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欧阳修担任科举主考官,传说苏轼未能夺魁是因为曾巩?

欧阳修担任科举主考官,传说苏轼未能夺魁是因为曾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39 更新时间:2024/1/17 2:41:1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代科举的相关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了重文轻武,武将被解权,反而迎来了文人的盛世,而北宋的文人集中出现在仁宗朝,每届科举都能出现名留千古之人,令无数高中生头痛的“背诵全文”天团几乎都出现在这一时期,而宋仁宗时期的嘉佑二年的科举,这一届堪称千年之最,选拔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名人。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创立以来,一直到光绪31年废除,这1300多年里,一共举行了700多场,产生了700多位状元,进士更是数不胜数。科举制度在历代王朝的选拔人才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选拔人才的最佳标准。

《清平乐》中,宋仁宗还在未亲政时就说:”现在的文章多浮华之风,讲究用词华丽,而不务实,他一心想改革当时的科举之风,却迫于刘氏压力而不敢有所动作,只得派范仲淹去应天书院改革教育体制。

天圣八年(1030年),这一年的科举欧阳修出场了,他以文章务实而被晏殊所喜爱,但因其锋芒太露需要磨砺与状元失之交臂,尽管如此,欧阳修依然坚持文章需要务实的观点。

嘉佑二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的贡举考官,在这之前,他经历了庆历新政,坚定地站在偶像兼好友范仲淹一边,而多次被贬黜。

当时的文学圈中流行太学体,其文章除了引典、空洞外毫无实用,而这一场科举在欧阳修的主持下这些大写华美文章的学子全都被黜落,而写实用性文章的学子几乎都榜上有名。

这一场考试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落榜举子纷纷不满,指责欧阳修以个人好恶而选仕,甚至扬言要以武力让他知道厉害。

这一届龙虎榜中的前三名,章衡、窦卞、罗恺至今已很少有人能叫他们的名字了,但若说这届的进士,那真是如数家珍。

这场考试中出现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苏轼、苏辙、曾巩;程朱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以及后期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人物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

而有意思的是,这一场群英荟萃的科举,除了后世大家全部没有考过籍籍无名的前三甲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涉及多位名人的传言,而其中最为人所乐道的当属“欧阳修误将苏轼之文认为是徒弟曾巩的文章”。

据说欧阳修阅卷时,看到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文风和曾巩的很像,而欧阳修也认为这篇文章是曾巩所写,为了避嫌,欧阳修便把这篇文章定为第二名,而当结果揭晓时才发现主篇文章是苏轼写的。

而实际上,这才真是一个千古谎言,苏轼与曾巩的文章完全属于两种风格,苏轼文风豪放,而曾巩写文四平八稳,曾巩参加这场考试时已经39岁了,在欧阳修门下学习多年,欧阳修大文豪即使瞎了也不会把这认错。

本来苏轼高考作文被错当曾巩这谣言太假,理论上也应该没啥人会信,然而很尴尬的是,造谣的人是苏轼他弟苏辙,而且还是刻在苏轼的墓志铭上,而且这三人同科,都是亲历者,苏辙的话就更有迷惑性了,导致后世许多人认为苏轼是从状元降到榜眼的。

像嘉佑二年这样的科举盛宴,文人天堂,千年才出一回,必不是科举的公证可以一言概之的。

标签: 宋朝欧阳修苏轼曾巩

更多文章

  • 曾巩的《局事帖》被两亿拍下!他到底是有何才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曾巩

    曾巩是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世称“南丰先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能是因为缺少些大众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作品,曾巩在后世的名气,比同属八大家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要弱一些,生平事迹也不像他们那样广为人知。其实,曾巩在北宋

  • 曾巩和王安石曾是至交,他为何却经常指责王安石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文章一写出来就被众人拿去传抄,不到一个月就传遍天下,引得读书人争相背诵。王安石曾夸道:“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明代读书人对他的评价就更高了,甚至说他是继孟子之后文采最好的人。但比起写文章,曾巩更爱讲道理。曾巩特别喜欢从日常小事中发掘深刻的哲理—参观王羲之留下的墨池

  • 宋诗之咏柳鉴赏,曾巩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诗,咏柳

    咏柳,宋代曾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

  • 包公铡陈世美是怎么回事?包公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包公

    包公是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生人,是农历己亥年也就可以判断包拯是属猪的。包拯年幼的时候,他二十八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曾经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而且出使过契丹,死后被封谥号“孝肃”。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有名的官吏,在人们心中他是清官的典型代表,老百姓亲切的叫他“包青天”说明他执法就像青天一样严明

  • 陈世美的故事内幕:流传百年故事居然是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陈世美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那么陈世美的故事中,陈世美是不是真的像记载的那样人渣呢?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陈世美的故事,不得不为陈世美喊冤,为什么呢?因为陈世美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时虚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陈世美的故事。网络配图清代官员陈世美,据传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故事原型。传统戏剧中

  • 陈世美夫妻和睦 可为何最终被传是个负心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在现在大家的印象中,陈世美就是负心汉的代名词。陈世美,又做陈士美,是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中的人物。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网络配图在戏曲中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

  • 陈世美的故事内幕:流传百年故事居然是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陈世美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那么陈世美的故事中,陈世美是不是真的像记载的那样人渣呢?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陈世美的故事,不得不为陈世美喊冤,为什么呢?因为陈世美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时虚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陈世美的故事。清代官员陈世美,据传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故事原型。网络配图传统戏剧中

  • 解析陈世美人物原型是不是清代官员陈年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人物原型是不是清代官员陈年谷

    陈世美是谁?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经久不息的那一出《铡美案》或曰《秦香莲》,让陈世美成为“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人们大凡一说到某男人如何抛弃发妻,便会随口吐出三个字:“陈世美”!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陈世美其人?他果真为图富贵抛弃过秦香莲吗?陈世美家境贫寒时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后来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

  • 陈世美千年被骂只因拒绝同窗求官遭受诬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铡美案》中,“负心汉”陈世美和他的糟糠之妻秦香莲,家乡都是“均州”。“均州”是古地名,修建丹江口大坝时被淹没,位于现在的丹江口市。而陈世美的骂名,并未随“均州”一起淹没。在《铡美案》中,陈世美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甚至企图杀害他们。历史上均州是否有陈世美其人?多位关注“陈世美案”

  • 揭秘:历史上陈世美是真色狼还是被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世美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经久不息的那一出《铡美案》或曰《秦香莲》,让陈世美成为“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人们大凡一说到某男人如何抛弃发妻,便会随口吐出三个字:“陈世美”!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陈世美其人?他果真为图富贵抛弃过秦香莲吗?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而古代把湖北湖南称为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