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代著名词人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译文及赏析

宋代著名词人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译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29 更新时间:2023/12/10 5:30:1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代: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园里池塘泛着碧波,微风送着轻暖;曾记得在这里和那位如玉的美人初次相会。宴席上她唱着前后阕重叠的歌词,歌声如鸣玉一般。随后,她随着入破的急促曲拍,舞动腰肢,红裙飞旋,使人应接不暇。

如今在这白玉帘钩和栅门下面,散发着落花香的台阶旁边,我喝得酩酊大醉,不知不觉日已西斜,天色渐晚。当时和我一起欣赏美人歌舞的人们,如今详查,大多数早已离世。

赏析

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当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调谐婉,意韵深长。

首句“池塘水绿风微暖”中的“水绿”、“风暖”两个细节暗示出时令为春天,好风轻吹,池水碧绿。这一句是通过眼观身受,暗示词人当时正漫步园中,这眼前景又仿佛过去的情景,所以引起“记得”以下的叙写。此句将“风”与“水”联一起,又隐隐形成风吹水动的迷人画面,同时又由池水的波动暗示着情绪的波动,可谓蕴含丰富。

“记得”以下词人写了一个回忆中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作乐的片断。首先以详笔突出了当时宴乐中最生动最关情的场面:“记得玉真初见面。”“玉真”即绝色女子之代称。紧接着“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写这位女子歌舞之迷人。这是此词中脍炙人口的工丽俊语。上下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讲究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破”,“入破”即“破”的第一遍。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以“响琤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这一联写歌舞情态,虽未著一字评语,却赞美之意顿出。

下片第一句“玉钩阑下香阶畔”,点明一个处所,大约是当时歌舞宴乐之地。故此句与上片若断实联。“醉后不知斜日晚”,作乐竟日,毕竟到了宴散的时候,这句仍写当筵情事。同时,黄昏斜日又象征人生晚景。所以,此句又关当时及往昔,这样就为最后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张宗橚《词林纪事》中说:“东坡诗:‘樽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遍,不禁惘然。”的确,此词结句“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留给读者的回味和思索是深长的。

创作背景

据考,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赴永兴军(今陕西长安)任职,张先随其为通判。故晏殊所写这位歌舞妓,当为张先《醉垂鞭》所写的“初相见”的那位女子。

更多文章

  • 宋代著名词人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简介与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简介与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宋代:晏殊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译文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

  • 宋代著名词人晏殊:《喜迁莺·花不尽》词作赏析及创作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晏殊,《喜迁莺·花不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晏殊《喜迁莺·花不尽》词作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喜迁莺·花不尽宋代:晏殊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译文花落花又开,柳叶绿又衰,花开盛衰无穷尽,与我此时情相近。离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词,最后一句极为浪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晏殊,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晏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朝的文化极其繁荣,尤其是诗词更是繁荣,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词人,比如说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辙、苏轼)就是出自宋朝,可是宋朝不但有“三苏”,还有着“两晏”,这“两晏”指的就是宋朝著名词人晏殊和他的儿子

  • 晏殊与欧阳修的师生情,后来是怎么断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欧阳修,北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欧阳修的故事。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24岁的欧阳修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晏殊是主考官,出题《司空掌舆地之图赋》,面对这偏僻的命题,大多数考生做题都走偏了,唯独欧阳修不光扣题精准,而且文采飞扬。于是,晏殊慧眼识珠,把欧阳修确定为

  • 14岁的晏殊参加考试,皇帝亲自出考题都考不倒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晏殊,北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晏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文坛最辉煌的事情,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级别的文人,比如范仲淹、晏殊、欧阳修、三苏、司马光等等,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宋朝独占了6个,所以说宋朝文坛足以在中国历史上笑傲群雄。而这些著名的文人之中,当属晏殊最为厉害,

  • 南宋理学家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熹,南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

  •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贡献 朱熹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熹,南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

  • 南宋理学家朱熹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朱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熹,南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

  •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熹,南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

  • 南宋朱熹的墓地在哪里 朱熹的后世纪念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熹,南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