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贪官朱勔为了讨好宋徽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贪官朱勔为了讨好宋徽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3 2:29:41

北宋末年,到了国家将亡的时候,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蔡京童贯这样史上有名的大贪官暂且不去说,这里就来说一下另一个大贪官朱勔,虽然名声上不如蔡京等人,但是他在当时造成的影响一点都不小,被后人称为“六贼”之一。

朱勔他是苏州人,他的父亲就挺有钱,巴结着蔡京等人,也算是混的不错,到了他的时候,因为知道宋徽宗非常喜欢奇花异石,所以他特地在苏州设立了办事处,明面上是为了宋徽宗收集奇花异石,但是实际上还是为了他自己搜刮民脂民膏,他这样的举动讨好了宋徽宗,因此一时之间,声势无两,他自己也搜刮了大量了财富,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是祸国殃民。

因为朱勔的动静太大了,甚至招来了蔡京的不满,因此蔡京向徽宗皇帝报告时说到朱勔太过扰民,而朱勔也因此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没多久就故态萌发,继续假借这皇帝的意思,大兴土木,修建豪宅,蓄养私人卫士,可以说是独霸一方。因为朱勔这样的压迫,东南的百姓不得不起兵造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方腊造反,虽然在方腊起义的那段时间,朱勔暂时的被削官了,但是起义被平定之后,朱勔又被徽宗重用了,直到宋钦宗继位之后,朱勔才失去了依靠,宋钦宗削了朱勔的官位,将之流放,并且在途中就杀了朱勔,这个消息传到苏州之后,百姓纷纷冲到朱勔的故居同乐园之中,将之打砸一空,以泄心头之愤。

朱勔怎么读

朱勔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奸臣,历朝历代以来都受到了无数百姓、史学家的责难,被称为“六贼”之一,在当时因为和他的父亲一起亲近大奸臣蔡京、童贯等人,所以得到了重用,今天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朱勔其人。

说到朱勔首先要说的就是他的名字,很多小伙伴们还不太清楚朱勔这个名字怎么读,其实很简单这个“勔”字和“勉励”的“勉”字是一个意思,读音也是一样的,都是读作miǎn。“勔”字有着尽力不倦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长辈对于朱勔的一种良好的期望,但是他不给力,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贪官污吏。其实单从字的构成就差不多可以猜出一些,毕竟结构上来说“勔”是由“面”和“力”构成的,和“勉”的构成相似。

接下来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朱勔的生平,说到朱勔就不得不说一下他的父亲朱冲,朱冲原来也是底层百姓,温饱也很成问题,后来在苏州混不下去了就不得不流落城外,结果时来运转碰上了一个道士,送了他几个治病的药方,因为药效不错,所以很快就闯出了名头,有了钱,可以说朱勔的生活算是不错的,那时候又是朝政混乱的时候,朱勔和他的父亲一起谄事蔡京等大奸臣,因此得到重用,之后他揣摩宋徽宗的心思,几次三番下来成为了宋徽宗的宠臣,再加上献上了“花石纲”,所以很受宋徽宗的信任,后来因为方腊造反,官员弹劾,朱勔才被免职,最后被杀。

朱勔 花石纲

说到北宋时期的贪官朱勔,就不得不说花石纲,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不知励精图治,整天只知道追求享受,而且宋徽宗非常喜欢奇花异石,因此朱勔就趁势提出了花石纲,大肆搜刮百姓的奇花异石,稍有可堪赏玩就抢夺来运到南宋的京都,送给宋徽宗。

当年蔡京贬谪苏杭的时候,想修建阁楼,但是钱不够,结果朱勔的父亲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出资帮助蔡京修建,结果朱冲父子因此得到了蔡京的帮助,后来因为苏州一带奇花异石本来就多,正好和宋徽宗的兴趣爱好相符,所以朱勔在蔡京的帮助下,向宋徽宗进献了三株奇特的黄杨,这也是朱勔发迹的起点,后来朱勔就专门开设了应奉局,专门给宋徽宗采办奇花异石,称为“花石纲”,因为办得好,所以得到了宋徽宗的青睐。

据说当年“花石纲”最鼎盛的时候,曾经董永了2000多艘船只来运送,一时之间“朱勔之纲为最”,在众多的奇花异石之中又以太湖石最多。一般来说搜集奇花异石也没什么大事,只要补上一定的赔偿,百姓也不会有太大的怨念,但是朱勔不然,他根本就是强抢,苏州上下只要有稍微可堪赏玩的花石就一定要抢去,稍有不从就被他借机敲诈,搞得百姓倾家荡产,卖子卖女。而且朱勔还趁机以采办花石为名拿国家的钱,所以朱勔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后来百姓再也无法忍受朱勔这个残暴的“花石纲”,兴起了以“诛朱勔”为名的方腊起义,一时之间轰动天下,但是后来起义失败之后,朱勔依旧深受重用,知道宋钦宗登位,朱勔才被绳之以法。

标签: 贪官朱勔

更多文章

  • 拒绝招安:宋朝历史上真实的方腊革命起义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历史,方腊,起义

    宋江、方腊是北宋末年很有影响的革命军,二人有一致的革命经验,但有不一致的革命观念,宋江接受了招安,梁山好汉变成朝廷走狗,替天行道却成助纣为虐。为了一个腐败不堪的独裁暴政,宋江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杀人工具,为了繁荣昌盛,天下太平的稳定谎言,宋江便甘心去屠杀其他的革命同志。所以说宋江搞革命是在欺骗老百姓,

  • 方腊有多难打?梁山好汉为何多折于征方腊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传,梁山好汉,方腊

    作者把梁山好汉108人 描写成为兄弟无隙,仿若一家,出生入死,同败官兵,同受招安,同征辽国,同剿田虎,同擒王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征战数载,不曾折损一员将领,可为何偏偏在南征方腊时,却屡屡损兵折将,竟至“宋江三十六,回来十八双。”为什么梁山一百单八将在官军围剿中屡战屡胜,一百单八将甚至连根毛都没

  • 宋徽宗爱花石如痴如醉 激活百姓致方腊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佶,宋徽宗

    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宋徽宗,信仰道教,迷信道士,经常给道士们吹捧说他就是天子下凡来做皇帝的,道士们还给宋徽宗献了个称号,叫教主道君皇帝。这一来,皇帝就成为道士头子了。这位皇帝被人这么忽悠也能够忽悠得心花怒放,当真了不得。不过真正了不得的还在后头呢,看到的人无不觉得匪夷所思,烂泥不可扶正也。皇帝们居高临

  • 斩巨蟒擒方腊救皇帝 韩世忠不愧为一名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韩世忠,韩世忠

    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北宋与西夏再度开战,西北州郡急募士兵,“泼韩五”踊跃报名参军。在军队中,他挽疆弓二百斤,“挽强驰射,勇冠三军”。有一天兴起,他手提铁朔骑了一匹悍马,奔驰到二郎山的悬崖峭壁上,来回疾舞,口中狂呼乱叫。闲观者目眩神迷,无不胆裂。军府考究武艺,他自己一个人独用铁胎弓,所射金

  • 不是武松鲁智深:抗金名将韩世忠孤身擒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韩世忠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脍炙人口,梁山英雄个个豪气冲天、义胆忠肝。其中最为悲壮的情节就是朝廷派遣宋江率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征讨江南义军方腊,英雄们一个个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拼尽了七十二个弟兄的性命才成功,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到底是谁捉住的这个最为难缠的方腊呢?记得在98版电视剧中,行者武松在被砍掉一

  • 方腊是谁抓住的 方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方腊,成就

    方腊被谁抓住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方腊的印象,是来源于电视剧《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征方腊的情节。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受朝廷诏安,之后挥师前往江南平定方腊起义。最终,行者武松付出了断臂的代价,在战场上将方腊撞下马,将其掐晕后生擒。但是,相信看过《水浒传》原著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电视剧对于某些场景的描绘过于简单

  • 周通怎么死的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阵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通,方腊

    小霸王周通是怎么死的?地空星小霸王周通,周通,青州人,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生得面阔体壮,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周通打劫路过的打虎将李忠,抵敌不过,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头领。周通看上了桃花庄刘太公的女儿,要强娶她上山作压寨夫人。迎亲的时候,恰巧花和尚鲁智深投宿庄上,被其痛打了一顿。周通

  • 历史揭秘:方腊究竟被何人所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腊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官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曾经出现过四支农民起义军,分别是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腊,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道宋江被朝廷招安后,甘心充当急先锋和打手,带领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掉转枪口,将王庆、田虎和方腊一一剿灭,特别是在征剿方腊的战斗中损兵

  • 宋徽宗宣和年间方腊起义后剩下的人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腊起义

    众所周知,方腊起义是北宋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首领方腊的率领下,曾一度攻陷江浙地区六州五十二个县镇,声势浩大,拥兵百万之众,却在童贯、谭稹等人的镇压下宣告失败。据说方腊及其主要部将就义后不久,方腊起义后剩下的人散落浙东各地,以游击战的方式继续与官兵战斗,直到次年三月,这场轰轰烈烈的

  • 《水浒传》中梁上好汉为何攻打方腊后只剩下36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浒传

    《水浒传》是施耐庵以宋江等英雄好汉为题材而创作。在原著中宋江等108位好汉被招安后作战勇敢、履立奇功。在攻打辽时一员大将都未损失,但攻打方腊只剩下区区36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施耐庵为何要采用36这个数字?只是出于随意?其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最初是36人。后来被张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