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初三杰韩信和张良下场都不好 萧何为什么能够留到最后

汉初三杰韩信和张良下场都不好 萧何为什么能够留到最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4/1/9 12:14:5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初三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古代官场上,对于那些大臣而言,做的不好对不起天下百姓,做得好又会引起皇帝猜忌,细数历史上那些有声望的臣子,其中不乏因为功高盖主而被除掉的,朱元璋底下的臣子就是鲜明的写照,即使帮助其从平民登上高位,一旦影响皇帝的权威时,那些臣子的下场仍旧是死路一条。

除了朱元璋,其实刘邦也是一样,他能够成功建立汉朝,萧何韩信张良三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就连他本人也曾表示,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天下,就是这三人在助他。

韩信深谙用兵之道,帮助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张良善于谋划,是他的智囊,萧何为他做好强有力的后盾。然而,后来的韩信、张良和萧何,一个因被猜忌而死,一个被迫主动请辞,只有萧何一直留在刘邦身边。

可以说,古代的君臣相处之道当真是一门学问,若是没有研究透彻,带给自己的只会是杀身之祸,韩信屡战屡胜,最后不还是惨淡收场?张良再怎么聪明,最终不还是被迫辞官?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萧何能够留用到最后呢?按理来说,他在百姓心中声望很高,刘邦不可能不猜忌吧?

一、张良、韩信先后“离开”,萧何更为“突出”

1、张良急流勇退,选择归隐

人们都知道,皇帝可以同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张良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此来形容,张良早年帮助刘邦夺取天下,替他出谋划策,多次以奇谋取胜,甚至还在危难之间救了刘邦性命。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长期的相处,张良这样一个善于观测人心的谋士,自然也发现了刘邦的特性,为人善猜忌,根本不是可以共同享受富贵之人。

也正是因为他深知刘邦的个性,深知自己可能已经挡了刘邦的“路”,为了身家性命,毅然决然选择归隐,最终反而成就了一段佳话。图片:张良选择归隐剧照

2、韩信自恃功高,走上绝路

韩信与张良、萧何二人相比,在为政这条路上注定要艰难得多,他没有另外两位那般善于谋略,仅从他自恃功高、不断谋取利益这点上就能看出来。

刘邦和楚国对峙得焦头烂额之际,他却要求刘邦封自己为王,自古以来,同姓王爷都不好做,更何况是异姓王?尽管他在被封为异姓王之后依旧听从刘邦的指挥,但是刘邦怎么可能全心全意的信任他呢?

即使他是打江山的元老,在影响了刘邦的权益之际,刘邦也还是会选择除掉他。最终刘邦、吕后、萧何等人共同作用,一代名将就这样逝去了。

当初帮助刘邦打江山的三个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只剩下了萧何,看似萧何很厉害,实际上,没有人替他分摊“影响力”,他也愈发“冒尖”,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刘邦的猜忌之中,早已有一把刀架在他脖子上。

作为元老级人物,他的地位过于特殊,再加上多年来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萧何步步都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一招被灭。图片:韩信自恃功高剧照

二、为了消除刘邦的猜忌之心,萧何被逼无奈做一事

1、忠心耿耿仍被猜忌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韩信的伯乐,难道这是萧何愿意见到的事情吗?不尽然吧!萧何当初提携韩信,也正是因为熟知韩信的能力与秉性,然后到了后来,刘邦看不惯韩信,疑神疑鬼,作为刘邦的臣子,这时候的萧何选择了刘邦,全力协助刘邦除掉隐患。

而除此之外,为了刘邦的天下,萧何更是尽心尽力,在刘邦外出平定叛乱之时,萧何稳定后方,为他安抚民心,接济贫苦百姓,为了民生当真是鞠躬尽瘁,从这一点来看,萧何对刘邦是忠心耿耿。

然而即使这般,萧何却还是引起了刘邦的猜忌,在刘邦看来,萧何能力太强,虽然给与他不少帮助,但是他在百姓当中的声望着实是高,甚至还要超过于他。

对于天子而言,臣子更得民心,这怎么能忍呢?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刘邦虽然在外打仗,但是却常常派人询问萧何在干嘛?看似是关心,实则是在试探和监视。图片:萧何稳定后方剧照

2、负了百姓却得到信任

萧何是个聪明人,深知伴君如伴虎,对于刘邦的种种行为,或许他也早已发现了玄机。当初帮助刘邦除掉韩信,刘邦为了嘉奖他,赐他封邑五千户,准他上朝时可以不穿朝服,但是萧何却并不敢听从。

甚至在刘邦的一再试探之后,更是主动上缴家中钱财作为军需,将族人送去前线,奔赴战场,为国效力,也是送“人质”给刘邦以表示忠心吧。

尽管萧何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但此时的刘邦还是没有完全消除疑心,为此,萧何身边一个名为召平的谋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要他“败坏名声”。

“您虽然是在尽心尽力的做事,一心为了天下百姓,得到了百姓的称赞,但正是因为你在百姓那里声望太高,隐有超过天子的趋势,即使您没有野心,也还是会引起天子的猜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表示忠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败坏您的名声,让百姓对您失望了,天子才会愈发信任于您。”图片:萧何身居高位剧照

这个主意看似是个馊主意,对于一向爱护百姓、廉洁奉公的萧何来说,实施起来着实有难度,但是为了消除刘邦的猜忌,他只得如此为之,违背着良心抢占百姓土地,损公肥私,搞得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后来刘邦在外征战结束回城之际,有百姓围到刘邦面前告状,投诉萧何的种种劣迹。

按理来说,臣子做了这等坏事,天子应该恼怒才是,但刘邦却是“多云转晴”,对萧何的处治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严厉的审问萧何,“怎么会做出这等事情?”实际上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他抓住了萧何的把柄,自以为萧何也是那种眼界小之人,在百姓那里的声望也没有那么高了,不会威胁到他的存在,自此对萧何更加信任。图片:萧何剧照

从萧何的事迹来看,为臣者,仅有优点也是不太行的,有好有坏,方便皇帝把控,这才是为臣之道。如此看来,萧何能够一直留在刘邦身边做事,也当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对此,各位朋友怎么看呢?

标签: 韩信张良

更多文章

  • 中国智慧故事之张良巧计解危难,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张良巧计解危难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良巧计解危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天,刘邦在洛陽附近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騷,走近他们的时候,就停止了议论,只见将军们的脸上带有埋怨的神色,看样子对刘邦挺有意见呢!刘邦找来了张良,问他出了回事,张良如实汇报说:“将军正在议论造反的事!”这句话让刘邦

  • 燕王卢绾选择叛变刘邦并非为己谋私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燕王卢绾

    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张良萧何等人的声望更加高,而卢绾鲜有人知,但是其实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卢绾的威望还要在萧何等人之上,他是刘邦手下嫡系之中唯一一个封王的,而且还是封为了燕王,可以和中央内外夹击,对付其他的诸侯王,可见当时卢绾是多么的受信任。卢绾也是刘邦一起的人,他也出生于沛县(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竟然出了

  • 与刘邦形影不离的卢绾 后来为何遭卢绾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卢绾

    卢绾(读lu wan)沛县人,与刘邦是同年同日生的发小,两家非常要好,卢绾与刘邦形影不离,一块逃亡一块起义,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称帝后,卢绾被封为燕王。卢绾在刘邦军中的地位和刘邦对他的信任是所有人都无法比拟的,他甚至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但是当卢绾被封为燕王后,由于担心步韩信、英布的后尘,和叛军陈豨

  • 刘邦手下嫡系燕王卢绾为何要叛变归附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燕王卢绾

    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张良萧何等人的声望更加高,而卢绾鲜有人知,但是其实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卢绾的威望还要在萧何等人之上,他是刘邦手下嫡系之中唯一一个封王的,而且还是封为了燕王,可以和中央内外夹击,对付其他的诸侯王,可见当时卢绾是多么的受信任。卢绾也是刘邦一起的人,他也出生于沛县(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竟然出了

  • 刘邦称帝大封群臣,卢绾为何能凌驾于萧何之上?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刘邦,卢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卢绾为何能凌驾于萧何之上?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邦起兵反抗暴秦,最后又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可以说他的丰沛故人出力良多。正是这些从沛县起兵时候,就一直跟随在他左右的铁杆,才帮助他化险为夷,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汉朝开国后,刘邦大封群臣,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

  • 卢绾不是刘邦的发小吗?刘邦为何派军队去对付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卢绾,刘邦,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卢绾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当了皇帝后,杀了不少功臣。不过仔细分析,他所杀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项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背叛项羽投奔过来的。比如韩王信、彭越、英布等人。包括韩信也是这样一种情况。而像卢绾这种,从刘邦沛县举事开始,就跟着他

  • 历史上第一个太尉,卢绾最后为何会逃亡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卢绾,刘邦,汉朝

    你们知道卢绾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卢绾为何不同于其他诸侯王呢?因为他不仅仅是刘邦的老乡和挚友,而且两家还是世交,卢绾更是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当年刘、卢两家同时喜得儿子,乡民们一同祝贺。这卢绾和刘邦打小关系就好,一同上过学,一起翻过墙,有时候卢绾父亲不让卢绾和刘邦鬼混,只要刘邦

  • 汉朝窦太后简介揭秘 真实的窦漪房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窦太后,窦漪房

    窦太后简介窦漪房——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窦漪房是西汉时期的一代美人,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到皇后,太后,直至太皇太后,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

  • 居然不是窦漪房 汉文帝的“挚爱”竟是一介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窦漪房,汉文帝刘恒

    提到汉文帝刘恒,人们一般都会想到他的皇后窦漪房,特别是经过影视剧的渲染,两人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恩爱夫妻的典范。但历史是残酷的,真相有时候还会让人感到无法接受。事实上,当窦漪房年老色衰,双目失明后,便失去汉文帝的宠爱。夺去汉文帝宠爱的,不仅有女人,还有男人!这名男子深得汉文帝的宠爱,其待遇甚至超越文帝的

  • 历史上汉文帝刘恒与窦漪房的真实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文帝,刘恒,窦漪房,汉朝

    汉文帝刘恒与窦漪房的真实爱情故事古代专制社会,皇帝是最大的嫖客,皇宫是最大的妓院。没有人不说皇帝好色。可是,汉文帝似乎是一个特例,几乎没有人说汉文帝好色,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与汉文帝有染的女人屈指可数。对于这一点,《美人心计》中汉文帝刘恒对窦漪房感情专一且深情。而历史上汉文帝刘恒对窦漪房的感情就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