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被困的白登之围时双方的首领分别是谁?

刘邦被困的白登之围时双方的首领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70 更新时间:2024/1/2 19:42:09

白登之围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0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那么白登之围背景是什么呢?

白登之围画像

白登之围背景是这样的:汉朝初期的匈奴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匈奴以游牧为主,在水草丰富的地方居住。秦汉时期,匈奴的冒顿单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成为了匈奴的新任单于,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从此逐渐强盛起来,这也威胁到了刘邦的汉朝的统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称帝之后,封了大量诸侯,韩信就是其中一个较大的诸侯。韩信的封地是阳翟,地处中原腹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汉高祖刘邦不是很放心韩王信,决定将韩王信的封地迁到太原,以晋阳为都,韩信觉得晋阳离边疆比较远,不利于守卫边疆,请求将自己的王都前往更远的北方城市马邑,虽然得到了刘邦的批准,但是也引起了刘邦的不悦。

因此韩信也开始与边界的匈奴交战,但是交战的结果总是败多胜少,刘邦对此非常不满。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亲自率领10万铁骑来攻,韩信因为兵力差距悬殊,只能派出使者向匈奴求和,这样的行为更是引起了刘邦的怀疑,觉得韩信勾结匈奴对汉朝不利,并且因此责备韩信。韩信深知刘邦为人,觉得自己会因此被杀,为了保命决定与匈奴合作一共攻打汉朝。这就是白登之围背景。在此之后刘邦率兵出征匈奴,因为轻敌冒进,陷入匈奴埋伏,被困在白登山。

白登之围的皇帝

白登之围的皇帝是刘邦,当时御驾亲征的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上长达七天七夜,最后在陈平的建议下,贿赂的匈奴单于的妻子才得以成功脱险,当时刘邦身边只剩下先头部队,并且跟汉朝大军彻底失去联系。匈奴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秦末汉处之计冒顿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从而取代了父亲的单于之位。在冒顿当单于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直接统治了匈奴各部,使得匈奴有了能够跟汉朝相抗衡的能力,甚至对汉王朝在中国北部的统治构成了威胁。那么白登之围的皇帝为什么是刘邦呢?

刘邦像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并且大封诸侯王,韩信受封在颍川一带,处于对韩信的不信任,刘邦将韩信迁至到了太原郡。这使韩信对刘邦心存不满。公元前201年,韩信就勾结匈奴一起对太原发起了进攻。这一举动使得刘邦非常的震惊,在震惊之余他还非常的气愤,所以对于匈奴的进犯,他的做法是直接御驾亲征,率领着大汉王朝的三十二万士兵跟匈奴在太原展开正面冲突。

因为皇帝御驾亲征,所以士气非常高昂,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初步胜利。当时双方开战的时间是冬天,并且还下着雪,但是刘邦因为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所以认为匈奴军队不足为惧,应该乘胜追击,却没想到这是匈奴的诱兵之计。最终刘邦和他带领的先头部队,被匈奴围困在了平城的白登山上,跟汉王朝的主力军彻底的失去了联系。由此就可以得知,白登之围的皇帝是刘邦。

白登之围时匈奴的单于是谁

白登之围时匈奴饿的单于是谁曾引发人们的关注,匈奴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是以游牧为主,在秦汉之际当时还不是匈奴单于的冒顿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杀死,从此自立为单于。那么白登之围时匈奴饿的单于是谁呢?

冒顿单于

冒顿当单于的最初几年,并没有向中原发动进攻,而是向东攻占了胡人的领土,向西占领了月氏,南并楼烦和南王,也就是说冒顿单于统一了当时的匈奴各部,使得匈奴渐渐强盛了起来。秦王朝灭亡之后,楚汉相争,所以对于冒顿的渐渐强大,刘邦和项羽都无暇顾及。冒顿在此期间,成功的收复了被蒙恬掠夺的匈奴领地朝那和肤施等郡县,从而直接对汉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北部产生了强大的威胁。既然匈奴的势力已经能够跟大汉王朝抗衡,同时冒顿的野心又很大,不然他也不会杀父,并且发动侵略战争,再加上此刻匈奴的周边已经完全臣服在了冒顿的脚下,那么作为匈奴单于,为了自己部族的利益,冒顿向大汉发动进攻。

因为不满刘邦的统治,韩信开始向冒顿发出邀请,一起对大汉发动进攻,冒顿欣然接受,很快匈奴的侵略战争就打了起来。韩信叛乱的消息使得刘邦非常的震惊,震惊同时还有气愤,所以最终刘邦决定御驾亲征,最后反而中了匈奴军的诱兵之计,从而被围困在了白登山。由此白登之围时匈奴的单于是谁这一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标签: 白登之围

更多文章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悔悟还是假仁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假心假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刘邦为什么没有污名化项羽?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相当激烈。结局众所周知项羽落败乌江自刎,自古都是成王败寇。那么,刘邦是否有污名化项羽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何得此结论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我们现在对于刘邦和项羽的认识,多来自与汉武朝的《史记》。而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明显是同情项羽的。就刘邦和项羽两人非要说谁被抹黑

  • 刘邦立的八个异性王:杀了七个唯独不敢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一共分封了8个诸侯王,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后来他杀了其中八个,为什么却放过了长沙王吴芮呢?小编来解读。然而,一切都是烟云。在政治人物心目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天下大定时过境迁后,皇家与异姓诸侯王之间无法调和的矛

  • 刘邦死后为何有四天没有发丧?为皇权平稳更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泗水亭长出生,最后却能开天辟地新建王朝政权,不可谓之传奇。作为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他死后为何要秘不发丧,直至四日后才昭告天下?这里面究竟有何原委呢?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在讨伐淮南王英布的战争中,中流矢负伤。历经四个月的奔波,回到长安后,刘邦伤势恶化。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愿意为了戚夫人而重立太子,刘邦真的是因为一个女子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一个人吗?为何他会提出想要换太子的想法?之后太子没有换成,刘邦为什么没有杀了对刘如意极有威胁的皇后吕氏?这些就是本文即将要讨论的问题。首先,刘邦一定不是一个为了女色就动摇社稷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刘邦之前

  • 刘邦和戚夫人是什么关系?戚夫人孩子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戚夫人

    古代美女何其多,但是死得惨烈的美女却不多,而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却是死得相当惨,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报复,砍去她的双手双腿,用一种艺术的残忍来结束了戚夫人的生命。刘邦到底对戚夫人和吕雉做了什么,使得他一翘辫子,吕雉就迫不及待的对付这个美貌女子?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但是在面对排山倒海的项羽军的时候还是溃

  • 刘邦有几个老婆?他最宠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根据《史记》的记载,汉高祖刘邦一生中有过八个女人,这八个女子有的在刘邦的生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则是刘邦人生中的过客。古时候的帝王妃子都有很多,后宫三千佳丽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记载来推测刘邦的那些比较出名的妃子们的身份和事迹,仅供参考。刘邦的第一个女人是一个外妇,不

  • 改变命运的宴会:项羽不杀刘邦背后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

    鸿门宴的酒还没有喝完,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顺着尿道子就溜走了。这很叫人纳闷,刘邦来参加鸿门宴,随从只有百余骑,项羽要杀他,他能跑得了吗?即便上厕所,也得被人牢牢盯着。所以,有人认为,刘邦表面看是溜走的,实际上是被项羽放走的。这样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但我以为只说对了一半:刘邦

  • 汉高祖刘邦三哭祭义帝:纯粹是政治作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