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英宗称帝后曾想重用苏轼,韩琦为何在中间阻拦?

宋英宗称帝后曾想重用苏轼,韩琦为何在中间阻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1/8 8:21: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英宗赵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宋英宗赵曙(1032-1067年),北宋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之孙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后因宋仁宗无子,而过继给宋仁宗为嗣,并赐名为赵宗实。

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次年,宋仁宗去世,赵曙即位登基为帝,是为宋英宗。

宋英宗当上皇帝后,继续任用宋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改革弊政,为国选贤;还让司马光全权负责修撰《资治通鉴》,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等的书籍;宋英宗在位期间,与契丹辽国和西夏国没有发生过战争。

宋英宗在没有登基称帝之前,便久闻苏轼的大名,异常仰慕。他即位后,宋英宗想重用苏轼,就将苏轼召入翰林院,准备授予他知制诰(我国古代起草诏书的官职名)。

但是,宋朝时的皇权并不强盛,贵为皇帝的天子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征询宰相们的意见。当时主政的宰相是韩琦,宋英宗问韩琦,让苏轼进翰林院如何?

没想到的是,韩琦却说:

“苏轼是能成大器的,今后必然会被皇帝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么全国的文人学士都会为皇帝效劳。到那时,人心所向,也就不敢有人对此有异议了。倘若现在突然重用苏轼,天下士大夫恐怕会怀疑他的能力,这对苏轼的成长是不利的。”

宋英宗又问: “那让苏轼修起居注(我国古代专门记录帝王言行的史籍)怎么样?”

韩琦又反对说: “修起居注与知制诰官职性质相同,官品接近,恐怕也不太合适。”

无奈之下,宋英宗只好任命苏轼在史馆(专门修史的机构)试用,以观后效,再作打算。

只是可惜的是,宋英宗寿命不长,只当了四年的皇帝就去世了,宋英宗之后,继位的是宋神宗,而宋神宗积极支持倡导变法的王安石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中一些激进措施持反对态度,结果因“乌台诗案”有了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苏轼眼看要被问斩之时。不仅与苏轼政见相同的元老们纷纷上书求情,就连政见不同的一些变法派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已隐居于金陵,还专门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最后,这场宋代的“文字狱”一案因王安石的“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大文豪苏轼开始经历人生与仕途的低谷。

但是,令我们后代极为高兴的是,苏轼正是在黄州写下璀璨夺目、照耀千古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标签: 宋英宗赵曙宋朝

更多文章

  • 富弼、韩琦两位贤相贡献颇多,为何名气却不是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富弼,韩琦

    富弼、韩琦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当过宰相、枢密使等显赫要职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们的一些故事。后世他俩不如包拯、范仲淹、王安石等人故事多、名气大,但在当时的北宋朝堂上,富弼、韩琦的权势地位、影响贡献却丝毫不比前几位差,甚至犹有胜之。《宋史》上说“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北宋名相富弼富弼是官

  • 连晏殊都想把女儿嫁给他,富弼在历史上有多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富弼,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富弼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公元1033年,太后刘娥驾崩,23岁的宋仁宗开始亲政。此时,范仲淹担任右司谏,因敢于直谏,颇有名气。范仲淹自恃才华卓绝,有一天,他偶然认识一位叫富弼的年轻人,此人才华横溢,让范仲淹佩服不已。范仲淹爱才心切,把富弼的文章拿给时任宰相的王曾

  • 富弼是什么人?宋仁宗时期的他为什么会被称为佼佼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富弼,宋朝

    富弼是什么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到宋朝,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那闻名于世的宋词,想到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宋朝那高度繁荣的市场。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宋朝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贤相的功劳,正是他们的兢兢业业的付出,施政有方,让宋朝成为当时经济水平遥遥领先同

  • 揭秘:北宋历史上真正的富弼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富弼,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富弼,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1033年,太后刘娥驾崩,23岁的宋仁宗开始亲政。此时,范仲淹担任右司谏,因敢于直谏,颇有名气。范仲淹自恃才华卓绝,有一天,他偶然认识一位叫富弼的年轻人,此人才华横溢,让范仲淹佩服不已。范仲淹爱才心切,把富弼的文章拿

  • 韩绛的生平简介 韩绛怎么死的 韩绛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绛,宰相,北宋

    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三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韩绛的生平简介宋仁宗(1023-1063)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

  • 唐初四大名相王珪的故事 王珪是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珪,宰相,北宋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河东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征召回朝,

  • 唐初四大名相王珪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王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珪,宰相,北宋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河东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征召回朝,

  • 北宋文学家王珪 王珪与苏轼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文学家王珪,王珪与苏轼的关系

    北宋王珪北宋王珪,字禹玉,公元1019年出生于成都华阳。王珪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宰相,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王珪年少时跟随叔父一起迁居到舒州,就是现在的安徽潜山县,因此王珪的后人也就都成为了舒州人。王珪天资过人,自己又勤奋刻苦,因此常常在落笔之时语出惊人。公元1042年,王珪高中进士,被派到扬州担任

  • 王珪历经三朝,官运恒隆,如何做好官场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珪,宋朝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语之错,一言之差,都可能罢官乡里,永不录用,甚至人头落地。但有的人却能高高在上,终生屹立于朝廷而不倒,散发着他们独有的人格魅力,让君主为之倾倒。他们总是能想君主之所想,思君主之所思,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陷害别人以取悦君主,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首先要说有“不倒翁”之称的貌

  • 北宋一代宰相王珪,揭秘他的为官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珪,北宋

    说到王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北宋宰相王珪,客观的说在文学上他还是有一定成就的。至于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真的很难说,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他。文学上王珪是值得肯定的,但若是将他说成是名相的话,这就值得商榷了。说实在的,放在今天来说,王珪远远没