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赵匡胤的“诸葛亮” 一句预言让他登上帝位

他是赵匡胤的“诸葛亮” 一句预言让他登上帝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1/24 15:45:36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有一位开国元勋功勋卓著,赵匡胤为酬谢他的拥戴之功,以国号为名,便赐他的家乡为宋村。这位功臣就是苗光义。

苗光义,名训,字光义,潞城宋村人。他大约公元925年出生在苗家庄一个富庶人家,其少年时很有抱负,西上华山,拜当时著名道士陈抟为师。由于他聪颖好学,才智过人,深得恩师喜爱,对他格外倾心教诲。数年的刻苦努力,苗光义已学的文韬武略,满腹经纶。老祖陈抟曾说:“我一生教了众多弟子,将来成大器者,唯光义也”。苗光义出师后,周游天下寻师访友,虚心求教,使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胸怀更加宽阔,看问题的眼光更敏锐独到。他目睹国家分裂,人民遭受战乱,饥寒交迫,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后,决心为江山社稷建功立业,造福于黎民百姓。

他回乡后,在柳叶镇(今黄碾镇)耍金桥搭一简棚,算卦相面,坐诊看病。不分远近贫富,一视同仁,岐黄济世,药到病愈,吉凶祸福,推断如神。一时间人来人往,棚门如市,随后发生的一件奇案,更使苗光义声名远播。当时柳叶镇有一郭姓人家,郭老伯年刚六十,儿子常年在外经商,儿媳张氏在家操持家务,家中几亩薄田靠郭老伯勤劳耕作。这年四月的一天早上,儿媳张氏送饭来到地头,见家翁还在锄地,因惦记家中,便把饭罐挂在古树杈上,招呼一声便回去了。家翁用饭后中毒身亡。路人

发现后,上报县里,派人来查,究其原因。于是,张氏以毒死家翁罪被判死刑,押进死牢待秋后处斩。事情发生后,当地连续大旱70余天,滴雨未下,人们焦虑万分。县老爷亲自拜神祈雨,无有结果,束手无策,经人推荐求教于苗光义。光义算来此事与张氏毒翁一案有关,通过明查暗访,已知张氏是一位有德孝顺之妇,行事端正,毒翁一事恐属冤案,怕另有蹊跷。光义到案发现场仔细观察,心中更加有数,让人做同样饭菜挂到古树杈上,两个时辰摘下喂狗,狗食后,嘴鼻出血而亡。光义随即指挥众人在古树根部周围点燃蒿草松香,伐倒古树,见树中央枯洞中蜷伏着一条大蛇,人们将其杀死,张氏冤曲被伸。即日,当地普降大雨,此事哄动上党地区。

一日,在江湖上闯荡的赵匡胤路经柳叶镇,见卦棚前人头挤攘,便翻身下马,将马栓在桥旁柳树上,分开众人走进卦棚探视究竟。苗见赵匡胤紫面丰颐,气宇轩昂,有帝王之相,忙起身相迎。待一交谈,更觉其胸怀博大,志存高远。二人交谈很是投机,相见恨晚,都有推翻残暴统治,重建伟业救民于水火的鸿鹄之志。于是,苗光义收摊,领赵回村,设酒席招待。苗分析了天下大势,告诉他:目前,汉水以南局势比较稳定,而北方却战乱不止,应在北方广结天下英雄豪杰,扩展势力,审时度势,待时机成熟掲杆起事,并告诉他现在河北邺都任后汉最高军事长官,郭威是位英雄人物,可前去投靠,见机行事。赵匡胤听后,拱手谢曰:“苗先生高瞻远嘱,乃当今奇才,实在是诸葛孔明再世,我心悦诚服”。临别时双方依依不舍,苗见匡胤衣衫破旧,便赠送了金钱作盘缠路费,匡胤感激不已,热泪盈眶。他和苗光义约定,待机成熟,定与先生共谋大业。

广顺元年(950年),赵匡胤来到河北,投靠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手下。次年郭威发动兵变,灭了后汉,建立后周王朝。赵匡胤因作战勇敢被提拔为禁军头目,并因此结交了郭威养子柴荣。赵匡胤念念不忘耍金桥与苗光义先生之约,派出亲信四处寻访这位江湖异人……

广顺四年(954年),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即位称帝,为周世宗,赵匡胤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后周禁军高级将领。这时已和赵匡胤相聚的苗光义,先后向他推荐了文有王佐之才的赵普,武有万夫不挡之勇的郑子明等人。赵喜出望外,将光义等人留在帐下委以重任。在后周对南唐的战斗中,赵匡胤率兵节节胜利,在攻打寿洲时,由于错误判断敌情,却屡屡失利,兵败被围葫芦谷,粮草断绝。在情况十分危急之时,苗光义与已被他说服归附的山寨寨主好汉王彦升带领人马从南唐兵马背后杀来,与赵里外夹攻,反败为胜。在攻打滁洲和清流关的战斗中,由于赵匡胤兵力较少,地形不利,初战失败,在苗光义谋划下,赵匡胤率兵沿小路出其不意,从清流关背后,直插滁洲城,生擒南唐主帅皇甫晖和姚风,一举攻克滁洲城,大败后唐军。因此,赵匡胤被周世宗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成为殿前司禁军的最高统帅,苗光义也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经苗光义精心谋划、周密运作,到周世宗病亡时,赵匡胤已形成了“文有苗光义、赵普、楚昭辅,武有潘美、高怀德、石守信、郑子明等组成的集团势力。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制造了辽和北汉联兵入侵后周的消息,迫使后周七岁小皇帝派其出兵迎敌。正月初二下午,大军到达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在周围军士中很有名望的苗光义指着太阳对众人说:天上有两个太阳,并煞有介事地对赵的亲信幕僚楚昭辅说:一日克一日,要出新天子,这是天命,两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既形象又逼真,周围兵士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流传整个兵营。

苗光义的“一日克一日,当出新天子”的神秘预言,经过楚昭辅的大肆渲染,在迷信的诱惑下,在广大的军士眼里,赵匡胤俨然天意有赐,授命有兆。

第二天早上,一大批将校在苗光义、楚昭辅的鼓动下,赵普、赵匡义将赵匡胤拥出寝室,齐声高呼,军中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并将一件象征天子的黄色上衣披在他身上,众将校统统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接受拥戴,返回京城,在京城亲信石守信等人配合下,迅速控制了局势,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宣布国号为“宋”,改元为“建隆”,他成了宋王朝第一位皇帝,封苗光义为护国大军师兼司天台正。赵匡胤与所有皇帝一样,对旧臣宿将放心不下,于是上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好戏,一大批有功将领都卸甲归田。苗光义想到推翻后唐,天下一统,这一目标已达到,再在朝中伴君凶多吉少,决心效法范蠡张良功成身退,于是多次上奏,以多病为由回归故里。赵匡胤见挽留不住他,准于归乡养病,为表恩宠,除赠送一大笔金钱外,以国号宋,赐苗光义家乡苗家庄为宋村,沿用至今。

回乡后,苗光义见家乡人民多数还处于贫穷饥饿状态,特别是没文化常受到欺凌。目观此况,他决心创办义学,为父老乡亲办善事,拿出朝廷赠送的银两,购建房屋做校舍,请来塾师,办起义学,在宋村及附近村庄招收学生,免收学费,特别困难者,提供学习用品。义学的兴办,对于当地普及民间教育,培养人材,推动社会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苗光义在当地修桥铺路,为众乡亲排忧解难,赈济贫民,这种为乡民排忧解难之善举,深的民众赞誉。

苗光义晚年自卜墓地于潞城宋村西岭,病故后葬其地。到了太宗年间,皇家有一位精通地理风水先生,路经此地,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王气缭绕,苗光义墓地凤舞鸾翔,双翅拱抱,墓中正对龙脉,大吃一惊,忙上奏朝廷。朝廷遣大臣潘美带兵将墓地连接西岭主峰之间,挖沟6丈多深,见血水出方止,曰:已挖断主脉,苗氏后代不会出现与帝王比肩者,只会出现才女美女罢了。果然苗氏子孙自宋元无有显达者,苗氏子孙后又徙居鹿村、河拜、大黄庄等村。明朝时女子显贵,多为亲王郡王妃,镇辅诸将军夫人等。

苗光义在民间越传越神,人们把他的故事编成小说、演义、歌谣,在珍珠倒卷帘歌谣中唱到:正月里来正月正,刘伯温走进南京城。打板算卦苗光义,修道先生徐茂公。神机妙算诸葛亮,斩将封神姜太公……

标签: 苗光义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宋朝灭亡:是因为赵匡胤给后代了一个严重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最为遗憾的朝代,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宋的思想开放、商业繁荣。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时代,文人士大夫地位最高,而且皇权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集中。商业的富庶让大宋本有机会提前酝酿出资本主义,可是因为国家的内忧外患,最终落下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名声,这的确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其实大宋并没有统一中国,在

  • 赵光义为何杀掉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光义

    在北宋的历史上,关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暴死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而其中很多人的看法都是赵匡胤的突然死亡并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的精心策划和准备,目的就是夺取赵匡胤的皇位,自立为帝。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一下赵匡胤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赵光义这个人,确实他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他同时满

  • 李煜被逼到江南后 对赵匡胤竟然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煜,赵匡胤

    公元961年,李煜登基,接手了父亲给他的一片已无帝号的江山。当初他父亲臣服后周,削去帝号,自称南唐国主,但对所辖臣民还是照行天子礼仪。他登基以后,定下的国策依旧是向赵匡胤进贡金帛和珠宝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而赵匡胤说:“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刍粮,悉以财币分给将士。吾欲所得者,其土地耳。”于是李煜在

  •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传说 赵匡胤长的怎么样?赵匡胤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赵匡胤的去世来的突然,又不知何故。若说他是病逝,但是正史中却没有他患病的记载。而其他说法又存于野史中,且说 法不一。这就使得宋太祖赵匡胤的去世,蒙上了一层离奇的面纱。宋太祖去世之后,皇位没有按照“子承父业”的常理由宋太祖的子嗣继承,反而是由他的弟弟宋

  • 宋太祖赵匡胤的政治举措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在宋朝建立的初期时间段里,中原还处于一个分裂的阶段中,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一些小国家。宋太祖赵匡胤继位之后,采取“先南 后北”的战略决策,使国家逐步实现了统一。国家完成了基本的统一之后,赵匡胤着手进行内政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以此革清五代

  • 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原为后周大将,后黄袍加身,陈桥称帝,建立宋朝,为宋朝的开国君主。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赵狼影出生在洛阳夹马营赵家。赵家是军人家庭看,祖籍涿郡,高祖为赵朓,祖父赵敬,父亲是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上面还有长兄赵匡济,不过赵匡 济早夭。据说赵匡胤出生的时候,弘光满屋,满屋飘动着奇异的香

  •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赵匡胤的后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于是赵匡胤于周朝为官。因战功 卓著,官位一升再升,最终功高盖主,于后周恭帝柴宗训时在众将士的拥立下,黄袍加身称帝,这一次兵变因为是在陈桥驿发生的,史称“陈桥驿兵变”。后周恭帝

  •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开国帝王,能力绝对是有的,能开创帝国伟业,任何一人都是俊杰。不过虽然本身能力出众,但是却也免不了被后世人诟病的命运,比如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后世的名声可不怎么好。与朱元璋不同,赵匡胤的后世评价却极高,虽有持批评态度的,但是这种评价极少,大部分都是对他人的肯定。首

  • 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 赵匡胤武夫开文治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下河东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唱曲戏剧,都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戏剧曲目《下河东》。而在晋剧、大平调、秦腔等各个地域特有的曲目形式中,秦腔版的《下河东》最为著名。赵匡胤剧照故事讲的是,称帝

  • 解密:谁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幕后策划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一个皇帝死后,即位的皇帝要给前任编写传记,这种官修史书称为《实录》。因此,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就给哥哥编修了一本传记,史称《太祖实录》。史料记载,在修完这本传记后,因为对这本《太祖实录》不满意,赵光义一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编纂,除了增加“金匮之盟”这种崭新的内容外,这个修改过程更是旷日持久。从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