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的过人之处是什么?善于用人是最重要的

汉高祖刘邦的过人之处是什么?善于用人是最重要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5 更新时间:2024/2/12 1:46:57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高祖刘邦,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大家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刘邦的用人之道。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得人者得天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曾国落曾经说过:“今日所当讲求者,惟用人一端耳!”由此可见用人的重要性。

而汉高祖刘邦不善用兵,却能让将军们唯命是从;一介匹夫,却能让饱学之士俯首帖耳;起于蓬篙之间,却最终霸有天下,开创汉朝八百年江山。其过人之处何在?这和他精通“人才选择和使用的经济学”不无关系。

对于刘邦的用人,韩信说得最明白,清楚地说明了刘邦为何能够驾驭像张良、韩信这样的奇才。韩信在云梦泽被刘邦擒住之后,被降为淮阴侯。

有一次,韩信与刘邦闲聊,刘邦就问韩信:“你说说如果我去带兵能够带多少呢?”韩信倒也毫不客气地说:“你最多也就能带十万兵吧。”刘邦心里高兴不高兴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估计心里不会太舒服,所以接着问韩信道:“那么你呢?”韩信倒也毫不客气:“我嘛,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给我多少兵我就能够带多少!

刘邦估计心里是更不舒服了,怎么也不给我留点儿面子呀?他笑着问韩信:“你带的兵越多越好,为什么还会被我擒住呀?”刘邦的自尊心估计受到了打击,所以才有如此一问。韩信回答得倒也爽快:“陛下虽然不能带兵,但是善于带将呀,这就是我之所以被你擒住的原因呀!何况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所能够违抗的呀。”

这个韩信不唯带兵打仗功夫高,而且“拍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的。在不卑不亢之间,不仅没有使自己被低看,顺便还拍了拍刘邦的马屁,估计刘邦当时听了这句话很是受用。

南朝齐国的王僧虔是著名书法家,是书圣王羲之孙子

齐高帝也酷爱书法。一天,齐高帝召见王僧虔,即兴问了王僧虔一个问题:“联与你的书法造诣,都是首屈一指,不过到底是谁的书法更高一筹呢?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王僧虔毫无准备。片刻之后,机敏的王僧虔终于想出了一句稳妥的答话。他毕恭毕敬地对皇上说:“臣的书法,敢说是人臣第一;而皇上的书法,则必定在皇中称王。”

韩信的回答可以说和王僧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拍马屁在无形之中,既抬高了自己,又捧了上级。

不过韩信所说的“君善将将”,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刘邦善于用人。

其实不只是韩信看到了刘邦的这一优点,刘邦自己对于自己的这一“看家本领”也有着清醒认识。

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曾经有一次和他手下的那些功臣、将相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刘邦说,请大家说一说,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天下是我的,而项羽却把天下丢了呢?你们大家都说真话,不要隐瞒联,全部要说实话啊。

这时候就有两位大臣,一位叫高起,这个人倒不怎么有名,另一位就是刘邦的“大哥”王陵.就出来说了,他们说:“我们认为,陛下你这个人呢,待人很傲慢.不尊重人,而项羽这个人仁而爱人,很仁厚,也很体贴人。但是为什么像陛下这样又傲慢、又不懂得尊重人的人得了天下,那个仁而爱人的项羽丢了天下,我们认为是这个原因:陛下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把这个地方分给那些功臣,得到了什么好处呢,也分给我们大家,所以我们乐意拥护您,您就得了夭下。”

刘邦很有自知之明,他说:“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刘邦认为:“你们只看到了一方面,没看到另外一方面。在指挥部制定战略方针,然后指挥远方的战场,取得胜利这个方面我不如张良;治理一个国家,保证后勤的供应,这个我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克,这方面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呢?那边只有一个范增.他还不能用,所以他丢掉了天下。”

由此看来,刘邦对于自己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是看得非常清楚,也是非常自豪的。在刘邦看来,用人是自己最重要的成功之道。

标签: 刘邦西汉

更多文章

  • 刘邦能最后称帝,不止是赢在战争上还赢在演技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邦

    自古以来,坐江山的皇帝都需要人来吹捧。不吹,故事不够;不捧,名头不响。这是个技术活,也有艺术性。这个事干好了,后面的很多事就跟着成了。比如天下倒秦时,刘邦也起来歌鸣,但那么多山头,大小军阀,他算老几?他倒放得开,“意豁如也”“好为大言”,经常吹牛,但那只是在沛县丰邑的地盘上。往大了说,他去过大梁城和

  • 张良为何没有接受刘邦要给他齐地三万户的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良,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前言提起张良,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许多重大决策中,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其实张良的才能并不只是在于军事上的能力,他的情商也是很高的,在汉初,刘邦大杀功

  • 章邯为何要投降?章邯投降选项羽为何不选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章邯,秦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章邯,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07年冬,两头受气的章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一、章邯为何要投降?章邯本是与王离军合围巨鹿的。然而不久前,项羽打败了王离军,杀主将王离,可见这支秦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章邯收集残军退到棘原,大约还有20万人。但原来的合

  • 揭秘:白登之围时冒顿为什么放弃了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登之围,汉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大军30万北击匈奴,却被冒顿诱敌深入,将刘邦的先头部队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上。后来,刘邦用陈平之计,贿赂匈奴阏氏,才逃脱了冒顿的围困。一、冒顿究竟能不能灭了汉朝?很多人认为,站在刘邦的角度,白登之

  • 哪些人为了帮刘邦而死?刘邦又是怎么对待其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后代

    为帮刘邦而死的五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王陵母亲王陵为汉将。项羽取陵母,欲以招陵。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儿,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后陵卒从汉王定天下,封为安国侯。楚汉相争时,王陵母被项羽

  •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为刘邦而死?刘邦到底有什么个人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个人魅力

    刘邦是个人物,尽管在太史公笔下,有流氓混子之嫌,可是就是这样的人却成就了天下。按说刘邦此人读书不多,又弄酒好色,谩骂士人,为何好多人争着为他去死,愿意为他建功立业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么刘邦何德何能让天下人甘愿去替他死呢,要知道他不是项羽名门之后,将门虎子

  • 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立即发丧?这里面究竟有何原委?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刘邦泗水亭长出生,最后却能开天辟地新建王朝政权,不可谓之传奇。作为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他死后为何要秘不发丧,直至四日后才昭告天下?这里面究竟有何原委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在讨伐淮南王英布的战争中,中流矢负伤。历经四个月的奔

  • 同样都是白手起家 刘邦跟朱元璋之间到底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朱元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一位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们都是被后人广为赞颂的伟人,那么问题来了,汉高祖刘邦跟明太祖朱元璋到底谁更厉害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 从出生来讲,这俩人都是贫农的孩子,刘邦家境比较富裕,起码没有家人饿死。而朱

  • 张良为什么要阻止刘邦恢复韩国?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张良为什么要阻止刘邦恢复韩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张良是韩国人,在韩国灭亡之后,张良想尽一切办法要为韩国的恢复略尽绵薄之力,更是不惜散尽家财万贯,冒着生命危险刺杀秦始皇,虽然失败了,但可见当时张良对于恢复韩国的决心。辗转投奔刘邦之后,在事业上是顺风顺水,也成

  • 吕雉嫁给刘邦后,过的到底有多惨?她都遭遇过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西汉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吕雉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吕雉是个心狠手辣的“女魔头”,彭越、韩信、戚夫人都栽在她手里。而在历史上,吕雉是名出色的统治者,她与女皇武则天齐名。吕雉和儿子刘盈在位时期,完美地执行了刘邦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