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盲皇帝刘邦,他有哪两首诗流传至今?

文盲皇帝刘邦,他有哪两首诗流传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61 更新时间:2024/2/12 5:06:57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皇帝作为位高权重、万人之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至高无上、不可超越的权利,身为天子娇子,很多皇帝自幼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为了在皇权斗争中脱颖而出,大多自幼勤学苦练,很多皇帝才华横溢、博览群书,有些皇帝是被政治耽误的才子,若不是时代使然,有些皇帝会是一代文学家,比如李煜李治等人。

西汉有一“文盲皇帝”,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他是谁?在朝代更迭频繁、战火四起的年代,并非每个皇帝都是继承而来,回顾历史长河中的各个开国皇帝,刘邦算是颇为励志的存在,从一个一无所有、无所事事的小亭长到一统天下、开疆拓土的君王,刘邦的实力不同一般。

“目不识丁”之人留下传世之作

出生在贫民家庭的刘邦目不识丁、不学无术,身上一席不良习气,相对于乾隆的勤奋好学、发愤图强,刘邦的前半生堪称浑浑噩噩。

乾隆热爱诗词,遇到心情跌宕之事时,都会吟诗一首,他的一生留下四万余首诗,然而如此才气之人所留诗句竟然不抵市井之人刘邦的两首诗。这两首诗是什么?

生离死别之诗令人泪目

先来看下刘邦的第一首诗,这首诗与戚夫人息息相关,戚夫人和刘邦恩爱有加,是刘邦登基后的独宠,正是这种专宠让戚夫人遭受到吕后的妒忌,以至于刘邦在临终之际,戚夫人哭哭啼啼、惶恐不安。

她生前与吕后争宠,恃宠而骄,吕后百般容忍,戚夫人更是在生前多次请求废嫡立刘,这让吕后忍无可忍,但时机尚未成熟,吕后一忍再忍。

刘邦临终之际,戚夫人使劲浑身解数想要挽留刘邦,奈何刘邦弥留之际无计可施,于是悲痛之际就留下了《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诗把刘邦的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戚夫人和刘邦的悲情全部浓缩在这首诗中。灵感大多来自于现实感受,若没有生离死别之痛,想必生性豪爽的刘邦也不会作出如此悲怆之诗。

这首诗被戚夫人日夜凄唱,也为她日后被做成“人彘”埋下了伏笔。短短几诗,有刘邦对生老死别的顺服;对戚夫人母子无法保护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大汉王朝的依依不舍、对驰骋一生的认可。

凯旋归来之作

第二首诗诞生于凯旋归来途中,刘邦带领军队平定英布叛乱,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他企图通过叛乱来夺得权势、推倒汉朝统治。刘邦对这个忘恩负义的淮南王甚是气愤,曾经对他恩宠有加,万不会想到淮南王起兵谋反。

刘邦根基刚稳,如果没有打赢这场战争,将会士气大伤,为日后统治埋下隐患,为了稳定局面、以儆效尤,刘邦亲自率领军队征讨淮南王。

淮南王的蓄意谋叛由来已久,暗中招兵买马、树立亲信,想要一时间攻下淮南王实属不易。刘邦历经百战、经验丰富,他为了鼓舞士气,亲临战场进行指挥。

在起战之前,刘邦对对方的作战方式早已略知一二,经过刘邦的统筹全局、将士们的团结作战,他们大败淮南王,凯旋归来。

这场战争打出了汉朝的威武、彰显了汉朝的军队实力,对稳固汉朝江山意义非凡。汉朝朝政不仅得以稳固,朝中反派势力也很快收敛、不敢造次。刘邦回朝途中心血来潮,有感而发作诗《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虽然没有一定的章法,但用大风、云来比喻自己的雄心壮志可见其威武志气。荣归故里、南征北战的霸王之气在这首“不成诗”的诗句中渲染出来,不得不说刘邦是个人才。

刘邦的诗之所以经典不衰,主要是因为身份高、数量少,在为数不多的经典遗言中,这两首诗堪称标杆;乾隆处在盛世,没有刘邦感同身受的民间体验,更无万般无奈的悲怆,他的诗大多是在歌颂国泰民安,诗句不仅讲求优美对称,更讲求意境韵味。

虽然刘邦远不如乾隆的满腹才华,但刘邦经营下的大汉江山不比清朝国力差。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刘邦一生作诗2首,从胜利而归到临终感慨,两首诗碾压了乾隆的百余首诗,这可能就是“诗以稀为贵”。

标签: 西汉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逃命时把儿女踹下马车,儿女长大后知道这件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刘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人们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儿女双全,有很多夫妇想要龙凤胎,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父母是儿女的避风港,也是儿女的树洞,他们是世界上对我们最好最好的人,他

  • 刘邦为什么一定要杀韩信 李世民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刘邦

    还不知道:韩信被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真的是萧何吗?一代战神为啥莫名被杀?这中间是一场怎样的阴谋?话说韩信年少之时别人瞧他不起,时常遭人欺负。一次一个小厮让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这明显是侮辱人格的事儿,可是韩信还真就钻了,从此更是被别人

  • 刘邦为什么要提前杀樊哙?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长乐宫,椒房殿。皇帝时日无多了,吕雉每当看到刘邦日渐消瘦的身躯,想起自己曾与刘邦一起从泗水亭开始,患难与共,相互扶持走到今日,不觉心头悲伤起来。但刘邦一旦驾崩,那这天下也就变成了自己的,到时第一个要杀的就是那个戚姬!谁让她不知轻重,目中

  • 刘邦死后吕后肯定不会放过戚夫人,戚夫人为何不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戚夫人,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戚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戚夫人之所以不在被做成人彘之前自杀。那是因为她那个时候已经错失了自杀的最佳时机,等她想要自杀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力自杀了。第一,戚夫人的生平。戚夫人是刘邦非常宠爱的一个女人,刘邦在世的时候,戚夫人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就连吕

  • 周勃跟刘邦是什么关系?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两度为丞相善始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勃,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周勃跟刘邦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陈平一生总的来说,为刘邦夺取天下献出“六条奇计”,但是由于为人世故圆滑,因此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不过即使是这样,陈平依然是刘邦首批封侯的十个人中的一员。仅仅过了两个月,刘邦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批封侯,这次封侯的人数

  • 樊哙是什么身份?与刘邦是连襟,死后墓地和武汉的一样落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樊哙,汉朝

    樊哙是什么身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汉朝舞阳候樊哙,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就是项羽邀请刘邦赴鸿门宴,樊哙挺身而出,救刘邦于水火之中。樊哙一直是刘邦的得力干将,后来迎娶了吕后的妹妹,两人的关系更是亲上加亲,樊哙算得上是正经的皇亲国戚了。但是樊哙死后,樊哙墓陷

  • 刘邦死后陈平和周勃是怎么保住汉室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平,汉朝

    大家好,说起陈平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相信在历史上也有些非常心狠的女人,这就包括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也就是后来的吕后,想当初刘邦驾崩之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刘盈当上了帝位,吕太后这时候也掌握了很大的权势,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制度。在巩固政权的同时,首先也是打击了很多小的诸侯,和

  • 曹姬,刘邦的妾室,她的子孙中竟然出了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汉,曹姬

    对曹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谁能想到她的子孙中,居然出了个皇帝!曹氏是刘邦迎娶吕雉前的情妇,史书称之为“外妇”。所谓“外妇”,就是没有进入刘家的门,连“妾”的身份都没有,单独生活,可是她又与刘邦存在事实婚姻,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肥。由于

  • 张良辅佐刘邦一统天下后,为何选择去辟谷修道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张良

    众所周知,楚汉争霸时期,刘邦的军事集团大多都是社会底层人士,和身为楚国贵族的项羽集团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不过在刘邦的阵营中,有一个人的身份并不比项羽差,这个人就是张良。张良乃韩国国相世家。在张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张良祖父历任韩国三朝国相,父亲也历任两朝,但就是这样一个家族,却在秦灭韩国的战争中

  • 项羽当初没有杀楚怀王的话 楚汉争霸中刘邦还能获胜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汉争霸,项羽

    很多人都不了解楚汉争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楚汉争霸中,早年推翻秦朝,夺得天下的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只不过项羽在占领咸阳后没有称帝,而是给自己封了一个西楚霸王的称号。对此,很多人都说项羽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项羽并不是不想称霸天下,不过是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