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武帝刘彻是怎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揭秘:汉武帝刘彻是怎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94 更新时间:2024/2/14 5:28:07

秦汉是中国第一次大统一时期,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统治庞大的帝国,从秦始皇到汉初的统治者都做了探索。秦始皇“奉法家之言”,结果二世而亡。汉初的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种姑息、妥协的思想和政策又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历史要求定儒家思想于一尊,这是为什么呢?

统治思想变化的根据中国2000多年社会基本矛盾是:政治上高度统一,经济上的极端分散。政治的集中与经济的分散这一对矛盾如何协调,不使它畸轻畸重,便成了历代统治者关心的大问题。

在“无为而治”思想统治之下,农业生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政府对农民控制得较松,许多农民为逃避赋税而脱离户籍,称为“亡人”。政府对部分农民失去控制,这当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怎样从思想上把农民控制住,使他们成为国家的顺民呢?

在统治阶级内部,虽然代表地方割据势力的异姓王早已被消灭,同姓诸侯王的势力也已从根本上削弱,但仍有一些皇室贵族、官僚和豪强地主、大商人的势力膨胀,这显然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用什么思想可以规范他们的理念和行为,从而理顺君臣、上下、尊卑的关系呢?

在西汉王朝妥协退让政策下,匈奴势力一天天扩大,肆意寇边抢掠,直接关系西汉政权的生死存亡。用什么思想可以让天下臣民能够忠君爱国、同仇敌忾地与入侵者殊死搏杀呢?

以上种种挑战与问题,刘彻认为儒家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有利武器。

新政受挫武帝刘彻在刚刚立为太子时,就深受儒学影响。16岁登基后,开始实施“新政”:罢免丞相卫绾,改组“三公”人选。任命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为丞相,王夫人的同母弟(武帝舅父)田蚡为太尉,又任精通《诗》的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还任命另一儒生王臧为郎中令(相当于皇宫侍卫长),成为武帝的近臣。

汉武帝又议立“明堂”,准备按古制大兴礼乐。“明堂”是儒家常讲的一种朝会的礼仪制度。汉武帝派人用安车驷马,将名儒申公迎来长安,具体指导筹建明堂诸事。

汉武帝跃跃欲试,正醉心于尊崇儒术,却遭到住在东宫的太皇太后的反对。她怒斥武帝,断然禁止他再搞尊儒活动。汉武帝无奈,只好放弃筹建明堂的计划,还被迫把赵绾和王臧下狱治罪。丞相窦婴、太尉田蚡都被免职。申公因病免官,回到老家,几年后就死了。汉武帝的尊儒新政,暂时受到了挫折。

董仲舒像建元六年(前135)五月,身历四朝的窦太皇太后死了。武帝年已22岁,王太后宠爱儿子,不干预政事,汉武帝有了独立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于是,终于告别了政治“禁锢期”,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董仲舒及其“天人三策”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汉代思想家、经学家,专治《公羊春秋》。元光元年(前134)五月,武帝亲自召见董仲舒。董仲舒针对武帝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得到了武帝的赏识。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建成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董仲舒宣称: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称为“天子”。按照这个说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威,这是武帝最需要的精神武器。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根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理学。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汉武帝听了“天人三策”,大为兴奋,于是从其所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改变了汉家统治的指导思想,由以前的崇尚黄老无为政治,改为崇尚儒学的礼乐文章,开了汉代文治灿烂的先河。

砥砺了汉代士子好学尚文的一代风尚。国家以儒学选士,士子以儒行励操,于是形成尊儒好学的风气;岁贡贤能,形成定制,并以考绩官吏,从而为国家多渠道选拔人才开通了航道;确立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使儒学从诸子之一,借助政府的力量,战胜百家,取得压倒优势,成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于是儒风渐盛,圣学广被,儒学实现了重大转折。

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实际上只是提高儒学地位,将其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而已,各种思想学派并未完全被禁止。儒家以外的各派学者,不仅可以公开教授、治学,而且有不少人还进入朝廷为官。

标签: 汉武帝刘彻汉朝

更多文章

  • 揭秘:汉武大帝刘彻的丰功伟绩究竟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刘彻,汉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塑造了一个民族奋起图强的伟大时代,他开创了一段留传千古的帝国传奇,他演绎了一场天地泣血的酷烈大战.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圣武大帝。他就是汉武大帝–刘彻。刘彻生于帝王之家,从小经受的是严格的以治理天

  • 《汉武大帝》第21-25剧情:刘彻与阿娇和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大帝,刘彻与阿娇和好

    汉武大帝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十一集太皇太后召见窦婴,让他转告皇帝,治国如同捧水,要端平。要他查办中尉宁成贪污事。王臧向武帝建议,让诸侯贵戚离开京城回各自领地,以免他们干预朝政。武帝命田蚡前往查办宁成之案。匈奴王子伊稚斜磨制鸣镝,训练骑射队伍。伊稚斜用亲手鸣镝射死爱妃,考验部下是否执行命令。宁成因贪污被

  • 《汉武大帝》第46-50剧情:刘彻接见张骞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大帝,刘彻接见张骞卫青

    汉武大帝分集剧情介绍 第四十六集刘彻接见张骞、卫青。刘彻与主父偃谈如何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刘彻颁诏淮南王,将各封国卫队兵收归国家。燕王妃向王太后告主父偃的状。籍福将王妃告状事告知主父偃。刘安与衡山王密约反叛朝廷。刘彻命主父偃去见王太后。主父偃与王太后谈燕王违法罪行。主父偃被派往齐国,诸侯畏惧主父偃,纷

  • 汉武帝刘彻用40年的征战 打出了中国的雏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刘彻

    我们现在看中国的版图都说像一只雄鸡,很有气势,而且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但是,千年之前我们的版图与现在有很大差距,因为历朝历代我们中国的版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有国家形态的时代开始,直到汉武帝时期我国版图的雏形才基本出现。因为在秦以前的历史中没有出现过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当时的疆域

  • 汉武帝刘彻的六大功绩与四大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的杰出君主。汉族人。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

  • 汉武帝刘彻一生的女人——陈阿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阿娇

    陈皇后(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祖籍东阳县(今安徽天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为堂邑夷侯陈午与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之女。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立为皇后。 元光五年(前130年),以“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退居长门宫。其后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前115一前107

  • 汉武帝刘彻聪慧过人登基后遣使出使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彻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7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期间击灭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网络配图首创年号,开拓汉朝最

  • 对于不听话的朝鲜汉武帝刘彻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刘彻

    在战国时期,燕国是个比较弱的国家,可这弱也是相对的,虽然惹不起那些老大哥们,燕国还是比较轻松的搞定了朝鲜,而后在那里设置了官吏,正式统治那块土地。后来秦国灭掉了燕国,在那边设立了一个辽东郡,朝鲜就成为辽东郡以外的一个国家。到汉朝的时候,辽东郡属于燕王卢绾的地盘,后来卢绾造反跑去了匈奴,他的手下也受到

  • 汉武帝刘彻的哪次致命艳遇搭上10万士兵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艳遇

    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因其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充分认可和赞叹。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

  • 揭秘:汉武帝刘彻一生中最窝囊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

    在访仙觅药的道路上,汉武帝步了秦始皇的后尘,虽屡次受骗,一再失望,但他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大有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之势。元鼎四年(前113年)二月,乐成侯丁义向汉武帝举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栾大,是一名方士。栾大个子高挑,颜值很高,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什么事在他口中都是小菜一碟,而且抡起舌头来面不改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