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词之梦扬州·晚云收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宋词之梦扬州·晚云收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4/1/13 22:47:47

梦扬州·晚云收【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梦扬州·晚云收》是一首咏离愁忆往事的词。表现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愁怅和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词之上阕,写绣帏中人对征人的思念。上片先写引起对情人怀念的时令节气和周围的环境气氛。开头三句写向晚天气转晴,浓云散去,柳塘畔烟雾般的濛濛细雨刚刚停止。所以要选择“柳塘烟雨初休"这个镜头,因为烟雨后的柳塘春意更浓。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水涨秋池而动乡思,此词当亦从此得发,以“柳塘烟雨”诱发对征人的思念。另一方面“柳塘烟雨”画面优美别有一番风光,对全词的气氛和整个意境都起着重要的烘托渲染作用。接下两句明确点出了节气时令。“燕未归”自然是早春,天气“侧恻轻寒如秋”正是早春天气的特点。云“燕子未归”,虽切时令,实则借喻人未归也。“恻恻轻寒似秋”,写室内思妇的感觉,因是孤栖独处,故而备觉清冷。下面四句写了环境气氛。她走到室外,抚栏远望,顿觉一阵柔软温暖的春风,吹进绣帏。东风还带来了浓浓的花香,熏人欲醉。仅此数句,不仅写出了室内外的温差,而且写出了思妇感情的变化。她凝望江南,觉得征人远去,不知此刻到了何处。“人何处”,通常写思妇情怀。如李清照《永遇乐》云:“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此思其夫赵明诚之语也。这里的“人何处”,当是指身在江南的词人。少妇孤单伥惘的情绪充分表露了出来。正值少妇凝神思念之际,忽然传来鹧鸪的啼声,把她从沉思中唤醒。着一“破”字,颇有如梦初醒之感。

上阕凡三个层次:一层自起句至“轻寒似秋”,写时令及思妇在室内之感受;二层自“小栏”至“香稠”,写思妇走到室外,乍感春意如许;三层自“江南”至“春愁”,写思妇对江南征人的怀念。层层转折,自然而流畅。

下阕主要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借杜牧诗意表达了对“丽锦缠头”、“殢酒困花”放荡生活的智慧。过片前三句“燕游”、“妙舞清歌”、“丽锦缠头”都是对往日欢乐生活的追忆,自然也是留在主人公印象中最深刻的东西。下面两句明确道出了“十载淹留”的原因。接下来三句是对自己往日形象的回忆,虽然只是生活场面,却可概括当时生活的基本状况。宴会深夜才敖,醉中归来的主人公用马鞭拂拭着脸面,用朦胧的醉眼向楼上观望,看见“帘卷金钩”知道心爱的入儿尚在等待自己归来未寝。最后三句是欢乐的日子中断了,分离的愁苦之情正纷乱地缠绕着自己,只有梦中才反复回到过去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梦中重温过去生活。“频梦扬州”并非真的梦见回到扬州,而是指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所以这样写,意在点示“梦场州”。

词之下阕,抒征人之离情。在读者面前展现的不是今日之情景,而是昔时宴游生活。词人用“长记”二字轻轻带起,与望海潮》其三“长记误随车”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时词人漫游距离家乡仅百余里的扬州,听歌赏舞,殢酒困花,极浪漫纵恣之致。“酬”字以下四句,把在扬州的宴游,作了高度的概括。“十载因谁淹留”,化用小杜“十年一觉扬州梦”诗句,却无痕迹,言外之意便是“赢得青楼薄悻名”。“因谁”二字,十分含蓄,说不清是留恋还是悔恨,因而颇值得读者回味。

“醉鞭”以下至“金钩”,写自扬州回家。他在扬州逞足游兴,带着十分的满足,三分的醉意,垂着醉鞭,迎着拂面的春风,回到高邮。远远望去,只见翠楼上,绣帘高挂,说明室内有人。“帘卷金钩”,颇似《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之“宝帘闲挂小银钩”,给人以幽闲恬静之感。

歇拍三句点题。他现在远离家乡,后会不知何日,故而常常梦见扬州。扬州在古人心目中总是美的象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徐凝《忆扬州》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苏诗集成》在《於潜僧绿筠轩》诗注中也引《殷芸小说》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而秦观故乡属扬州,他对扬州的感情无怪乎更为深切了。

标签: 宋词梦扬州·晚云收

更多文章

  • 宋词之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赏析,这首词反映了秦观什么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词,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

    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

  • 宋诗之纳凉鉴赏,秦观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诗,纳凉

    纳凉,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评论“少游此诗闲雅严重”(《诗林广记》引),“闲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点而言,“严重”则涉及此诗严肃而郑重的内容。它很可能是秦观在仕

  • 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内容介绍 姜夔声声慢艺术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夔,姜夔声声慢

    《湖上寓居杂咏》是为南宋文学家姜夔所作,姜夔多才多艺,一生寄理想于从仕,满腹才华欲施展但终不能实现。他虽在文学领域上颇有闻名,且精通音律,但屡失意于考试,未曾进选。姜夔画像而创作《湖上寓居杂咏》时,姜夔已是46岁,在他42岁时便举家迁至杭州,得好友张鉴支助,期间姜夔还在为了求仕而努力,为朝廷献上《

  • 姜夔之暗香·旧时月色,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代,暗香·旧时月色

    暗香·旧时月色,宋代姜夔,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 姜夔之疏影·苔枝缀玉,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代,疏影·苔枝缀玉

    疏影·苔枝缀玉,宋代姜夔,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

  • 宋代诗词赏析之过垂虹,姜夔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代,过垂虹

    过垂虹,宋代姜夔,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这首诗像一组动画片:一叶小舟,泛行在江南的水乡,一座座弯弯的石拱桥,像一道道彩虹,架在河上,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荡漾。一个读书人,站立船上,吹着洞箫,如泣如诉;

  • 宋徽宗宠幸的宦官梁师成:北宋六贼之梁师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徽宗,梁师成,北宋六贼

    梁师成(?—1126),字守道。北宋末宦官,籍贯不详。为“六贼”之一,政和间为徽宗(赵佶)所宠信,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钦宗(赵桓)即位后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在行至途中时被

  • 梁师成:是苏东坡的私生子吗?竟然是“六贼”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徽宗,苏轼,苏东坡,梁师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几句清新柔情词句出自北宋大词人苏东坡所作《蝶恋花》。苏轼的词一向以雄浑豪迈著称,缘何也能写出这样柔情似水的词章。理由很简单,其实他也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多情的男人。据记载苏轼一生有两名正妻,侍妾十数人,为他生下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

  • 北宋宦官梁师成是怎样的人?是北宋“六贼”之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梁师成,宋朝,宦官

    梁师成(?-1126)北宋末宦官,籍贯不详。为“六贼”之一,字守道。政和间为徽宗(赵佶)所庞信,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钦宗(赵桓)即位后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在行至途中时被缢

  • 北宋宦官梁师成的生平简介,梁师成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宋徽宗

    性格梁师成外表愚讷谦卑,看上去老实厚道,不象是能说会道的人,实际上却内藏奸诈,善察言观色,处事老道,深得宋徽宗赵佶的宠信。发迹梁师成原本在贾祥的书艺局当役,因为本性慧黠,加之在书艺局耳濡目染,也略习文法、诗书。贾祥死后,他便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管出外传导御旨。这可是个肥缺,所有御书号令都经他手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