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悔悟还是假仁义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悔悟还是假仁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70 更新时间:2024/1/28 15:29:18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为除去项羽更是不惜代价,现在项羽已死,刘邦心中真可谓乐不可支,怎么可能有伤痛之情呢?既无伤痛之情,刘邦怎么可能为项羽一洒伤心之泪呢?所以,刘邦哭祭项羽,绝非伤痛,而是作秀。

《史记·汲郑列传》讲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郑当时是汉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他的父亲郑君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军。项羽死后,郑君归降了刘邦。后来,刘邦下令,要求原属项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项羽时,一定要称他为“项籍”。既不许叫“项羽”,更不许称“项王”。汉时习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如果称其字“羽”,则要恭敬得多;如果称“项王”,那当然更是尊敬了。

可是,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提到项羽,从不称“项籍”。要么称“项王”,要么称“项羽”,郑君这样做显然是坚守自己作为西楚国臣子的礼节,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礼。

网络配图

于是刘邦下令,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项羽部下都升为大夫,而把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的郑君一个人赶出了朝堂。郑君虽然为此断了仕途,病死家中,但是,他始终不愿以蔑称项羽作为个人的晋身之阶。可钦可敬!我们可以拿这件小事和刘邦在项羽死后为项羽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哭祭项羽一事相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哭祭项羽的虚伪。此事不仅说明了刘邦的虚伪,而且还说明了刘邦对项羽的忌恨和心胸的狭隘。项羽已经自杀,刘邦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但是,刘邦对项羽仍然耿耿于怀,非要原项羽的部下提到项羽一律蔑称之,不许尊称之。

刘邦以哭作秀,并非仅此一例。

汉二年(公元前205)刘邦一出函谷关,到达新城(今洛阳偃师),就接受当地一位董姓乡官的建议,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并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了三场。(“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刘邦为什么要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三场呢?我们只要看看刘邦哭祭义帝之后的一连串行动就可以明白。

网络配图

第一,向天下诸侯发文书,宣告项羽诛杀义帝是大逆不道。(“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

第二,号召天下诸侯随从自己讨伐项羽。(“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从此,刘邦就处处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作为自己东伐项羽的原因。

可见,刘邦哭祭义帝的目的是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宣布自己是正义之师,讨伐项羽是要为义帝复仇,诛杀以臣弑君的元凶项羽。刘邦不是个军事家,但是,绝对是一个政治家。刘邦深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一真理。他需要一面正义的旗帜,就是为了在未来的“楚汉战争”中抢占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以便利用这个制高点打赢这场战争。因此,刘邦此哭,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为自己消灭项羽捞取政治资本。

项羽一生英气逼人,绝少流泪,唯一一次例外,是“霸王别姬”: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网络配图

如果将项羽这唯一的“一哭”和刘邦的哭祭义帝、哭祭项羽这“两哭”做一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项羽是为情而哭:项羽败亡之前,只与美人虞姬哭泣而别,表现了西楚霸王柔情万种的另一面。因为项羽和虞姬此别乃生死之别,从此,霸王出逃,虞姬自杀,永无相聚之日。

也许这也是做贼心虚的一种表现,在鸿门宴上项羽没能杀死刘邦,才有了后来的乌江自刎。现在刘邦虽已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胜利,可是还是需要一点手段以掩盖自己的罪行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假心假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刘邦为什么没有污名化项羽?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相当激烈。结局众所周知项羽落败乌江自刎,自古都是成王败寇。那么,刘邦是否有污名化项羽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何得此结论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我们现在对于刘邦和项羽的认识,多来自与汉武朝的《史记》。而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明显是同情项羽的。就刘邦和项羽两人非要说谁被抹黑

  • 刘邦立的八个异性王:杀了七个唯独不敢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一共分封了8个诸侯王,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后来他杀了其中八个,为什么却放过了长沙王吴芮呢?小编来解读。然而,一切都是烟云。在政治人物心目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天下大定时过境迁后,皇家与异姓诸侯王之间无法调和的矛

  • 刘邦死后为何有四天没有发丧?为皇权平稳更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泗水亭长出生,最后却能开天辟地新建王朝政权,不可谓之传奇。作为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他死后为何要秘不发丧,直至四日后才昭告天下?这里面究竟有何原委呢?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在讨伐淮南王英布的战争中,中流矢负伤。历经四个月的奔波,回到长安后,刘邦伤势恶化。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愿意为了戚夫人而重立太子,刘邦真的是因为一个女子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一个人吗?为何他会提出想要换太子的想法?之后太子没有换成,刘邦为什么没有杀了对刘如意极有威胁的皇后吕氏?这些就是本文即将要讨论的问题。首先,刘邦一定不是一个为了女色就动摇社稷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刘邦之前

  • 刘邦和戚夫人是什么关系?戚夫人孩子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戚夫人

    古代美女何其多,但是死得惨烈的美女却不多,而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却是死得相当惨,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报复,砍去她的双手双腿,用一种艺术的残忍来结束了戚夫人的生命。刘邦到底对戚夫人和吕雉做了什么,使得他一翘辫子,吕雉就迫不及待的对付这个美貌女子?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但是在面对排山倒海的项羽军的时候还是溃

  • 刘邦有几个老婆?他最宠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根据《史记》的记载,汉高祖刘邦一生中有过八个女人,这八个女子有的在刘邦的生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则是刘邦人生中的过客。古时候的帝王妃子都有很多,后宫三千佳丽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记载来推测刘邦的那些比较出名的妃子们的身份和事迹,仅供参考。刘邦的第一个女人是一个外妇,不

  • 改变命运的宴会:项羽不杀刘邦背后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

    鸿门宴的酒还没有喝完,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顺着尿道子就溜走了。这很叫人纳闷,刘邦来参加鸿门宴,随从只有百余骑,项羽要杀他,他能跑得了吗?即便上厕所,也得被人牢牢盯着。所以,有人认为,刘邦表面看是溜走的,实际上是被项羽放走的。这样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但我以为只说对了一半:刘邦

  • 汉高祖刘邦三哭祭义帝:纯粹是政治作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刘邦是怎么死的?刘邦的真实死亡之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同时刘邦的存在向世人证明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