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赵匡胤黄袍加身背后不可告人的阴谋

揭秘赵匡胤黄袍加身背后不可告人的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38 更新时间:2024/1/24 1:50:00

第二天的清晨,即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终于拉开了帷幕。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就在这一天的清晨,还在睡梦中的赵匡胤,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见一大群人破门而入。这些人乱哄哄地冲到自己的床前,并不由分说,直接对着自己大吼道:“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天,这是一个什么情况?赵匡胤当时就蒙了!你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又不是什么绿林好汉,怎么就“无主”了呢?

这些人根本不容赵匡胤反驳,就把赵匡胤扯到屋外。这些人扒掉了赵匡胤的衣服,并给他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衣服,一件刚刚裁剪完成的御用龙袍!

网络配图

就跟十年前一模一样,赵匡胤彻底变成了郭威,他终于复制了郭威当年的一切,一样地“被动”加冕,一样地“被动”穿衣,一样地“被动”地接受着诸位将领的朝拜,看着他们对自己三跪九叩,听着他们对自己高呼万岁。

一个新的皇帝,终于诞生!

以上,就是史书中记载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大概过程。现在,我们来简短地回顾一下这起事件的整个过程。

正月初一,北方传来紧急军情,赵匡胤奉命带兵出征。

正月初二,慕容延钊率先锋部队出发,与此同时,京城开始流传一句“点检为天子”的谣言。正月初三,在赵匡胤出征期间,天上出现了“二日互殴”的奇景,这也变相应验了赵匡胤当天子的说法。于是,当晚所有将领哗变,他们决定谋朝篡位了。

正月初四,赵匡胤一觉醒来,他就“被动”地黄袍加身,从一个执掌兵权的大臣,直接变成了一个崭新王朝的皇帝。

短短四天的时间,赵匡胤就完成了一个改朝换代的壮举,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古往今来独一份!

纵观这次政变的整个过程,赵匡胤好像一直毫不知情、置身事外,他仿佛很无辜、很委屈,完全是“被迫”登基的。

网络配图

然而,从细节看这起事件,您就会惊讶地发现,这根本就是一场蓄谋已久、计划周密的大戏,

而赵匡胤本人,就是这场大戏的总导演!

那么,在这场大戏中,又会有哪些历史疑问呢?

疑窦丛生

对于这场政变的过程和结果,没有任何的史学家表示异议。

唯一的争论是,对于赵匡胤而言,所谓的“陈桥政变”,这到底是一场他毫不知情、被迫登基的闹剧,还是一场他蓄谋已久、自编自导的贺岁大片?

虽然从结果来看,所有人都选择后者,毕竟皇位不是馅饼,不可能凭空而降,然而,这个矛盾也正在于此。因为所有的证据,都被赵匡胤偷偷摸摸地暗地销毁了,我们无法证明“陈桥兵变”这件事,就是赵匡胤自编自导的贺岁大剧了。

我们唯一能够提出来的,就是对这场案件的三大疑问了。

疑点一,北方真的有军情吗?

如果追溯源头的话,赵匡胤这场陈桥兵变的导火索,就是契丹与北汉的联合入侵。换句话说,如果契丹跟北汉不入侵的话,赵匡胤不会奉命出征,更不会在陈桥发动政变。

那么,这场契丹跟北汉的联合入侵的军事行动,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网络配图

纵观史料,不管是《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还是敌国的《契丹国志》,都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情: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汉的刘钧确实联合了契丹,一起入侵大周帝国。

当然了,敌国这个时候起兵入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大周“主少国疑”,在这权力交接不稳之际,北汉和契丹一起捞个便宜,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是史书上的那些记录吗?

在这些书籍中,《旧五代史》是赵匡胤派人编纂的书籍;《宋史》是宋真宗赵恒编纂的书籍;其他的《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那是后人对前朝书籍的“再版”。毕竟时隔了半个多世纪了,能记录下来就不错了,谁还去找人证和物证呀!

既然《宋史》的资料不准确,那么看看其他的资料,那本专门为契丹人写的《辽史》,咱们就能找到一个不同的答案了。

根据《辽史》记载,这次所谓的“汉辽联合军事演习”,只字未提。相反,《辽史》却记录了另外一件事情。

原来,在这一年的春节,就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辽国人确实没有闲着。当然了,人家不是在出兵打仗,而是忙着平复内乱。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残杀救命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

    据《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宋太祖乾德元年八月壬午,殿前都虞候张琼以陵侮军校史珪、石汉卿等,为所诬谮,下吏,琼自杀。说的是殿前都虞候张琼欺辱军校史珪、石汉卿等人,被他们联手诬告。张琼被送交有关部门审查,审查期间自杀身亡。说到这里小编就疑惑了:宋太祖为何残杀救命恩人?网络配图对这件事,《宋史》之外,南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并非猝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

    作为一代杰出帝王,赵匡胤的死,着实让人惋惜,所以,不少正义文人和好事者怀揣疑窦,翻箱倒柜,引文摘句,穷追猛打,一定要找出个罪魁祸首来才肯罢休;而作为赵匡胤死后最大受益者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无疑成为人们重点怀疑和批判的对象。抛开诸如《湘山野录》、《烬余录》等含糊其辞的野史不提,正史中也有对赵光

  •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样从流浪汉到宋朝开国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太祖赵匡胤

    在中国历史上,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与“唐太宗”齐名,并称“唐宗宋祖”。他以豪侠之气,把众多的英雄团结在自己身边;又以卓越的军事才干,东征西伐,南战北讨,用武力消灭了一个个争雄一方的霸主,结束了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统一了中国,为这段历史划上了一个句号。在统一全国后,他高瞻远嘱,以宏大的气魄、钢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猝死三大疑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据《湘山野录》记载:开宝九年10月20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你来我往,赵光义不时添酒。三更鼓敲过,地上积雪已数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在众将之外,朝臣当中最有权势的就是赵普。这位太祖故人,和太祖关系极好,连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也对其极为尊敬。曾经有一次杜太后和赵匡胤谈起国事,杜太后非常担心,此时担任宰相的赵普入见。网络配图杜太后说:“赵书记,你要好好帮助陛下啊,有你的帮助,我才放心。”赵普在当年曾经担任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的掌书记

  • 赵匡胤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如何能在文臣面前立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需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动者恰是宋太祖赵匡胤。如果说“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对赵家皇权的威胁,那宋太祖之前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则是在文臣面前立威。正、野史都说到这事,960年二月,“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议政。召见之初设座赐茶,与

  • 五代高平之战 赵匡胤险些丧命黄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後周之间的一场战役,此役后周大胜。网络配图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後不久,北汉刘崇联合辽国乘机南下,打算乘后周内部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击后周的力量。二月,契丹派杨衮率骑兵万余及步兵五万余人,到达晋阳(今太原),两军会师晋阳,一路攻上潞州(今长治)。北汉主刘旻亲领中军,张元徽领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三下南唐”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在民间流传着宋太祖三下南唐的故事,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将这一故事演绎得鲜活生动。由于时代久远,关于这一事件的史料记载很少,我们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它曾经真实发生过。但是从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来看,人们有意夸大了故事的发展,将其演绎成一种传奇故事。网络配图《宋太祖三下南唐》是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功劳大却留臭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网络配图司马光的《湘山

  • 大宋第一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太祖

    宋朝皇帝列表,宋朝的皇帝都有谁?宋朝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繁荣富裕的一个王朝,那么统治这个王朝的皇帝们都有谁呢,首先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宋朝的第一位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了,赵匡胤是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出身军人家庭,次子是赵弘殷。下面小编和大家说说赵匡胤生前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吧。网络配图宋朝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