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铁血宰相"章惇究竟是忠是奸?章惇有哪些是非功过?

"铁血宰相"章惇究竟是忠是奸?章惇有哪些是非功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1/2 9:22:47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章惇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许多争议非常大的人物和话题。举例来说,关于、舜之间的传承,人们原本都相信着按照《史记》中禅让的说法,但随着《竹书纪年》的出土,尧舜之前的权力斗争也被揭露了出来。如今人们对于尧舜传位的真相议论纷纷,这便是一个典型的争议。

此外,还有关于商纣王隋炀帝到底是不是十恶不赦的昏君、暴君。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不是弟弟赵光义所杀。秦始皇、汉武帝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等问题的争议。

这些争议尽管大多难以解决,但却也是历史的精彩之处,这些有争议的人物也更加能够被世人所铭记。

在我国北宋时期,也有着这么一个争议人物,他有"铁血宰相"之称的政治家、改革家章惇。

景祐二年(1035),章惇出生于建宁军浦城,也就是今福建南平浦城县一带。章家乃是官宦世家,章惇的父亲章俞就在朝中担任负责管理文献的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算是高级官员了,而章惇从小也是展现出了极大的非凡之处。据史料记载,年轻时的章惇"喜养生,性尤真率……服气辟谷,飘然有仙风道骨。"

根据官修史书《宋史》的记载,章惇为人"豪俊,博学善文。"

嘉佑二年(1057),章惇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对于无数人来说这是很大的成就,但他却因为同宗的侄子中了状元而感到十分羞愧,于是不接受任命回了家。两年后,章惇再赴科举,这次他考入了一甲第五名,府试第一,才算是愿意开始自己的宦海生涯。

治平三年(1066),有个性、有才干的章惇被欧阳修赏识,但因为有人从中作梗没能被选入馆中为其效力。三年后的熙宁二年(1069),欧阳修逐渐离开权力中心,而后起之秀王安石开始逐步推行变法。为了更好地推行变法,王安石四处招揽人才协助自己,章惇便是被推荐给他的其中一个,史载:"安石见惇,惇素辩,又善迎合,安石大喜,恨得之晚。"

这之后轰轰烈烈开展的王安石变法中,章惇尽心尽力,不但为他出谋划策,还四处奔波调查社会状况。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章惇一直致力于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他雷厉风行、事必躬亲的作风得到了宋神宗的喜爱,所以,哪怕是后来宋神宗逐渐不支持变法,王安石被排挤打压,章惇却还是很受器重。

元丰三年(1080),章惇正式受封参知政事,走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生巅峰。

然而,坐上高位后,章惇逐渐性情大变。当时,他的父亲章俞侵占民田被田地的主人告发,章惇直接将田主抓到了开封,这一举动被大理寺弹劾。章惇却伪造事实为自己和父亲开脱,结果落得"坐二罪,罢知蔡州,又历陈、定二州"的下场。

仅仅两年后,章惇被召回,并升迁为门下侍郎,等到神宗去世,他更是被新君哲宗封为知枢密院事,掌握了军权。当时,高太后把持朝政,她重用提倡旧制的司马光,废除了新法的全部部分,在满朝文武不敢多言的情况下,唯有章惇敢于与司马光争论,又因为司马光主张割地给西夏,史载:"惇尝称司马光村夫子,无能为。"

尽管章惇据理力争,但司马光有太后支持,对他并不在意。气愤之下,章惇直接找到了太后,在她面前态度不恭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这下,不管观点是否正确,他对太后的无礼导致其"黜知汝州",不久更是被贬到了岭南地区。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终于亲政,他很快召回了被高太后打压的章惇,让其登上相位。

为相后不久,章惇提议将政敌司马光的坟墓挖开,棺材砍断,这当然没有被哲宗采纳。

不过,章惇从绍圣元年(1094)其逐步恢复王安石变法内容中的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则是得到了同意。另外,章惇对外始终采取强硬的态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从西夏手中夺回了一部分失地,但坏处则是加重了和辽国的矛盾,导致其大举南侵。

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端王赵佶继位,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宋徽宗。这时,一方面章惇年逾花甲,主动提出辞官,一方面朝臣大多弹劾他,于是徽宗便将其多次贬谪,最终他死在湖州团练副使任上,享年七十岁。

章惇有能力,且敢于创新、对外态度强硬坚决,大体来说算是贤臣。但正如《宋史》所言:"章惇敏识加人数等,穷凶稔恶。"他个性太强烈导致的轻率,冒失也是值得批判的。

标签: 南宋章惇

更多文章

  • 章惇为什么会被说成是奸臣?被人们误会了9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章惇,宋朝

    北宋铁血宰相,却被史书说成是“奸臣”,被人们误会了900多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是北宋的铁血宰相,是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对北宋的政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却被北宋的史书记载成“奸臣”,蒙冤900多年。章惇,出身于浦城的一个官宦世家,

  • 章惇把61岁的苏东坡贬到海南,苏轼后来为何原谅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章惇,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章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苏东坡胸中无事,无愁,亦无仇。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宋代贾似道《悦生随抄》)。宋神宗以后,朝廷关于变法的争议从来未曾间断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法渐渐演变成了党争。变法

  • 章惇:曾坚决反对宋徽宗登基,最后结局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章惇,北宋

    北宋中后期出现了很多权臣,我们很难去定义一个人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比如说明朝时期的张居正,有人说他为万历中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还有人说他为了手中的权力,残酷镇压政敌,许多人曾经都受到他的迫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到的这个人也是如此。第一:章惇坚决反对宋徽宗登基,朝廷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 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章惇,为何最后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章惇

    曾经是苏东坡的好友,因为说过一句话,朝廷不听最后国家被金所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北宋中后期出现了很多权臣,我们很难去定义一个人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比如说明朝时期的张居正,有人说他为万历中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还有人说他为了手中的权力,残酷镇压政敌,许多人曾经都受到

  • 章惇为北宋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为什么成了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章惇,北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章惇的故事。一说起奸臣,许多人可能立马会联想到历史上一些祸国殃民的大奸大恶之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名列《宋史·奸臣传》的秦桧。不过,今天我们要来聊的这个人物,在《宋史·奸臣传》中排名却还在秦桧之

  • 才智过人孤傲自负,揭秘大宋名相章惇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章惇,北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章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章惇,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属福建南平)人,生于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出身官宦世家,父亲章俞曾任职银青光禄大夫。章惇自幼才智过人,孤傲自负,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因耻于在族侄章衡之

  • 曾布是支持变法改革的人物,为什么会被列入奸臣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曾布

    曾布是北宋变法派的重要成员,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得力助手,他的哥哥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不知什么原因,各朝各代对曾布的评价充满争议,元代修的《宋史》将他列入“奸臣传”,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则称赞他为“千古骨鲠之士”,并为他争辩说:“王安石的冤情,数百年来还有十多人

  • 印裔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午夜的孩子》简介,曾获英国“布克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印裔,《午夜的孩子》

    《午夜的孩子》是印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创作的长篇小说。1947年8月15日午夜,当零点的钟声敲响,印度即宣告独立,主人公萨里姆・西奈也在这一特殊时刻降生。同时在全印各地出生并存活的五百八十一个婴儿,都成了具有特异功能“午夜的孩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该小

  • 印度作家阿兰达蒂《微物之神》简介,曾获英国“布克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印度,《微物之神》

    《微物之神》是由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所著并震惊文坛的一部小说。其透过女性敏锐的心灵和孩童清澈的眼光,观察南印度一个小村庄的宗教、社会和历史,处处流露着深沉、古老的悲伤,但悲中却不见一滴眼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喀拉拉的女人和孩子早已流干了眼泪,生命中只剩下些许

  • 北宋大臣赵挺之生平简介 赵挺之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挺之,宰相,北宋

    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祐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北宋大臣赵挺之生平简介赵挺之(1040—1107)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