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生历经150余战从未败过,荆嗣的生平有多传奇?

一生历经150余战从未败过,荆嗣的生平有多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50 更新时间:2023/12/18 16:26:58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荆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感慨的时代。一方面,宋朝创造了其他朝代无与伦比的繁荣经济与灿烂文化,另一方面,宋朝却以武力孱弱而闻名。历数古代中原朝,无论秦汉、隋唐还是元明清,都曾凭借强大武力开疆辟土,扬威四海,唯独宋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连遭败绩,不忍直视,甚至百余年来一直靠向邻国进贡岁币以祈求和平,软弱之态令人无语。

不过,宋朝武备孱弱的黑锅,应该由赵宋皇帝来背,而不能埋怨武将们。正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有意识打压限制武将集群的地位、权限与主观能动性,导致宋朝武将被牢牢束缚住手脚,从而无法在战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宋朝武备不振的根本原因之一。

平心而论,宋朝武将中,还是不乏出类拔萃的一代名将。宋初名将荆嗣,就是宋朝将星中最为耀眼夺目的一个。《宋史》记载,荆嗣是冀州信都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祖辈父辈之中,很多人都是五代十国到宋初时期威震一时的虎将。

比如荆嗣的祖父之兄荆罕儒,就是五代末宋初的著名悍将,以“好勇善战”“恃勇轻斗”闻名。荆罕儒历事后晋、后周,北宋开国后,担任郑州防御使、晋州兵马钤辖等职。荆罕儒每临战阵,悍不畏死,冲锋陷阵勇不可当。

在讨伐北汉的汾州之战中,宋军遭遇败绩,荆罕儒怒发冲冠,匹马单刀杀入敌阵,结果孤身陷入重围,仍然誓死奋战,“手杀数十人”,最后被北汉军乱枪攒刺而死。北汉国主刘钧一直非常欣赏荆罕儒,这次本想活捉他,没想到部下把荆罕儒给弄死了,气得暴跳如雷,杀死荆罕儒的士兵被他当即斩杀。可见荆罕儒的威名和影响力。

在这样的家族中成长起来的荆嗣,完全遗传了祖上那种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勇气和威猛。赵匡胤时期,荆嗣还是宋朝禁卫军“控鹤卫”的一个普通士兵。在北宋初年频繁的内外战争中,荆嗣生生凭着自己一刀一枪拼来的战功,“经百五十余战”,未尝败绩,从普通士兵一路升到都巡检使、虢州防御使、邠宁环庆副部署等职,深受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皇帝信任。

太平兴国初年,荆嗣跟随宋太宗讨伐北汉,猛攻太原城。太原城高池深,防守坚固,北汉军拼死反击,箭矢如雨而下,宋军屡次登城受挫。荆嗣自告奋勇,愿意带领一支敢死队冲锋。荆嗣一手持刀盾,一手攀爬云梯,如猿猴一般攀上西门城头。激烈的拼杀中,荆嗣腿上被两只箭射穿,门牙被炮石打掉,血染征袍,依然奋战不止,宋太宗当场赐予他锦袍玉带。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大举出兵北伐辽国,荆嗣跟随西路军主帅田重进出征。在飞狐城之下,宋辽两国军队展开一场激战,辽军败绩,四散奔逃。荆嗣一路追击辽军,因天色已晚,道路不熟,与主力部队失散。荆嗣孤身一人在原野中遭遇一千多辽国溃兵,他毫无惧色,扬鞭催马直冲敌阵,口中呐喊如雷“荆嗣在此!”辽军完全被他的气势震慑,加之暗夜中不辨虚实,以为被荆嗣带兵包围,于是纷纷扔下武器投降,荆嗣成为一人生俘一千多敌军的传奇英雄。

遗憾的是,荆嗣在宋朝武将序列中,属于纯粹的“斗将”,一勇之夫,虽然战绩累累,但知名度比起同时代的名将们差了好几个档次。乾德初年,荆嗣跟随太祖赵匡胤讨伐北汉,当时杨继业还是北汉武将,带领军队前来迎战。面对威名赫赫的杨家将,荆嗣毫无惧色,奋勇冲杀,“杀业所部兵千计,射中业从骑,获旗鼓铠甲甚众”,杨继业被迫撤退而去。谁知道,他的对手杨继业最后名传千古,他却几乎被世人遗忘。

标签: 荆嗣宋朝

更多文章

  • 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的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周敦颐

    现在的人知道周敦颐,很多是缘于他写的《爱莲说》,一篇好文彰显了他文学家的风采,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周敦颐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哲学家,是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中,程颢、程颐两兄

  •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生平简介 周敦颐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周敦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073年7月24日(农历1073年6月17日),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7月24日),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

  •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生平简介 周敦颐对儒学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周敦颐

    1073年7月24日(农历1073年6月17日),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7月24日),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官员、理学家,北宋宋明理学创始

  • 北宋五子之一周敦颐生平简介 为宋朝理学思想开山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

  • 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提出了什么理学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敦颐,理学思想

    周敦颐在治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并作出新的论断,把儒学推进了一步。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时,诏从祀孔子庙堂,其理学奠基者地位为官方所承认。下面中国历史故

  • 揭秘邵雍是不是鬼谷子的徒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邵雍,鬼谷子的徒弟

    在中国古代,因为科学技术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因此古代人们对于天地万物的认识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于是便出现了各种神秘莫测的学说和人物。在这些据说掌握了宇宙间所有秘密的人之中,便出现了一些根本无法用常理来进行解释的现象或者学说,比如说他们仅仅通过观察天上的星星的运动或者占卜就能预测出未来所发生的种种事

  • 邵雍的故事:邵雍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邵雍的故事,邵雍的著作

    邵雍是一大哲学家,他在儒学和文学等方面上成就甚多,后人对其的事迹称赞甚多,但竟然还有人对其的拼音会有所疑惑,可谓是缺乏对最基础知识的了解。邵这个字是他名字中较为简单的一字,其部首为阝,部外笔画有5笔,总笔画是7笔。将其首尾分解的话,由召和阝两个结构构成,其发言跟结构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它不是形声字。读

  • 北宋著名易学大师邵雍是不是鬼谷子的徒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邵雍

    邵雍可谓是神算子,他能够凭借一个字来推断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民间关于其测字断事的故事流传甚多,虽然都是些琐事,但是也能够证明其聪明才智。邵雍画像在以前,有个名叫张贵的生意人,家住洛阳南岸,由于他兢兢业业的做生意,家里就赚取到了一颗夜明珠,有花生米这般大,玲珑剔透漂亮极了,张贵对其特别的喜爱。有一天,

  • 一去二三里是谁写的 一去二三里的作者是邵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一去二三里是谁写的

    一去二三里是谁写的,相信大家都曾听说过《一去二三里》这首诗,小学的书本里也有。这首诗描绘的是简单朴素的田园风光,有美丽的亭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房屋,还有屋前的鲜花,房屋上的炊烟随着风缓缓飘起,这是一副美丽的画,这么好的诗,到底哪位作家写的呢?一去二三里的作者一去二三里的作者是邵雍,邵雍(1011年—

  • 宋朝邵雍的简介 哲学家邵雍的故居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哲学家邵雍

    邵雍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字尧夫,公元1011年出生于范阳,就是现在的河北涿州。邵雍年少时期,与众多有志少年一样,慷慨激扬的想要求取功名。邵雍尤其喜欢读书,什么书都读,还对自己非常严格。为了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力,邵雍还坚持在夏天不扇扇子,冬天不生炉子,甚至还在夜里不睡觉,没日没夜地刻苦学习。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