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叔孙通为刘邦制订朝仪要求竟是刘邦能学会

叔孙通为刘邦制订朝仪要求竟是刘邦能学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39 更新时间:2024/2/11 18:57:13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彻底击溃项羽后,大军行至定陶时,手下一干大将包括韩信英布彭越等联合上书,请求刘邦称皇帝。刘邦几次谦让,大将们几次上书,双方表演一番后,刘邦终于同意称帝。二月初三那天,在“汜水之阳”(即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称帝,建国号为汉。称帝时,刘邦对一干大臣说,秦朝那些宫廷礼仪太繁琐了,咱们是弟兄,不搞那一套,一切从简,喝酒吃肉,不分彼此。将军们听了刘皇帝的话,个个高兴,人人开心。

网络配图

但是,过了不久,问题出来了。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一批功臣,尤其是从沛县起兵就一直跟着他的那一帮人,举止豪爽,言语耿直,但是大多没啥文化,缺乏约束。在宴会上,武将们喝醉了,一谈起过去打仗,各个都来了精神,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高兴了,拔剑起舞。若彼此言语不和,争吵是常有的事情,甚至还会发生打闹。皇帝召集的宴会上,经常有人拿着刀剑,大呼大叫地砍柱子,斩案桌,闹得朝堂快变成战场了。刘邦觉得这群哥们的做法太没体统,但是又不知道怎么约束。这时,一个叫叔孙通的人看出了刘邦的心思,给刘邦提出了建议。他对刘邦说:“儒生虽然不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杀敌攻城,但是儒生善于守住胜利果实,善于管理朝政。

鲁地是儒学发源地。请陛下准许我去那里招聘儒生,我带领他们制定朝仪。”刘邦听了后,问了叔孙通一个今天看来无厘头、有点好笑的问题。刘邦问他:“难不难?我能不能学会?”一个皇帝居然担心自己没法学会朝仪,难道不好笑吗?其实刘邦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刘邦出身底层,虽然懂得驾驭人才,但是文化知识确实不高。他手下的武将也和他一样很粗俗。如果朝仪太繁杂,这些人会抵触。如果朝仪制定出来却执行不下去,那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叔孙通向刘邦保证:最愚昧的人都可以学会,更不要说尊贵的皇帝了。刘邦笑了笑,同意了叔孙通的建议,让叔孙通全权负责这件事。

叔孙通是秦朝的博士,知识渊博,精通儒学。得到刘邦批准后,叔孙通按照计划,到鲁地征召了一批精通三代及秦朝礼仪的儒生,带领他们根据“尊敬皇帝、约束臣子”的精神,按照简洁、易学、仪式感强的原则,杂采夏商周的礼仪与秦朝礼仪,制订了一整套完备、比秦朝朝仪更简洁的朝仪。

网络配图

礼成。叔孙通带领手下儒生向刘邦作了演示。刘邦满意地说:“这我也学得会嘛。”于是他召集文武大臣,下令他们都听叔孙通的指挥,到城外去练习朝仪。叔孙通带领儒生教大臣们学习朝仪。练了一个来月,大臣们都熟悉了。叔孙通便将向刘邦作了汇报,并且请刘邦亲自去检阅大臣们演练朝仪。刘邦检阅完之后非常满意。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萧何已经修好了长乐宫。元旦那天,大臣们在长乐宫正式朝贺。新的朝仪从这一天开始实行。

元旦,长乐宫大殿上早早就布置好仪仗,严肃整齐。到了上朝时间,大臣们按官衔大小,各就各位。按照叔孙通制定的上朝仪式,大臣们面朝皇帝,俯伏、起立、行礼、就座,没有一个人敢有丝毫错乱。御史在旁监督,连喝酒、敬酒都有特定的规矩。高高地大殿上,汉高祖看着眼前平日里不可一世的武将们个个表情肃穆、毕恭毕敬,往日乱哄哄的朝堂变得尊卑有序、井井有条。再没人敢高声喧哗、拍肩搭膊。刘邦心里乐开了花,很是得意,不觉脱口而出说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网络配图

无规矩不成方圆。叔孙通通过制定规矩,强化了上朝的仪式感,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通过制度,强化了尊卑和等级,从而让刘邦找到了当皇帝的感觉。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起义从草根当上皇帝的人。叔孙通为他制定的朝仪,不但让他找到了当皇帝的感觉,也让后世的帝王们有了效法的榜样。叔孙通干了一件意义重大,且令领导非常满意的工作,皇帝刘邦立即升他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吕雉的情人:谁这么大胆敢给刘邦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雉的情人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称汉高后、吕太后等。她与刘邦共定天下,是自皇帝制度实行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是一位站在权利顶端的传奇女性,一生中有无数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虽令她握有权利却也令她变得残忍。戚夫人沦为人彘的悲惨经历,就是一个见证。吕雉下嫁刘邦后,悉心照料家务,刘邦外出后,独自支撑家庭

  • 时势造英雄:探秘刘邦与朱元璋崛起的契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

    刘邦崛起的契机是陈胜、吴广起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秦末各地的反抗暴秦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受命带着一支数百人的民夫,前往渔阳戍边。他们行至半路,遇到滂沱大雨,道路塌方,行程受阻,停留在大泽乡,已经铁定无法如期到达渔阳。此时秦法过于严苛的弊病再次显现,秦法规定戍边人员如果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到达

  • 创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的族谱上都有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高祖刘邦

    刘邦创立汉朝后,两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中,刘氏一脉极快地发展着,渐渐成为了一支人数十分庞大的队伍。而关于是否是刘氏族人、是否是刘氏族谱的争议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成都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刘氏家族,那里也有一个刘家的祠堂,每年近六百多名刘氏子孙会从各地赶来,为祖先上坟。他们祭拜的是,

  • 刘邦能在项羽手下捡回一命竟全靠一场沙尘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秦末大乱,忍辱负重但知人善用的刘邦击败项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当上皇帝后他回老家省亲,衣锦还乡的刘邦留下一首气吞万里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只是个地痞小流氓,没什么文才,他在歌里所谓的“大风”很可能是实写,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大风确实帮过他。

  • 伴君如伴虎!楚汉和平刘邦把谁的肉剁成了肉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古代残酷的刑法数不胜数,最可怕的恐怕是把人剁成人肉酱了。听闻刘邦曾这样干过,那么刘邦把谁的肉做成了肉酱?原来是彭越被剁成肉酱,然后分给其他人吃,为何彭越这般下场?杀了他,灭了彭越三族,刘邦觉得还不够?更残忍的是剁成肉酱都能做出来,刘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今天一起看看。网络配图彭越,字仲,昌邑(今山东金

  • 王莽为何会篡了汉朝?皆因刘邦随口一句戏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莽

    王莽之所以能扶摇直上,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姑姑王政君,也就是赵飞燕与赵合德的婆婆。平帝时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善于伪装,很快取得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总揽朝政。平帝死后,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不到三年,王莽便原形毕露,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网络配图可是由于王莽的改革太过超前,导致新莽政权

  • 为何汉高祖刘邦要把他定为开国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

    流氓头子刘邦击败了高富帅的项羽并成功创立了大汉王朝,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刘邦对人才的利用要比项羽强太多了。那么回过头来看看,刘邦手下的功臣都有哪些呢?第一功臣又该是谁呢?历史有历史的评价,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评价。今天小编说说小编心目中的第一功臣是谁还有他的主要功绩有哪些?我先从功绩说起:网络

  • 四面楚歌是刘邦施展的一个心理战战胜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项羽和刘邦已

  • 刘邦为何必须首先杀掉韩信?真相让人无法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

    在秦汉时代,要说最能打仗的非韩信莫属!他一人之力,用刘邦弱小的军队硬是十面埋伏打败项羽,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首功。可以说,无韩信,就无大汉!而等到项羽被灭,刘邦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诛杀韩信!那么刘邦为何非要首先杀掉韩信呢?网络配图“韩信的危险”韩信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因为太有才,必然高傲,在情商

  • 刘邦一个市井无赖,为何能人贤士却愿意追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但凡能从草根混至帝王之位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文韬武略、拥有非凡人格魅力之人。然而汉高祖刘邦却不是如此,没有非凡的出生,且人品也不见得多高尚,这样一个出生市井,浑身毛病的草根却能振臂一呼,云集豪杰帮助其建立大汉王朝,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刘邦出身市井,不喜读书,就一地痞流氓之辈网络配图不仅野史上对刘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