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词宗秦观竟然是苏轼的徒弟兼妹夫?

一代词宗秦观竟然是苏轼的徒弟兼妹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16 更新时间:2024/1/19 12:27:04

秦观生于公元1049年,卒于公元1100年,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秦观在诗词上有很大的成就,被后人称为“一代词宗”,代表作品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郴州旅舍》等。秦观自幼喜爱文学,对历史和兵法有不俗的见解。

秦观雕塑

早年间,秦观拜于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非常欣赏秦观的才气,对他屡次提拔。后来,秦观进入官场,成为苏轼的同僚,曾担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后来,新党派宰相把持朝政后,对苏轼和秦观等旧党派进行了打击和贬谪。秦观先后被贬谪至郴州、雷州和藤州。秦观不断向南贬谪,离朝廷和故乡越来越远,秦观内心非常苦闷,他只能寄情于诗词间,用词曲表达出自己对政治的强烈不满。公元1098年,苏东坡从海南岛北归途径雷州时,和弟子秦观相见了。在短暂的相处过程中,苏轼被秦观的诗词作品所打动,心中五味杂陈。恩师苏东坡离开后,秦观尝试换一种心境生活。他开始行走于雷州各地,体察当地的人文风俗和百姓生活。公元1110年,宋哲宗去世后,宋徽宗登基,不久之后,朝廷召回了秦观。秦观在回程路上去世,享年52岁。

后来人提到秦观时,往往会将他与婉约派词人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秦观在策论上也有很高的建树。曾经,苏轼遭到贬谪后,屡次给秦观写信,让他多写一些策论类文章,为北宋社会建设做贡献。

苏轼和秦观

苏轼和秦观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苏轼的笔风属于豪放派,而秦观却被称为婉约派的一代词宗,根据史实的记载两个人不仅认识,而且关系还不浅,是师徒关系。

苏轼图片

苏轼于1037年出生,1101年去世,而秦观则是1049年出生,1100年去世,从两人的生卒时间可以看出,虽然苏轼比秦观大了整整一轮,但是秦观却死在了苏轼的前面,秦观拜苏轼为师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身上没有任何功名的寒门子弟,但那个时候苏轼却已经名满天下,成为文坛上泰斗级别的人物了,也正是拜了苏轼之后,秦观的生活状况才得到了改善,之后在苏轼、王安石等人的大力推荐下才开始走上朝堂,后来秦观成为了苏轼门下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还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虽然是名义上的师徒,但是在之后两个人的通信中可以看出,秦观和苏轼都不把他们的关系定义为师徒,反而是知己、挚友,两人在任官期间,都属于苏门,政治意见也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站在革新派对立面的,在新党掌权期间两个人也一起被贬,而秦观的死讯传到苏轼耳朵里的时候,苏轼表现的很悲伤。

民间有传言说,苏轼的妹妹是秦观的夫人,还为此编造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但是这在真实的史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苏轼本人只有三位姐姐,他根本就没有妹妹,所以这个传说是后人想象出来的,并不真实。

秦观与苏小妹

秦观是北宋著名大文豪苏轼的弟子,而在“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位。苏小何许人也?相传是苏轼的妹妹,这位苏小妹聪明伶俐,深得父母的喜爱。而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最早源自于明代冯梦龙所写的《醒世恒言》一书。

其中有一篇著名的故事讲述的是“苏小妹三难新郎”,而文中这位新郎,就是秦观。话说,苏小妹不但长得美丽,并且才华横溢。苏小妹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后,前来求亲的青年才俊们趋之若鹜。苏小妹的父亲决定举办一场比文招婿,如果苏小妹看中哪位青年才俊的文章,那么他就有幸成为苏小妹的丈夫。前来参加比赛的人非常多,苏小妹收到了多篇文章,其中很少有苏小妹喜欢的。当苏小妹看到秦观文章时,心情大悦。她认为除了哥哥苏轼和苏辙外,秦观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于是,苏小妹决定嫁给秦观为妻。俩人拜堂成亲后,苏小妹在洞房花烛之夜,又以三副对联为难秦观。幸亏秦观才气颇高,加上苏东坡的帮助,很快就对上了苏小妹的对联。此后,俩人生活十分幸福。“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在民间有很高的传唱度,一方面因为百姓都喜欢听才子佳人的故事,二是因为人们对秦观风流倜傥的性格非常认同,更加觉得才子和佳人正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三是苏轼重视秦观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为了使这份情谊永久地发展下去,秦观娶了苏小妹,两家更加亲上加亲。

秦观的词

秦观,字少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秦观年幼之时便已熟读百书,聪于旁人,然而他的一生却坎坷不平,官途不顺。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入词作之中,每逢读阅秦观的词,后人总有一种切身的体会。

秦观图片

秦观现存的作品中诗有四百三十多首,留下的文章有二百五十多篇,而秦观的词仅仅只有一百多首。但是后人却将他称为“婉约派的词宗”,可见秦观的词虽然少但是影响十分深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想必各位都不陌生,正是出自秦少游所写的《鹊桥仙》一词中。这首词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向众人展现了一种分离的场景,以此来表达作者对爱情的期盼。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部分,词句通畅易理解,让人读后回味不尽。

而秦少游在看见春初的一片景象时,便又创作出了《望海潮》一词,这首词的头三句以对梅花、水流和东风的描写,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暗自诉说着时局的变化,接着秦少游又以昔日的回忆为线索,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无奈,无能为力的情感。因而,少游的这首词实际上是表达了少游对于自己当时所处的境况的一种无奈之情。

与秦少游的文章和诗相比,秦观的词虽然留存至今并不多,然而他的词明显具有婉约派的特点,更加以自己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具有格律轻快的特点。

标签: 一代词宗秦观

更多文章

  • 探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与苏轼的不解的缘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轼

    秦观生于公元1049年,卒于公元1100年,根据时间来看,秦观是北宋人。秦观在文学和诗词上都有很高的建树,是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婉约派词人。秦观自幼喜欢文学和史学,因仰慕苏轼的才华,便拜入到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非常看重秦观的才情,曾经给王安石写信,向他积极地推荐秦观。网络配图民间故

  •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生平简介,秦观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苏门四学士

    早年生活秦观,江苏省高邮市人。他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拜谒苏轼熙宁十年(1078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秦观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别子瞻学士》)。次年,他应苏轼之请写了一篇《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宋才”。在此

  • 秦观写下一首妙词赠予佳人,从此佳人出了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观,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083年,苏东坡为专程来拜访自己的年轻人秦观出了一道命题作文,题为《黄楼赋》。因为这篇赋文,苏轼惊为天人,他称眼前这位比自己12岁的才子:“有屈、宋才”,意思是有屈原和宋玉的才华。从此那个常年混迹于风月的落魄才子秦观下

  • 宋词之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词,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

  • 宋词之八六子·倚危亭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词,八六子·倚危亭

    八六子·倚危亭【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这

  • 宋词之风流子·东风吹碧草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词,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

  • 宋词之梦扬州·晚云收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词,梦扬州·晚云收

    梦扬州·晚云收【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

  • 宋词之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词,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

    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

  • 宋诗之纳凉鉴赏,秦观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诗,纳凉

    纳凉,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评论“少游此诗闲雅严重”(《诗林广记》引),“闲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点而言,“严重”则涉及此诗严肃而郑重的内容。它很可能是秦观在仕

  • 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内容介绍 姜夔声声慢艺术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夔,姜夔声声慢

    《湖上寓居杂咏》是为南宋文学家姜夔所作,姜夔多才多艺,一生寄理想于从仕,满腹才华欲施展但终不能实现。他虽在文学领域上颇有闻名,且精通音律,但屡失意于考试,未曾进选。姜夔画像而创作《湖上寓居杂咏》时,姜夔已是46岁,在他42岁时便举家迁至杭州,得好友张鉴支助,期间姜夔还在为了求仕而努力,为朝廷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