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灭亡:是因为赵匡胤给后代了一个严重隐患

宋朝灭亡:是因为赵匡胤给后代了一个严重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3/16 23:53:30

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最为遗憾的朝代,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宋的思想开放、商业繁荣。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时代,人士大夫地位最高,而且皇权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集中。商业的富庶让大宋本有机会提前酝酿出资本主义,可是因为国家的内忧外患,最终落下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名声,这的确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其实大宋并没有统一中国,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手中中国的北方始终没有能够统一,这也就意味着,赵匡胤留给子孙的是一个有着严重异族威胁的国家,而他的子孙们在长时间养尊处优之后,早已将从祖先身上所遗传而来的草莽气褪的干干净净。大宋的天子往往外强中干,一旦遇事,基本就会手忙脚乱。

这其实是历朝历代皇室都存在的问题,开国之君定鼎天下,他的子孙往往因为长久的安逸而变得软弱,甚至无能。大宋自然也不能免俗,虽然说天子是受命于天的宠儿,说到底所谓的九五之尊也不过是一群普通人而已,只是因为那把龙椅赋了其人太多的神话因素。

如果说大宋的种种问题其他人都无法洞穿的话倒有情可原,可是难道赵匡胤这样的盖世英雄也没有看穿国家的隐忧吗?

其实不然,赵匡胤这位大宋朝的开国之君绝对是一个洞悉天下时事的巨眼英豪。对于大宋建国之后的一切问题,他都了如指掌。他甚至还亲口预言:“大宋不出百年就会有亡国的危险。”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当最开始的两代帝辞世以后,大宋朝就失去了锐气,它在与辽国长久的战争中始终处于下风,而且国家内部也没有了决一死战的血气,甚至发生了皇帝被俘虏的耻辱。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情况,才会对大宋不屑一顾。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定论呢?他就真的那么看不上自己的子孙吗?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公元960年,陈桥兵变的赵匡胤登上了皇位,在风云动荡的五代十国末世,赵匡胤成为了终结时代的幸运儿。大宋王朝的建立,统一了几乎所有的南方领地,唯有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没能收回。彼时赵匡胤在开封府定都,决心要一统天下,恢复汉唐旧疆,可谓气势如虹。

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赵匡胤对开封府建都其实并不赞成,虽然五代以来,在开封建都的王朝也有七八个,可是它们都没能善终。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君昏庸,开封虽然地势平坦,可是毕竟无险可守,一旦游牧民族南下,整个京城基本就没有阻挡的能力。从地图上俯瞰开封的地势,我们完全可以清楚的看到,拱卫开封府的仅仅只有一条窄窄的拒马河,连半个关隘都没有。这样的地貌地势其实根本不适合作为国都,倒是洛阳有着天险可以凭依,非适合作为国都。

那么为什么赵匡胤会选择开封呢?

其实这还是从经济角度做出的考虑,因为五代以来,天下百姓早已经厌倦了战争,长时间的硝烟已经让百姓疲惫不堪。如果赵匡胤还想要收复北方失地,那么粮草的运输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天下都是疲敝之民,如果还是不爱惜民力,那么大宋恐怕也没有安稳的根基。

所以,赵匡胤只能从经济角度考虑,希望凭借京杭大运河的运力来输入源源不断的军粮。彼时的大运河并没有通到北京城,而是在开封地区就停了。所以赵匡胤希望将开封这个水路交通发达的城市作为暂时的国都,如此方便粮食的转运,也方便大军出动。

如果一切按照赵匡胤的想法发生,纲粮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输到京城以后,直接就能够给河北的守军,有了充足的粮草,大宋的军队北上平定燕云十六州,到时候在迁都也无妨。可是因为种种事情的耽搁,大宋迟迟没能北伐,这也就意味着,开封临时首都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为过分削弱武将的地位,使得朝中大臣们都是些不懂军事的文臣,他们眼见开封能够辐辏四方,居中调停天下纲纪,感到非常的方便,不愿意迁都,再加上当时大宋刚刚建立,一切百废待兴,只有开封府的宫室还算是比较完善,像洛阳以及长安这样的古都宫室早已废弃,如果迁都,势必要花费巨额的钱财,这是大宋出不起的。

赵匡胤即使身为皇帝也没有办法违拗所有臣子的意见,只能留下大宋百年就要亡国的叹息。这实在是一代政治大家的重大失败。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赵光义为何杀掉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光义

    在北宋的历史上,关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暴死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而其中很多人的看法都是赵匡胤的突然死亡并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的精心策划和准备,目的就是夺取赵匡胤的皇位,自立为帝。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一下赵匡胤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赵光义这个人,确实他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他同时满

  • 李煜被逼到江南后 对赵匡胤竟然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煜,赵匡胤

    公元961年,李煜登基,接手了父亲给他的一片已无帝号的江山。当初他父亲臣服后周,削去帝号,自称南唐国主,但对所辖臣民还是照行天子礼仪。他登基以后,定下的国策依旧是向赵匡胤进贡金帛和珠宝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而赵匡胤说:“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刍粮,悉以财币分给将士。吾欲所得者,其土地耳。”于是李煜在

  •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传说 赵匡胤长的怎么样?赵匡胤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赵匡胤的去世来的突然,又不知何故。若说他是病逝,但是正史中却没有他患病的记载。而其他说法又存于野史中,且说 法不一。这就使得宋太祖赵匡胤的去世,蒙上了一层离奇的面纱。宋太祖去世之后,皇位没有按照“子承父业”的常理由宋太祖的子嗣继承,反而是由他的弟弟宋

  • 宋太祖赵匡胤的政治举措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在宋朝建立的初期时间段里,中原还处于一个分裂的阶段中,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一些小国家。宋太祖赵匡胤继位之后,采取“先南 后北”的战略决策,使国家逐步实现了统一。国家完成了基本的统一之后,赵匡胤着手进行内政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以此革清五代

  • 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原为后周大将,后黄袍加身,陈桥称帝,建立宋朝,为宋朝的开国君主。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赵狼影出生在洛阳夹马营赵家。赵家是军人家庭看,祖籍涿郡,高祖为赵朓,祖父赵敬,父亲是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上面还有长兄赵匡济,不过赵匡 济早夭。据说赵匡胤出生的时候,弘光满屋,满屋飘动着奇异的香

  •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赵匡胤的后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于是赵匡胤于周朝为官。因战功 卓著,官位一升再升,最终功高盖主,于后周恭帝柴宗训时在众将士的拥立下,黄袍加身称帝,这一次兵变因为是在陈桥驿发生的,史称“陈桥驿兵变”。后周恭帝

  •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开国帝王,能力绝对是有的,能开创帝国伟业,任何一人都是俊杰。不过虽然本身能力出众,但是却也免不了被后世人诟病的命运,比如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后世的名声可不怎么好。与朱元璋不同,赵匡胤的后世评价却极高,虽有持批评态度的,但是这种评价极少,大部分都是对他人的肯定。首

  • 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 赵匡胤武夫开文治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下河东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唱曲戏剧,都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戏剧曲目《下河东》。而在晋剧、大平调、秦腔等各个地域特有的曲目形式中,秦腔版的《下河东》最为著名。赵匡胤剧照故事讲的是,称帝

  • 解密:谁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幕后策划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一个皇帝死后,即位的皇帝要给前任编写传记,这种官修史书称为《实录》。因此,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就给哥哥编修了一本传记,史称《太祖实录》。史料记载,在修完这本传记后,因为对这本《太祖实录》不满意,赵光义一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编纂,除了增加“金匮之盟”这种崭新的内容外,这个修改过程更是旷日持久。从太平

  • 宋太祖赵匡胤:一生只写过一首半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其父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赵匡胤年少时就器宇轩昂,仪表非凡,《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赵匡胤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威震四海达数百年之久的大唐帝国已经消失整整20年了,其时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