淮阳太守潘蹇

  • 刘秀为什么要在已经投降的赤眉军面前耀武扬威呢?其中竟有如此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赤眉军

    公元27年正月十六日,赤眉军在崤底之战中被冯异打败,陷入刘秀大军的重重包围。于是,赤眉军十万将士准备全部投降。被赤眉军硬逼上皇位的刘盆子派刘恭向刘秀乞降,说:“我率领百万部众投降陛下,陛下怎样对待呢?”刘秀的答复很倨傲,只有一句话:饶你等不死罢了!十九日,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去的刘盆子献出所得的传国

  • “光武中兴”的刘秀能被后代史家所称颂,为什么不出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刘秀,光武中兴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汉室宗亲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

  • “方正不阿”申屠刚,王莽用不来,刘秀也用不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申屠刚,王莽,刘秀,汉朝

    申屠刚,字巨卿,两汉之际扶风茂陵人。申屠刚的七世祖是汉文帝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这人就刚正不阿,到了申屠刚这一辈这个特点就更突出了。申屠嘉自幼喜欢读书,“质性方直”,非常仰慕史猷和汲黯的为人,这二位都是方正之士。郡守听说申屠刚的为人后,任命他为郡中的功曹,参与郡中的政务。汉平帝死后,皇太后王政君掌握了

  • 东汉统一战争:光武帝刘秀消灭割据势力完成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统一战争,东汉,刘秀

    东汉统一战争是指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关东、关中、陇右、蜀中等地的割据势力,再次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战争。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称帝,建都洛阳,采纳来歙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建武二年(

  • 赤眉军投降后,为什么刘秀先让其吃饱?不谈国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赤眉军,刘秀

    刘恭毕竟宗室出身,又是读书人,见到刘秀跪拜后,还想讨得些优待条件,就试探性问刘秀:“(刘)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事到如此,刘恭还是打诳语。如今的赤眉军,哪里还有百万!这些天杀的杀逃的逃,其实只剩下十多万人了。刘秀一笑,回答只有一句:“待汝以不死耳!”虽然刘秀这句话不怎么客气,毕竟弟弟能够保

  • 更始帝刘玄为何派遣刘秀北渡黄河,招抚河北州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更始帝,刘玄,刘秀

    更始帝刘玄为何派遣刘秀北渡黄河,招抚河北州郡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时一个噩耗传来,刘秀的长兄大司马刘縯被更始帝冤杀。哥哥无故被杀,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是,刘秀强忍悲伤,益发谦逊,且悲愤不形于色,彰显出刘秀韬光养晦、隐忍负重的心计。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

  • “成语大王”刘秀,一生创造成语不停,其中这个曾影响曹操决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汉军攻占了略阳(今甘肃庄浪南)。为了夺回这一陇右要地,隗嚣亲率数万大军攻城。汉军死守,和陇右军队展开激战。鉴于陇右战局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刘秀再次御驾亲征,本人亲临长安,指挥汉军的平陇作战。由于据有河西五郡的窦融部率步骑数万大军归汉,汉朝实际上对隗嚣的陇右军队构成东西夹击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