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真宗才刚刚上台 他为什么将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

宋真宗才刚刚上台 他为什么将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4/1/9 5:23:3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真宗割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代,定难五州的首领叫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地区就是夏州、绥州、银州等地,公元882年,拓跋思恭因对皇帝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被赐姓“李”。这就好比郑和,原名马三保,被朱棣赐姓“郑”,才成为郑和。

拓跋思恭原本就是党项(北方少数民族)人首领,改名后称作李思恭,西夏政权就是从这里慢慢发展而来的。李继迁的祖辈就是从李思恭这来传承而来,李继迁也是地道的党项人。宋太宗时期,李继迁和大宋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李继迁是定难五州的首领。

宋太宗赵光义多次出兵定难,都无功而返,甚至伤兵损将。而李继迁是打不过就跑,等风声过了再跑回来,定难五州的问题直到宋太宗去世都没有解决。那究竟为何宋真宗刚刚上台,就把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呢?

图1 定难五州是西夏王朝的“龙兴之地”,即夏州、绥州、静州、宥州、银州

攻打李继迁所部,耗费财力无数,成本太高

宋太宗时代,赵光义视定难五州为必得之地,多次讨伐李继迁所部人马,但由于多种原因无功而返。公元982年,李继捧(李继迁的哥哥)把五州送给了赵光义,这看似是个天大的馅饼,却很快就磕到了牙。

李继捧投靠了大宋,不过李继迁和他哥哥不是一心,李继迁单独叛变宋朝,并且还和大辽保持着暧昧关系,这脚踏两只船的举动让赵光义颇为愤怒。雍熙二年(982年),李继迁向宋军诈降,杀害宋将曹光实,北宋大将李继隆奉命讨伐,大败李继迁所部人马,李继迁却跑掉了。

至道二年(996年),李继隆再次统帅五路大军讨伐党项,史料记载“寻命为银、夏兵马钤辖,遣与李继隆等五路出师讨李继迁。”,因决策失误,只是小胜,而李继迁又逃脱了。至道二年的这次战役耗费财力巨大,和雍熙北伐类似,都是举全国之力,仍无功而返。李继迁就像个狗皮膏药,粘在身上怎么都揭不下来,宋太宗对此伤透了脑筋。

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多次讨伐党项也没什么成果,加上蜀川叛乱,国力消耗殆尽,国家财政亏空严重,国家无法再度支持大规模战争。假如宋真宗再次攻打党项,的确很划不来。

图2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辽国威胁,宋真宗不想发生两线作战

北宋成立之初,其最大的敌人就是契丹。无论何时何地,契丹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头上,并且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就能要了你的小命。就好比在你床边,有一只恶狼虎视眈眈,这样的情况还能睡安稳吗?契丹就是这个角色。

萧太后执掌契丹之后,不论国土面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契丹都强于北宋,且契丹和宋朝有世仇,已经打了几十年仗。宋朝则不然,在宋太祖时期,军事实力最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军队的战力逐步下降,且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好,急需时间休整。

宋太宗时期发生过两线作战的情况,公元993年,“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徒为寇,杀眉州彭山县令齐元振。”王小波在蜀川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还杀掉了县令。此时党项李继迁同时发动叛乱,无奈的宋太宗只能分兵两路,大太监王继恩平叛蜀川,大将李继隆平叛党项。这让宋太宗压力极大,因为虎视眈眈的契丹也关注着大宋的一举一动,如若契丹发兵,北宋就危险了。

好在这次危机平安度过了,宋真宗即位后的情况不同,辽国已经强大起来,并且辽国仍是北宋最大威胁,宋真宗必须安定党项部落,来解决辽国这个主要矛盾。

图3 燕(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比定难五州重要得多

幽云十六州曾是中原政权最重要的门户,是阻止游牧民族的天然险地,公元938年,石敬瑭把幽云地区送给了辽太宗耶律德光,从此中原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柴荣、赵光胤、赵光义多次北伐就是为了收复燕云地区,来保证国家的稳定。

宋真宗也明白这个地区的重要性,他上位后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宋辽边境,因为他知道这关系着国家存亡。党项部落弱小很多,李继迁多次和北宋交锋,几乎没有胜迹,只是逃跑的本事不小,李继迁就像一只滑溜的泥鳅,很难被抓住。

明初的北元名将王保保就像极了李继迁,经常是拖家带口地逃跑,每次战败逃跑后还能从新组织人马,这小强精神也真的很难得。

图4 辽、北宋时期

割让定难五州,对大宋影响相对较小

定难五州在北宋的西北,对大宋不构成威胁,攻下定难或者攻不下,都不会影响大局。假如进攻党项,就可能把国家拖入泥潭,强扭的瓜不甜。而且现在时机不到,被迫进攻李继迁只能得到反效果,还不如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先安抚住再说。

定难五州对李继迁非常重要

党项部落是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于中原的汉族,这里是党项人的聚集区,对于汉人来说,定难五州不太感冒,但对于党项人来说,那就是家乡,是根基。所以李继迁每次逃跑之后还会回来,周而复始不惧疲劳。

只要杀不了李继迁,那么党项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哪怕你杀掉再多的士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党项人也同样有争夺生存空间的权力。

图5 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

常年战争不断,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力需要时间恢复

太宗时期,一次宴会上,宰相吕蒙正曾劝谏皇帝“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意思就是臣经常见到京城之外不远,就有很多冻饿而死的饥民,只是皇上看不到罢了。这句话着实让赵光义郁闷,赵光义并非不知道百姓的情况,只是有些下不来台。

这意味着大宋常年的战争使得了百姓穷困潦倒。战争需要钱粮,这些皇帝当然弄不来,只能让老百姓出,每次出征,百姓的赋税就更重一层。宋真宗赵恒即位后,马上就宣布废除之前无法纳齐的钱粮,令百姓大为称颂,不仅收拢的人心,还没有任何负担,是一举两得。

宋真宗送给李继迁定难五州还是很明智的,不久辽国就发兵北宋,因为没有了党项的后顾之忧,北宋的国力才一天天强盛起来,才能有跟辽国一战之力。

参考文献:《宋史》

标签: 宋真宗宋朝

更多文章

  • 李继迁是什么人?他是怎么被赵光义征讨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继迁,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继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宋太宗最人生时光的最后两年里,为自己的儿子铺平了所有道路,解除了内忧外患,只剩下唯一的威胁就是党项族里的李继迁。而此时李继迁已经培养的兵强马壮,并且敢于主动挑衅大宋朝。但是此时的大宋朝,先是经历了雍熙北伐的失败,接着国家内部又爆发了大

  • 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简介 著名的女外科医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名医

    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其神奇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并受赠《痈疽异方》。其貌美心慧,精通百草,扶危救弱,声名远播朝野,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一。得人真传苦钻研 精通外科成名医宋代的张小娘是个外科医生,据说是一位银鬓老郎中传给她的医术,还赠给她一部《痈疽异方》,经过不断的钻研与实践,

  • 中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张小娘子 北宋女名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北宋,中国古代四大女医师,张小娘子

    北宋是知识分子的天堂,这些知识分子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还有两个业余爱好,写宋词和钻研医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更有全才一专多能,比如苏轼、沈括,两个交情一般政见不同的领导,合出了一本《苏沈良方》,泽被后世受用无穷。就连北宋的小女子,也不小心成了青史留名的名医。张小娘子生于北宋著名的“仁宗盛治”年代

  • 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张小娘子的医术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小娘子,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聊一聊四大女名医的其中之一,张小娘子吧。大家都知道宋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富足的朝代,人只要基本的温饱解决了,其他方面的造诣啊也会跟上来,像是当时的苏轼也和别人合出了一本关于医学的书,就是人啊有钱了才有闲情雅致去研究其他的事情。所以当时的医学也发展得很快,才会出现张小娘子这样名

  • 金朝英雄郭虾蟆是谁 郭虾蟆轶事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虾蟆

    金朝英雄郭虾蟆金朝英雄郭虾蟆还有一个名字也叫做郭斌,他是会州地区人士,家族中世世代代都是保卫家园的优秀射手。 他曾经和哥哥因为善于射箭而开始从军,他的哥哥因为立下了军功而被授予了会州刺史的职位,并且还赏赐他颜盏的姓氏,在此之后郭虾蟆一直跟随着哥哥在军中历练作战,屡次立下重大功劳。在金朝灭亡之后三年的

  • 金朝名将郭虾蟆生平简介 郭虾蟆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虾蟆

    郭虾蟆(1192年—1236年),又名郭斌。会州(今会宁)人。金朝名将,他家世代为保护家园的射手。金宣宗时,他与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兴定初年,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后屡立战功,得到金哀宗的重用。金亡后三年,郭虾蟆仍旧困守孤城,

  • 金朝名将郭虾蟆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郭虾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虾蟆

    郭虾蟆(1192年—1236年),又名郭斌。会州(今会宁)人。金朝名将,他家世代为保护家园的射手。金宣宗时,他与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兴定初年,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后屡立战功,得到金哀宗的重用。金亡后三年,郭虾蟆仍旧困守孤城,

  • 《水浒传》道教活神仙罗真人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林灵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林灵素

    《水浒传》道教活神仙罗真人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林灵素!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林灵素“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上面这段话就是送徽宗年间的名道,号为“通真达灵先生”的林灵素的语录,那时候他还只是大学士苏东坡的一个小书童,就能有这样

  • 林灵素是谁?宋徽宗为何主动与其搭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灵素,宋朝

    林灵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温州这座位于东南沿海,被群山所环绕的城市变得赫赫有名,温州人也因善于经商、勤劳能干而享誉中外。可是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到整部中国历史的话,温州存在感却并不强,从温州走出的名人更是寥寥无几。直到南宋将政治中心迁移到了杭州

  • 林灵素自称神仙却奉迎皇帝,天兵没请到反而把金兵招来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林灵素

    北宋自真宗后,皇帝多好神仙,以徽宗为最,所以道教一时间很受宠。后来,不知来路的“得道仙人”纷纷下山,法术怎样不清楚,但每个人都不知活了多少年,一问岁数连自己都忘了。有个叫张怀素的,自号落魄野人,大约像王林那样会点戏法,当时称为幻术,号称可以通神,飞禽走兽都可调遣。自崇宁年间进京以来,朝野耸动,公卿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