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还写了一篇流传万世的散文

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还写了一篇流传万世的散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45 更新时间:2023/12/11 18:25:42

说到千古一帝,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成吉思汗这样的开疆扩土的独夫,但成吉思汗满手血腥,屠城太多,历代鄙视批判者甚多,包括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提到千古一帝,也甚为勉强。但是有一个皇帝,在其生前死后,因为给百姓带来太多的福利,提到强民安民的千古一帝,则汉文帝是第一个必须考虑的人选。汉文帝一生十分关心民生问题,认为农业是民生之本,所以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不仅大幅度免除农民的租税,还亲自带头到田间耕作,沿袭周礼之“耒礼”,开创了皇帝“亲耕”之先例。后世皇帝的“圣驾躬耕”或“演耕”等,都源于此。

即位之初,列侯大都住在京城长安,封邑离得远,要靠官吏士卒供应运输给养,既浪费又辛苦,而这些列侯也无法教导和管理封地的百姓。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便命令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国去,以减轻民众的负担。

汉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结果召来工匠一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汉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已经有先帝留下来的宫室可以居住,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于是马上作罢。

汉文帝自己平时所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他所宠爱的慎夫人,也要求甚严,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榜样。

到了晚年,有关部门给文帝建造陵墓。文帝则千叮咛万嘱咐,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

就是在临时之前,文帝依然心系民生、不忘为民着想,下诏说,自己死后,百姓哭吊三日就可除去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应当参加丧事、服丧哭祭的人,都不要赤脚;服丧的麻带宽度不要超过三寸,不要陈列车驾和兵器,不要动员民间男女到宫殿来哭祭等。

汉文帝的宽厚仁爱,也是史上少见。他不仅废除了株连无辜的连坐法和摧残肉体的肉刑,也不滥杀无辜。

汉文帝三年,文帝为了抵御匈奴,亲往代地。济北王刘兴居得知后,想趁机起兵造反,打算袭击荥阳。文帝下令灌婴率军打垮了济北叛军,俘虏了济北王,随即便宣布郝免济北国内随济北王造反的官吏和百姓。

而且,这样一位千古一帝,还写了一片空前绝后的伟大散文。按照当前国际惯例,能成为伟大散文的,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流传千古不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超越阶级和时代;2、不含一丝三伪文学成分;3、文本上富于开拓创新,为后世师;4、具有史诗、文物、文明、思想等多重价值。刘恒的《赐南粤王赵佗书》,就是一篇这样的好散文。此文自从选入《古文观止》,就一直是童蒙的必背美文,在文本上开了散文圣旨的先河,结合了书信、散文、圣旨三种问题之长,而又没有丝毫的“奉旨写作”的三伪文学成分,不啻为一片七绝古今的好散文。文章短小精悍,措辞得体,字字谦和,字字锋利如刀。层次清楚,表达含蓄。说理充分,大义凛然。观文帝遗匈奴书,赐赵佗书,以黄老之术,柔御天下,安匈奴,定南粤,不亦智也。现将全文录与此,括号内略加注解,以飨读者。

皇帝谨问南粤王,甚苦心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与代

,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逝,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悖暴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

(此段叙慰问之意,表明身份,言己已即帝位,弦外有音。)

乃者闻王遗将军隆滤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 罢将军博阳候;亲昆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

前日闻王发兵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意动用法)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使动用法)人之妻,孤(使动用法)人之子,独(使动用法)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

(善意回应,双关语;责其发兵之害。字里行间暗含机锋。)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日:“高皇帝所以介(同“界”)长沙土也”。朕不能擅变焉。吏日:“得王之土,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地名)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禇五十衣,中禇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

标签: 汉文帝汉朝

更多文章

  • 刘邦到底哪里来的魅力 为什么喝酒总是不给钱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喝酒

    刘邦为什么喝酒总是不给钱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刘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人真的不简单哈,嘿嘿,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刘邦啊是真的挺厉害的,话说刘邦在没有发迹之前在他们那儿喝酒是从来不给钱的,总是赊账,而且年底了别人也不找他要,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

  • 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提拔他的乡下朋友 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提拔他的乡下朋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能当上皇帝,并且很快提拔他乡下的那些朋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刘邦团队有三个当时的绝顶人才,就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虽然说樊哙、曹参、陈平、卫绾这些人稍微差了一点,但用好了

  • 刘邦允诺韩信的“三不杀”是什么?为何韩信最后还是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韩信

    刘邦允诺韩信的“三不杀”是什么?为何韩信最后还是死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于高祖皇帝允诺韩信的三不杀。大多出现在演义以及戏曲之中,因此现在对种说法真假程度不得而知,假设刘邦赐予韩信三不杀,吕后最终依旧将韩信杀死,吕后在杀韩信的过程中是否违抗了刘邦的旨意呢?首先张良有没有为保

  • 刘邦在逃跑途中一次次将儿女踹下车,夏侯婴为何舍命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刘邦,夏侯婴

    刘邦在逃跑途中一次次将儿女踹下车,夏侯婴为何舍命相救?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平背楚投汉的第一计,便是叫刘邦直取彭城。刘邦原本的计划是,一点点把其他小诸侯王吃掉,最后再跟西楚霸王项羽一决雄雌。听了陈平的主张后,刘邦认为,此计甚妙。携节节胜利的优势,趁项羽深陷齐地,直接攻占项羽的

  • 如果当年跟刘邦争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会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

    如果当年跟刘邦争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会获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没有如果,刘邦和曹操作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是没法在现实里碰头的,所以也很难回答结果如何。刘邦、曹操都是极为出色的统帅,只是在能力上有所区别。刘邦的强项在于御人,战争谋划和指挥能力只怕逊于曹操。而

  • 吹牛不做事的刘邦和韩信!为何一个遇贵人一个遭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刘邦,韩信

    吹牛不做事的刘邦和韩信!为何一个遇贵人一个遭侮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很多人都不信邪,认为有所谓的“公平”,但天下间哪有什么公平可说?不信,我简单举三个例子。刘邦“多大言,少成事”,意思是刘邦好说大话却办不成事,这样的人却被吕太公招为女婿,将吕雉这个美女嫁给了他。陈平发迹

  • 刘邦明知吕后恨戚夫人,为何不给戚夫人留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刘邦明知吕后恨戚夫人,为何不给戚夫人留后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家都知道,吕后在刘邦死后不仅大肆诛杀刘氏宗族,而且还对她曾经的情敌戚夫人进行了残酷的折磨。“人彘”这种恐怖的生物,就是在吕后手中诞生。汉惠帝刘盈在看过戚夫人的惨状后,竟吓出了心理阴影。从此不理朝政,荒废堕

  • 从废太子来看,为何说只有张良懂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195年,刘邦自从讨伐黥布回来,身中流箭,不愿就医。于是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卧床多日,宠妾戚夫人和其子刘如意常伴左右。一日,刘邦突然觉得精神尚可,便叫人置下酒席,唤太子刘盈前来伺候。刘盈听说父亲刘邦病体见愈,心甚宽慰

  • 如果扶苏继位成功会怎么样 刘邦还能有机会建立汉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扶苏,刘邦

    还不知道:如果扶苏继位成功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大数量的民间起义,起义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当权者的不理国事,不顾民命,所以才会引起整个社会的群起反抗。陈胜吴广起义中学课本里学过,可是当时却非常好奇为什么他们起义需要冒用别人的

  • 后人为什么会喜爱身为失败者项羽 而不是身为成功者的刘邦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刘邦

    还不知道:后人为什么会喜爱身为失败者项羽呢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时期,这一时期,刘邦、项羽各显神通,凭借自身以及帐下臣子们的智谋、武勇争夺天下。最终,善于用人的刘邦击败了刚愎自用的项羽,夺得了最终的胜利,并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