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继迁是什么人?他是怎么被赵光义征讨的?

李继迁是什么人?他是怎么被赵光义征讨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4/1/8 18:25:23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继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宋太宗最人生时光的最后两年里,为自己的儿子铺平了所有道路,解除了内忧外患,只剩下唯一的威胁就是党项族里的李继迁。而此时李继迁已经培养的兵强马壮,并且敢于主动挑衅大宋朝。但是此时的大宋朝,先是经历了雍熙北伐的失败,接着国家内部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政权还在,但是国家的元气已经受损。如今的大宋朝已经进入了积贫积弱的时期。这个时候宋太宗要想攻打李继迁,就要做好和一个国家对战的准备,宋朝的发兵需要足够的时间准备,而李继迁现在一边围困灵州,一边攻打援军,太宗下令征讨李继迁。

这次作战太宗和之前一样,采用多路分兵进攻,目的地直取定南五洲中的乌池和白池。塞外边疆,一望无际,宋朝只能分兵出击,而党项人常年生活在塞外,主要以骑兵为主,他们擅长打游击战,宋朝的军队很难抓住对方,很难和对面敌人正面交锋。但是这次宋朝出兵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提前打听好李继迁的驻扎地,只要到了乌池和白池这里,就一定能找到他。把最大的难题解决以后,剩下的就是作战问题了,而作战上面对于宋朝来说就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的军队人数十分庞大,这回宋朝志在必得,胜券在握。

但是,战争的胜负是由很多因素来影响的,历史上很多胜券在握的战争,都会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决定了战争的胜负,而这些因素总会是出其不意的。宋军大军压进了党项的境内,刚开始各路人马一切行动都能严守战场部署,临行前的战略方针大家还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而这时候,李继迁的同族兄弟,如今是大宋的开路先锋,李继隆发现了一个行军路线上的问题。他的进军路线是途径灵州,顺道解除灵州被围的危机,而如今突然攻打乌池和白池,这属于围魏救赵,能让李继迁不能回到自己的据点,同时解除灵州被围。

但是李继隆走了十几天,根本就没发现敌军,只好引领部队回家,这一路主力进军就这样无功而返。而另一路张守恩的队伍,他们从麟州出发,也是按照站前部署,虽然他们和敌人有过相遇,却视而不见,全线又撤退回来。这时只剩下了超和范廷召的两路兵马,他们两军合并,走的是最艰苦的道路,一直到了无定河边,他们终于在党项人的境内打响了第一仗。王超年仅十七岁的儿子王德用为先锋,率领万人冲破党项的防线,掳掠无数牛羊牲畜,然后杀到乌池和白池,在这里终于找到李继迁也遇到了党项最精锐的部队。

王德用亲自带兵出战,用五千精兵和李继迁交战三天,大小战役有数十场,节节胜利,最后宋军全军猛扑,李继迁被击溃,率领残部突围又逃回了大漠。宋军虽然胜了,但是在广大的大漠上,他们也无力再追击。与党项的战争结束了,大宋已经很久没有过如此真正的胜利。但是宋太宗觉得胜利的程度还不够,他是要荡平党项,为了自己儿子能稳坐江山,他不能也不会再给李继迁东山再起的机会。第二年,太宗做好防御辽国的部署后,又派两路军队讨伐李继迁,势必要做到斩草除根。

战争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领军大将王昭远上奏朝廷,击败李继迁,但是李继迁又一次逃脱了。而太宗此时下诏前线停战。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五十九岁了,腿上当年的箭伤已经无法控制了,他已经无力再控制战争的场面,只能放弃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就病倒了,最后死在了万岁殿。二十二年前他不管是夺位还是继承,他是在万岁殿登基当的皇帝,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历史悬案,而二十二年后,他又在这里驾崩,可以说万岁殿成为了宋太宗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虽然太宗的一生功绩显赫,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不过在他死后的风波却是一直没有平息,他逝世后太子继位的事也提上了议程。当时赵恒是太宗钦定的太子,应该是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但是宦官王继恩和皇后李氏相勾结,掀起了一场扳倒太子的风波,他们心中的人选,仍然是太宗当年最爱的长子赵元佐,虽然此时的他已经因为疯病被太宗废为庶人,但是太后和王继恩的图谋不轨,只能通过赵元佐的继位来实现,为此,一场被太监挑起的兄弟内的腥风血雨,也就要一触即发了。

标签: 李继迁宋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简介 著名的女外科医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名医

    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其神奇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并受赠《痈疽异方》。其貌美心慧,精通百草,扶危救弱,声名远播朝野,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一。得人真传苦钻研 精通外科成名医宋代的张小娘是个外科医生,据说是一位银鬓老郎中传给她的医术,还赠给她一部《痈疽异方》,经过不断的钻研与实践,

  • 中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张小娘子 北宋女名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北宋,中国古代四大女医师,张小娘子

    北宋是知识分子的天堂,这些知识分子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还有两个业余爱好,写宋词和钻研医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更有全才一专多能,比如苏轼、沈括,两个交情一般政见不同的领导,合出了一本《苏沈良方》,泽被后世受用无穷。就连北宋的小女子,也不小心成了青史留名的名医。张小娘子生于北宋著名的“仁宗盛治”年代

  • 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张小娘子的医术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小娘子,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聊一聊四大女名医的其中之一,张小娘子吧。大家都知道宋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富足的朝代,人只要基本的温饱解决了,其他方面的造诣啊也会跟上来,像是当时的苏轼也和别人合出了一本关于医学的书,就是人啊有钱了才有闲情雅致去研究其他的事情。所以当时的医学也发展得很快,才会出现张小娘子这样名

  • 金朝英雄郭虾蟆是谁 郭虾蟆轶事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虾蟆

    金朝英雄郭虾蟆金朝英雄郭虾蟆还有一个名字也叫做郭斌,他是会州地区人士,家族中世世代代都是保卫家园的优秀射手。 他曾经和哥哥因为善于射箭而开始从军,他的哥哥因为立下了军功而被授予了会州刺史的职位,并且还赏赐他颜盏的姓氏,在此之后郭虾蟆一直跟随着哥哥在军中历练作战,屡次立下重大功劳。在金朝灭亡之后三年的

  • 金朝名将郭虾蟆生平简介 郭虾蟆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虾蟆

    郭虾蟆(1192年—1236年),又名郭斌。会州(今会宁)人。金朝名将,他家世代为保护家园的射手。金宣宗时,他与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兴定初年,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后屡立战功,得到金哀宗的重用。金亡后三年,郭虾蟆仍旧困守孤城,

  • 金朝名将郭虾蟆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郭虾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虾蟆

    郭虾蟆(1192年—1236年),又名郭斌。会州(今会宁)人。金朝名将,他家世代为保护家园的射手。金宣宗时,他与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兴定初年,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后屡立战功,得到金哀宗的重用。金亡后三年,郭虾蟆仍旧困守孤城,

  • 《水浒传》道教活神仙罗真人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林灵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林灵素

    《水浒传》道教活神仙罗真人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林灵素!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林灵素“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上面这段话就是送徽宗年间的名道,号为“通真达灵先生”的林灵素的语录,那时候他还只是大学士苏东坡的一个小书童,就能有这样

  • 林灵素是谁?宋徽宗为何主动与其搭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灵素,宋朝

    林灵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温州这座位于东南沿海,被群山所环绕的城市变得赫赫有名,温州人也因善于经商、勤劳能干而享誉中外。可是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到整部中国历史的话,温州存在感却并不强,从温州走出的名人更是寥寥无几。直到南宋将政治中心迁移到了杭州

  • 林灵素自称神仙却奉迎皇帝,天兵没请到反而把金兵招来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林灵素

    北宋自真宗后,皇帝多好神仙,以徽宗为最,所以道教一时间很受宠。后来,不知来路的“得道仙人”纷纷下山,法术怎样不清楚,但每个人都不知活了多少年,一问岁数连自己都忘了。有个叫张怀素的,自号落魄野人,大约像王林那样会点戏法,当时称为幻术,号称可以通神,飞禽走兽都可调遣。自崇宁年间进京以来,朝野耸动,公卿纷

  • 林灵素:北宋著名道士,宋徽宗还主动跟他搭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灵素,宋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林灵素,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北宋最值得称道的成绩就是在文化上达到了历史巅峰,因此北宋名人大多都是在诗词歌赋方面有所建树。然而,林灵素却与诗词歌赋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因为他的职业是道士。林灵素的身世颇有点传奇色彩,他原名林灵噩,字通叟,两浙路(北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